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软。就是要告诫人们不能乱占别人便宜,拿了别人的东西就会欠别人人情,必须得还,做人讲究的是互利互惠,礼尚往来,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就会成为众人眼中的小气鬼、铁公鸡、忘恩负义的家伙。所以只要是三观正的人都会养成有恩必报,欠情必还的性格特点。这本来是好事,但是正因为人们有了这样的特点,就免不了被人加以利用,从而使自己吃亏上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来看看顺从者专家是如何引导我们吃亏上当的,一种是先给我们一点小恩小惠,只要我们接受了,那么他们接下来就会提出另外的要求让我们去接受,这时我们就处在尴尬的境地了,不同意我们又接受了别人的小礼物,欠着别人人情,同意吧又要吃亏,毕竟小礼物不值钱,但是对多数人来说都会受互惠原理影响从而选择答应别人而自己吃亏,只有这样才不欠别人人情,才能心安,理得就甭想了,亏是吃定了。

这也就是我们会看到很多零售店,会推出免费试吃,免费体验的原因,当你免费吃了之后再让你消费,愿意付费的人数比例就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销售额。很多募捐团体也会使用同样的小手段,他们会先给每个人一份小礼物像一支小花啥的,等人们接受了礼物后,再向人们提出募捐需求,这样愿意掏钱的人数就会大大地增加。当然像这样的小当上几个也没啥,但是那些在官商场上被人利用这一原理拖下水的人也不在少数,多数就是接受了别人的送礼,而不得不违心地还礼给别人而越陷越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另一种互惠原理则会更加的坑,前一种好歹自己还要付出点实体的小礼物,而这一种多数情况是礼物都不用,完全就是一种算计,所以才会更加的坑爹和防不胜防。其实这一种鲁迅大师早就提出来了,原话是: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这其实也就是互惠原理中的另一种:拒绝——后退一步法。简单说就是折中,当然了不光是中国人喜欢折中,只要是地球人就都喜欢折中。但是人为什么会喜欢折中呢?原因就是受互惠原理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具体是怎么影响的,首先是拒绝,当我们直接提出一个要求时,一般都会遭到拒绝,就是鲁迅说的,如果直接说开个窗,那对方肯定不会同意,拒绝本就是人的本能,我不欠你的,我干嘛要同意,就像直接叫人捐款一样同样会被大多数人拒绝,所以就需要设计一个让别人觉得是欠我们的,那别人同意的几率就会大很多,所以既然都是拒绝,那我们就直接来一个完全不合理的要求不也同样是拒绝,所以我们就直接来一个屋子太暗把屋顶掀了吧,不用说对方肯定是不同意,别说对方就是自己也不会同意的,只是故意说说而已,当对方拒绝后,就到了第二个步骤了,既然掀屋顶不行,那我就吃点亏退一步开个窗好了,这时对方看你已经退了一步,也就是相当于做出了一些恩惠,那他不有所表示,且不就成了不通情达理的人了,所以他也就只好前进一步,同意开窗,这样彼此的协议就达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正因为人们抓住了这一技巧加以利用,就能让你防不胜防,就像朋友找你借钱,他本来只打算借一千的,那他直接开口借五千,你肯定会找理由拒绝,没那么多钱什么的,这时他才改口,那就借我一千周转下如何,这时一般人是不是都会抹不下面子再一次拒绝,那就只有答应了。很多企业也在用同样的手段,像老板想实现大小周休息,那他就先找员工商量因为某某原因,所以以后只能单休了,员工肯定不会乐意,这时老板在退一步变成大小周,这样拒绝老板的人就会少了很多,不少人就会选择同意了。采用这种方法是不是就什么都不用付出,就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至少在多数情况下和多数人面前都是行得通的。

但是在信息时代,传统的互惠原理影响力也在逐渐下降,在以前的社会或者是面对面的销售时,互惠原理影响很大是因为人们都会抹不下面子拒绝,不愿在人前丢面,拿了别人好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得回报回去,但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交易不再是面对面进行,也就不用再担心丢脸的行为,反正谁都不认识谁,所以当商家有免费赠送的时候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既然彼此永远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心里上的压力也就小了很多,时间久了反而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现在的网络商家如果是希望采取互惠策略,先免费送几次,然后在指望顾客主动来消费就会大打折扣了,不光是会大打折扣,甚至有人还会因为你的赠送服务没有了给你差评的。某些人就是这么奇怪的生物,当无需露脸的时候,什么良心、道德准则显然就只是个笑话。当今信息化和城市化人群的集中并不会增加人的紧密感,每天看着身边人来人往的,实际认识的手指头都能数过来,这反而增加了人的疏离感,既然彼此都不相识,道德感和面子也就没那么值钱了,这也是感觉多数现代人比较冷漠的原因之一。

和以往相比,互惠原理影响力确实是在降低,但很多时候人们还是逃不脱被互惠原理所左右。我们也要知道并非所有的互惠原理都是有害的,我们生活中根本就离不开互惠原理,很多互惠原理是必须且有益于我们的,人不可能独自过完一生,我们都需要彼此相互扶持携手共进,今天我有求于你,明日我又有利于你,大家都抱有真诚互惠的观点,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如果是这样的互惠我们也一律拒绝,我们的人生同样的会很糟糕,重点在于我们要能区分哪些互惠是真诚的,哪些互惠是虚假的,找出虚假的并加以拒绝才是我们明智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区分互惠真诚与否其实也很简单,主要看给予我们小恩小惠的一方是否需要我们及时做出回报,如果是要我们及时做出回报的显然是设计好的,另一种是看对方第一次给出的要求是否是合理的,如果第一次给出的要求太离谱而又紧跟着让步的,显然也是设计好的陷阱。既然我们已经识别出了对方的恩惠是设计出来的陷阱,那么我们显然就没必要执行礼尚往来这一俗成的约定,这一约定是以真诚以前提,对方既然已经破坏了这一原则,我们也就完全没必要去遵从这一原则了,只要我们知道对方是在利用或者是消费我们的真诚,我们还会觉得自己拒绝了对方会难为情吗?肯定就不会有负疚感了,没有呵斥对方已经算是给对方的恩惠了。简单说就是我们只需要对真诚的人真诚,对无赖当然就是报之以流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