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

《财富》500强一直被视为全球经济的一面镜子,500强上榜公司在2020年的总营业收入约为31.7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的三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00强企业大约占据了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国际技术贸易的60%和国际直接投资的90%,重要性和趋势性不言而喻。

企业竞争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凸显的是国家竞争力。在今年榜单里,单从数量而言,排名前列的是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充分反应了这四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活跃程度和创新力程度。

如同奥运会的奖牌榜一样,只要中美同时出现的场合,双方实力的比较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焦点。

  • 从上榜数量看:

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二年居首,达到135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43家公司上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美国共计122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1家。

  • 从企业质量上看:

总规模排名美国沃尔玛第一,中国电网排名第二。

利润排名美国苹果第一,沙特阿美紧随其后,日本软银集团以470亿美元的利润位居第三,中国未入前三。

135家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约35.4亿美元,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约51亿美元。

剔除中国上榜的10家银行利润之外,中国大陆上榜的非银行企业125家平均利润只有23亿美元,而113家美国非银行企业平均利润接近47亿美元。

客观来说,这已经是中国企业近些年的最好成绩,得益于疫情之后中国成功防控下的经济快速复苏,但即便和低谷中的美国企业相比,非银行企业利润不到美国企业的一半,如果剔除非银行的金融企业,这个差距还会近一步拉大。

榜单上100多家最优质的中国企业,精确地反映出了中国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新的赚钱逻辑,也反映出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实力差距在不断缩小。

但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赞叹声中我们要有冷静和自省的能力,遍历上榜企业,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三个方面的问题。

  • 一个是房地产仍然强大,虽然一再受到政策调控影响,但仍然有恒大集团、碧桂园、绿地、万科、华润置地、龙湖集团等多达6家房地产企业上榜,而全球房地产企业能够入围500强的,也只有这6家。

如果只比较房地产企业,中国已经领先全球。

这个有些讽刺的答案,可以看出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之大。

  • 其次就是上榜企业仍然以垄断性企业为主,比如政策垄断性的保险金融企业,行业垄断的电信企业,以及资源垄断性的石油企业,这些企业有个共性,大多是国企,虽然体量巨大,却都或多或少存在大而不强的虚胖体质。

更要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近些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飞速发展,已经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平台性垄断企业,比如这次上榜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在这个问题上都曾引起社会质疑。

  • 最后就是中国企业的钱,大部分都被银行赚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进入榜单的中国的银行共有10家,分别为工行(排名20位)、建行(25位)、农行(29位)、中行(39位)、交行(137位)、招行(162位)、兴业银行(196位)、浦发银行(201位)、民生银行(224位)等,这10家银行利润占全部上榜中国大陆企业利润总额的41%。

相比去年占比44%,今年已经下降了不少,但仍然高得惊人。

工、建、农三大中国银行更是稳居全球利润榜前10位。

这个数据并不让人意外,中国的金融行业一向都是“最富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为什么打个引号大家都心知肚明。

同样的数据我们还曾经在A股市场看见过,Wind数据显示,38家上市银行2020年赚的钱居然达到了4000多家上市公司利润的42%。

2020年全部A股公司实现净利润近4万亿,其中,38家上市银行贡献净利润1.69万亿,A股上市公司赚钱排行榜前10名都是金融企业。

仅工商银行,这一家银行,2020年的净利润就达到了3159.06亿元!
这一家银行赚的钱,就赶上中小板和创业板大部分上市企业的总利润之和!

银行赚钱,只要没违法违纪,凭本事赚的钱也让人无话可说。

但是放眼于整个中国,银行一家独大的情况,绝对不是什么值得乐观的事情。

银行赚的是什么钱?

主要就是储户存进去的存款利息与企业贷款利息之间的息差收入,简单地说银行并不创造任何财富,只是提供企业融资的服务,说白了就是另外一种中间商赚差价。

在存款利息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这个差价无疑是大多数需要融资的实体企业所承担,38家上市银行赚的钱是4000多家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42%,500强上榜企业10家银行赚的钱是所有上榜企业的41%。

这还是强强对比,如果算上那些没上市的企业,没有进入500强的中国企业,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中国的实体经济就是在为银行打工?

这样夸张的比例,对整个国家的实体经济,无疑是一种伤害。

垄断性企业已经赚走了大量容易赚的钱,房地产企业又抢占了大量社会资源(人力、资金、政策),实体经济仅剩的一点辛苦钱,还要被银行再次赚取一次。

大投入、低产出、高风险、低收益,长此以往造成了大量的实体企业无心科研创新、无心产品开发,而是沉醉于转型做金融和房地产投资。

毕竟这种钱赚的多舒服!

结语

当然上述看法或许有些极端,也过于耸人听闻。

因为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41%的比例已经是近些年最低值,以前甚至还有超过50%的时候。

但从这个比例至少可以看出中国经济“脱虚向实”的空间仍然巨大,并且实体企业的振兴之路仍然漫长且艰巨。

真正支撑着中国崛起的基石是什么?

不是外卖平台、不是网上购物、不是短视频和直播、不是房地产、甚至也不是银行,而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大量提供生产力的中国制造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甚至经常被人轻视为“made in China”的生产制造企业,才是持续创造财富的发动机。

没有制造业,没有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无论是互联网经济,还是房地产,都是空中楼阁,水中花镜中月而已。

所以善待一下我们的实体经济行业,这些企业真的很难,坚持下去是需要信念和支持的。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把利润让一点,少赚点钱天不会塌。

只有实体企业的利润多了,大量底层的打工人才有可能增加收入,也才有可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才会增加。

这是一个朴素的逻辑,也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闭环前提。

最后榜单中还有一个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数据。

前100强榜单中的中国企业,要么没上市,要么股价低迷到观者伤心,买者流泪的地步。

看看排名前五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平安、工商银行,股价与企业实力严重不符,走势和利润严重背离。

难道,是机构们在用金钱投票,表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