“强扭的瓜不甜”

“我管它甜不甜,扭了再说”

“无心插柳柳成荫,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商业大佬李彦宏的创业之旅,这句话或许再恰当不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我本书生,为Boss则刚

李彦宏,从一位山西阳泉走出的平民子弟,高考以状元身份进入北大,远涉重洋前往美国求取真经。因心怀愿景,踏上归国之路,创立市值破千亿的百度公司,成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与马云的阿里巴巴、马化腾的腾讯并称BAT,号称中国互联网三巨头。一路走来,李彦宏为何如此孤独?或许孤独才是人生常态?

1 成·长

1968年,李彦宏出生在山西阳泉一个普通家庭。小学时,考过戏剧学院,后来未能坚持。年少时还着迷过戏曲,曾被山西阳泉晋剧团录取。但中学时代,李彦宏回归“主业”,全身心投入功课学习中。1987年,凭借着勤奋、刻苦,李彦宏以阳泉市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由于专业选择不慎,修的是图书情报专业,每天都在图书情报学的枯燥、乏味中苦苦挣扎,丝毫没有身处顶尖学府的快乐。

但身处平淡的李彦宏,却有一颗不甘平淡的心。大学毕业后,当时中国的整体环境还较为沉闷,世界500强凤毛菱角,许多同学都只能到机关单位工作。想要追求广阔天地的李彦宏,毅然决然的选择出国留学,希望在国外有所成功。

李彦宏属于说干就干的人,既然决定了出国,立马就全身心地为出国做准备。从大三开始,他心无旁骛,买来托福、GRE等书狂啃,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目标是留学美国,方向锁定在计算机专业。

得偿所愿,1991年李彦宏成功申请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留学资格,23岁的他背着行囊,穿云破雾来到美国。但迎接他的却并非美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一年有6个月飘着雪,在这里,他忍受过夜晚彻骨的冰冷。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忙碌到凌晨两点。在这里,他经历过中国留学生初来乍到的所有困苦。“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挺苦的,但年轻就应该吃苦。”李彦宏评价这段经历。

由于李彦宏是更换专业来到美国,加之教授讲课跳跃幅度又大,导致前期很多功课都跟不上节奏,往往一节课下来所获甚少。为了让教授更关注自己,李彦宏会心急的在教授面前聊一些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领域,结果更令那些教授觉得他不行。这让一个昔日的学霸饱尝失意之感。

因为经费不够,他还面临生存的压力。为了能赚一点钱,他前去应聘一个教授助理研究生的职位。在面试时,美国教授问了李彦宏几个有关计算机图形学的问题,但他答得并不好。最后教授问了一个问题,至今仍让李彦宏印象深刻——“你们中国有电脑吗?”

这句话令身为中国人的李彦宏听得刺痛,他感觉受到了侮辱。李彦宏心里想“我将来想建一个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方便让人们找到信息,并且会买很多很多电脑做这件事情。”,但当时他没有这样说,只是回答教授说没有,然后默默地离开教授办公室。

此后,李彦宏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他每天夜以继日的潜心学习,只为锤炼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在外国人面前能够抬得起头。汗水没有辜负他,1994年的暑假,李彦宏收到华尔街一家公司———道·琼斯子公司的聘书。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个技术专家,他对李彦宏的研究非常赏识,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士为知己者死,于是李彦宏决心离开学校,接受这家公司高级顾问的职位。

在华尔街的三年半时间里,李彦宏每天都跟实时更新的金融新闻打交道,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子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人员。

1997年,李彦宏离开了华尔街,前往硅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硅谷一直是李彦宏心中的一个梦,他认为硅谷是全世界先进技术的聚集地,是思想最开放、信息最丰富、决策最开明的地方,也是可以让他的梦想开花结果的地方。

