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著名央视主持人,很多人会想起睿智机敏的白岩松,风趣幽默的撒贝宁,还有优雅知性的董卿等等。
这几位主持人各有特色,实力与魅力共存,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但央视还有着这样一位主持人,说话直中要害,却不讨大众喜欢,甚至被无数人骂“滚出主持界”。
她就是董倩。

董倩在央视担任了26年的主持人,敬业和工作能力自然是不用多说,甚至还得到过“央视名嘴”的评价。
很多人疑问,董倩到底做错了什么?
1
董倩出生于1971年,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从小就对她寄予厚望,倾尽所能,只为女儿能够有个光明的未来。
在良好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董倩,从小成绩就是名列前茅,被街坊邻居夸“别人家的孩子”。
高考那年,她以极为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其实我们身边也会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学所学专业会跟毕业后从事工作不相同,董倩就是其中的一例。
就读历史系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今后会成为一名主持人。

1995年5月,刚刚走出北大的董倩,无意间得知央视要在他们学校挑选主持人。
董倩对此很感兴趣,就积极地填写了报名表。
那是一个很寻常的下午,就连董倩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决定会改变了她今后的人生。
没有经历过任何系统性学习的董倩,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劲儿的气势,从一众应聘者里脱颖而出。
她顺利通过了考试,进入到评论部《焦点访谈》。

对于这份从天上掉下来的惊喜,董倩不知所措的同时又充满了干劲儿。
后来董倩也提及过,让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实习期的经历。
“当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地坐在分给我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
但董倩就是那种越挫越勇的性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前辈们请教,她善于沟通,解决问题。
在长达7年的日积月累下,董倩的主持功底越来越深厚,台风更是逐渐成熟,这让她顺利地从幕后转到幕前。
就在2001那年,董倩还拿下了第五届金话筒大奖。

之后,董倩在《央视论坛》、《新闻1+1》等栏目担任主持人,冷静客观的形象给观众带来了很深刻的印象。
紧接着,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载人航天飞行、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等央视这些重大活动报道中,也都有董倩的身影。
我们都知道,有赞美的地方就有诋毁,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总是拥有鲜花和掌声。
这么多年的跌跌撞撞,董倩的个人风格逐渐表现了出来。
在采访中,董倩每次都能直中要害,而且还喜欢问一些非常刁钻让人难以问答的问题。
久而久之,她被网友贴上了“冷血主持人”的标签,甚至被骂滚出主持界。
2
2019年,四川凉山森林大火。
其中有30位消防战士,在灭火的途中壮烈牺牲,全国人民都为此感到悲痛。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英雄,央视《面对面》做出了一档采访消防战士的节目,主持人正是董倩。
在采访中,董倩一番话引发无数争议:
“你想救他吗?”
“你跟那个战友关系好吗?”
“你觉得他们胆子大吗?”
“战友死了你自责吗?”
“你以后还会继续做这个工作吗?”

一连串直击人心的问题,令消防战士的眼眶几度湿润,那样的噩梦,我想没有任何人愿意重温。

这让人想到了电视剧《三八线》里的一幕,由于任务太过艰巨,李长顺的战友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面对师部马干事的采访追问,李长顺愤怒地说:
“你想问我什么?让我告诉你他们是怎么牺牲在我面前的吗?我不想那种体会,你知道吗?!”

这一幕与董倩的不停追问何其相似。
有网友说:董倩不像是一个主持人,反而像是一个站在高地上审视探究别人灵魂的裁判。
更有网友愤怒表示:“他们是英雄不是犯人!这完全是对幸存者的二次伤害!”

这完全就是在消防战士心口上插刀。
更何况,董倩的表情十分严肃,一点方式都不讲得单刀直入,更让网友无法接受,很多人在网上声讨:
董倩滚出主持界!

由此可见,说话是一门艺术。
董倩思路敏捷,能够一针见血地挖掘到问题本质,提升观众对问题的认知度,毫无疑问,这是非常专业也是非常难得的。
但俗话说,做人要掌握好尺度,说话要拿捏好分寸。
董倩的敬业精神毋庸置疑。
有网友说:如果董倩能够把尖锐戳通人心的话,提问得婉转一些就好了。
不但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还照顾到了他人感受,观众也会更加容易接受。
3
不得不说的是,董倩是一位个人风格非常鲜明的主持人。
对于网上铺天盖地的舆论,她并没有“收敛”,而是选择了勇往直前。
19年年底,她采访到了“抗疫英雄”张伯礼院士。
张伯礼院士长期从事心脑细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药大学校长,被中工网誉为“国医济世,德术并彰”。

在这次疫情期间,张伯礼不惧72岁的高龄,奋战在抗疫一线。
董倩提问:“您是1月27日过来的?您是接到什么任务?”
张院士刚回答了时间,情绪一下子就收不住了,不禁潸然泪下。
他掏出纸巾一边擦泪一边说:
“你太厉害了,这么一下触到泪点上了,还从没有一个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

董倩就是这样的人,每次提问题总能够直击人心。
她还在《面对面》上采访过张桂梅,开口就是:
“您为什么要创办一所女子高中?”
张桂梅说,如果女孩子受过教育,她就能改变三代人,如果她有文化,她就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
贫困导致教育水平低下,让下一代更加贫困。
这样的生活条件,是我们大多数生活幸福的人,压根就想象不到的。
通过董倩的采访,让我们知道了张桂梅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所下的决心。

也有网友说:“董倩最优秀的是作为主持人所追求的真实,这点非常难得可贵。”
实际上,董倩也不是天生就“毒舌冷血”。
她私下说过这样一句话,让人感触颇深:
“我步步紧逼,其实我于心不忍。
作为一名奔赴在最前线的记者,让观众看到最真实的状况就是自己的使命,而保持冷静沉着也是职业的道德之一。”
在她心里,想要做好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就要摒弃个人情感。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采访出来的东西才会更加客观和准确。
入职26年,董倩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忙且充实。
她采访过的普通人和企业家不计其数,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能够做到不卑不亢。
这种做法,也让不少人对她心服口服。
这个世界从不缺批判和指教,缺的是理智和思考。
如果你换一个角度看待世界,就会发现有些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
私下的董倩,不毒舌也不冷血,更不缺共情。
她跟我们很多人一样,一日三餐,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兴之所至,在一片芳草绿荫中走走,未尝不是一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