抱着这样的信念,他把多年积聚在身体里的活力尽情地释放出来,没日没夜地钻进电脑里,编制各种各样的程序,设计形形色色的路径。这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枯燥无味的东西,但在他看来却充满激情。因为,每有一项新的想法、新的设计、新的路径出来,他都觉得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未曾想到的是,拼尽全力的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李彦宏一次次提出的建议被否定。原以为是自己的福地,结果却成了他一次次失败的伤心之地。这让他意识到:“总有一天我需要做一件事情,是自己说了算的。”

2 欲·望

这件事没有让他久等。1999年10月,中国政府邀请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有幸在受邀之列。这次中国之行,让李彦宏看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界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里面充满商机,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决心。

准备创业,他立马想到了好友徐勇。徐勇是李彦宏北大校友,虽然学的生物制药专业,但于市场营销方面很有一套,先后任职于两家著名的跨国高新技术公司的高级销售经理,并且获得过杰出销售奖。更让李彦宏意动的是,徐勇也早有创业的想法。

一天,李彦宏约徐勇来家中商谈“大事”,徐勇刚刚落座,李彦宏就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有些惊讶,但马上转为镇定——李彦宏在硅谷两年半,早已习惯了美国人的谈话作风。徐勇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

李彦宏说,“我们回国做一家互联网公司吧。”对于这两个身处硅谷的“梦想家”来说,创业的躁动,对前景的向往,就像突然喷发的火山,一时之间,让他们激动不已。两人一边吃饭,一边商量着各自在未来公司里的股份比例、职责分工、发展规划等等。经过一夜畅谈,两人美丽的新公司计划已然“万事俱备,只欠投资”。

投资这场东风说来就来。创业的想法刚刚产生,就有3家VC(风险投资商)找上了他们,抢着给他们投资,用徐勇的话说“热情得实在无法拒绝”。这并不是运气爆棚,而是这些公司看中百度“中国、技术、团队”的三个概念,以及李彦宏在搜索引擎技术方面排名全球前三的绝对实力。最后,他们pass了一家资质不太行的VC,收了两家各60万的美金,开启创业之旅。从阳泉到北京,李彦宏“走”了18年;从北京到美国,李彦宏“走”了4年;从美国再“走”回北京,李彦宏花了8年。

2000年3月份,百度公司真正开张。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职做Sales,专职的技术人员有5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学生。创业之初李彦宏从没考虑过要租豪华写字楼,来自山西的他,似乎从骨子里渗透了晋商那种精打细算的沉稳与冷静。他为新公司选址在北大资源楼,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

凭借着卓越的搜索技术,百度公司做得顺风顺水。开业没到两月,百度就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客户,一家名叫硅谷动力的网站。其后,通过给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支持,百度赚得盆满锅满。此时,李彦宏却有了新的想法,想将百度转型做独立搜索引擎。这个提议遭到股东们强烈反对,包括创始人徐勇,他们认为如果百度转做独立的搜索引擎网站,那些门户网站将不再与百度合作,百度眼前的收入就没了;而竞价排名模式又不能马上赚钱,百度就只有死路一条。

在多次陈述意见无果后,脾气一直温和的李彦宏,罕见地发了大火。投资人最终还是予以了妥协,对他说:“是你的态度而不是你的论据打动了我们。”2001年10月,李彦宏正式推出百度搜索,这正是百度商业帝国真正的起点。当然,从此事也可以看出李彦宏温和外表下的强硬,儒雅内部的独断,这为后面一位位高层离他而去埋下伏笔。

短短几个月时间,百度搜索就已占据着中国搜索引擎市场80%的份额。但此时,Google已经在国际上成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并预谋着发动对中国市场的进攻。李彦宏感到了危机,他知道若不及时采取行动,百度将在Google的围追堵截下毫无还手之力。他立马启动“闪电计划”,让以雷鸣为首的计划成员必须在9个月内“让百度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部分指标还要领先于Google。”

闪电计划取得辉煌成功,不少人悄悄的卸载了Google,理直气壮的用起了百度,因为百度无论是搜索速度、还是搜索结果的完整度、针对性都不逊色于Google。同年,李彦宏荣获首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百度的成功上市,让李彦宏迎来事业的巅峰。2005年8月5日晚11时40分,百度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挂牌上市,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是66美元,然后一路狂飙,到交易首日收盘时,百度股价定格为122.54美元,市值达到39.58亿美元,股价涨幅达到了疯狂的353.85%!

百度在一夜之间惊人的变成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市值一度超过新浪、网易和搜狐的总和,在继中华网、新浪网、盛大三个资本里程碑之后,又是百度的时代了,成为继Google后第二个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股价超过100美元的公司。

就在百度上市的前一年,公司创始人之一徐勇离开百度。外界揣测纷纷,徐勇给出的理由是:“我之所以会选择现在离开百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部分原因是因为顺从我始终无法停止下来的创业冲动,去继续创新、创立新的事业。对一个创业者来说,百度五年由小到大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创业轮回,这也催促我尽快去选择下一次机会。”

真相果真如此吗?并不尽然。为了将百度送上市,李彦宏一直在想方设法增加自己对百度的控制权。在进行第三次融资前夕,李彦宏主导进行了“五人董事会”的改革。根据新规定,李彦宏任董事会主席,另外由前两轮的四个投资者各派出一名董事。而作为创始人的徐勇,被踢出董事会,丧失了发言权。同时,职位也由首席运营官调整为首席策略官的虚职,连董事会位置都丧失了,何谈策略。心灰意冷,或许这才是徐勇离开百度的真正原因。

除了徐勇,刘建国、雷鸣这些老人都陆续离开了百度,李彦宏不无伤感的说到“他们都有了钱,钱对他们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当然可能有更多的选择……”“要是还能在一起干该有多好。”

李彦宏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他的个人性格所决定的,难以改变。外人看起来他温文尔雅,不喜纷争,但他内心深处所奉行的却是唯我独尊。当初不顾投资人反对强推百度搜索是如此,现今一意孤行押注AI(人工智能)同样如此。区别在于,上一次走向了成功,而这一次前途未卜。

3 迷茫·臆想

从2016年开始,李彦宏开始斥巨资打造独属于百度的AI王国。短短两年时间花费了200多亿研发经费,其中绝大部分消耗在人工智能研究中。李彦宏公开表示:“人工智能是百度核心的核心”,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只会加大不会减少。事实也确实如此,百度每年投入自身营收的15%进行AI研发,可以说是赌上了全部身家。

但时至今日,人工智能依旧没有诞生出一个成功俘获大众市场的应用级服务或产品,好比空中楼阁,每个人都知道人工智能下面埋了一座金山,却没有人找到挖开金山的工具。李彦宏想让百度成为第一个找到工具的公司,以此使自己不失BAT的巨头宝座。目前看来,人工智能整体发展趋势向好,全球都予以重视,中国也在大力发展。问题在于,百度是否能够熬到人工智能的春天,又或者在中途便已弹尽粮绝。

百度这几年对人工智能的超额投入,已使它渐露颓势。搜索业务为百度带来的贡献越来越少,在2020年首次低于60%贡献度。

同时,百度整体毛利润率亦震荡下行:

2018年为52.6%;

2019年为38.5%;

2020年跌至34.9%。

其中,2019年毛利润跌破100亿,到93亿,费用合计102亿,破天荒地出现9.4亿经营亏损。

百度的市值同样不尽人意,2020年3月下旬,百度股价一度跌至82美元,要知道当初百度的最高股价可是到达过252.22美元,是82美元的3倍不止。

21年前,李彦宏凭着自己过硬的搜索引擎技术,以及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东风,打造出百度这座商业帝国。但他没有马云的杀伐果断,没有马化腾的智囊军团,李彦宏唯有一股书生气。

如今,李彦宏的处境极为危险,李彦宏为了证明自己,把自己和自己的商业帝国拉入了一个很高的风险地带。人工智能若能在短时间内挖掘出商业价值,无疑百度会再一次辉煌,否则等待李彦宏的将是退出国内一流互联网公司且对自我产生怀疑的无限落寞之中。

当威信成为虚无,当你不再被需要,当AI被现实扎破。

你是否依旧热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