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8月17日,恒大发布公告称“赵长龙”接替“许家印”成为恒大新掌门人。同日,恒大内部进入紧急状态。恒大系所开发与待开发楼盘部分进入封闭状态。

早在2020年9月,恒大一番骚操作,已为今日暴雷埋下伏笔。当时由于“三条红线"恒大面临资金短缺,濒临崩盘,眼看着几十年的家业毁于一旦,许家印一声怒吼,直接将悬在头顶的炸弹解除,这一顿操作也导致许家印被一众资方、银行、政府划入”潜在非优质合作伙伴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家印

冒险的换帅

恒大现在换帅不等同于自杀吗?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许家印动了换帅的念头?很多人都在谈论一个问题,很多人似乎也没找到答案。

不妨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2003年。

2003年,意气风发的许家印在赚了几十个小目标以后,将广州花都绿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的股权装入“恒大地产”,自此,恒大地产在后期的十几年间,如开挂一般,横扫中国房地产市场。这里还有一个重点,“恒大地产”可是纯民企。此种成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一切的一切,都从2021年8月17日的一纸公告,幻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家印卸任恒大董事长,许家印再无“恒大”

对于此次卸任恒大一把手,不亚于把养了十几年的亲儿子抛弃,此时许家印的心在滴血,却不知与谁言说。

有消息人士称:“许家印突然卸任令高层震怒,对高层而言,简直是侮辱般的结果。”

随之,高层紧急召开相关会议,果断扫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毋庸置疑,高层的信息是通畅的,广东省的决策是高效的

在2003年之前,谁都没想到这位出生寒门的河南商丘小伙能给中国房地产留下浓墨重彩的传说。

在2003年之后,谁都没想到,他却造就了中国顶层连夜讨论,制定“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先河。

许家印其人

许家印祖上本是大户人家,怎奈生逢乱世,家道中落,到了爷爷奶奶这一代,已经是贫农。虽是贫农,但认字读书的习惯被延续了下来。

1938 年,16 岁的许贤高被父母送去闹革命,当年参军,当年入党,直至抗战结束。

1946 年身为骑兵连连长的许贤高因旧疾复发,无法在部队继续奉献,就被安排回原籍,回到原籍的许贤高被大队安排做了大队文书的工作,这一干就是好几年。

此前,许贤高曾经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女儿,然而妻子却不幸早逝了。解放后,许贤高又娶了一个妻子,就是“工厂的”的母亲。当时她已经在河南东部或者安徽省的某地方结了婚,因为是逃难过去的,对那边也没什么感情,于是就领着哥哥(许家钦)跑回来,还有一个儿子则仍在那边。

许贤高也想有个伴,许母也想有个家,于是两个人就住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贤高(前排中)、许家印、丁玉梅在自家院内合影

1958年10月9日,“工厂”出生,“工厂”是许家印的贱名,那时候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一年,农村人普遍认为贱名好养活。也就在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三年,“工厂”失去了他的母亲。母亲去世后,父亲带着兄姐三人跟着奶奶生活,幸亏许贤高是复员军人,三个孩子才没有饿死。俗话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能活着已是万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许家印给奶奶画的肖像

1960年,10来岁的许家印就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他能无师自通的画人像,还能用铁片、废旧电线、铁丝和手电筒电池,制作能照明的“家用电器”,甚至还给自己刻了一个“许家印印”的印章,不过在那个年代,这些爱好统统等于“游手好闲”。

1970年,当时的生产队派人去密县(现为郑州新密市)、禹县(现许昌禹州市)等地拉煤,12岁的“工厂”也算是一个棒劳力了,于是也跟着生产队去拉了一趟煤。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是板车,板车前面套着骡子,众人在前面、在两侧连推带拉,吭哧吭哧地丈量着两三百里的路程。“工厂”拉完一趟以后,深知贫农的不易,于是开始央求父亲送他读书。

当时许贤高的一位表兄在高贤乡高中教学,“工厂”在他表叔的帮助下进入了高贤乡高中读书。

“带到学校的馒头变霉长毛都舍不得扔掉,撕了霉点以后继续吃”,当时全国的经济条件都很差,很多学堂都是破庙改的,能有书读,其实都算是烧高香。

也是在这个时候,“工厂”有了自己的名字——许家印。

怀大志,终跃龙门

在那个年代,能有机会读书的都是干部子弟,上大学都是推荐制,许家印成绩虽好,但和其他干部子弟比起来,还是逊色了不少。

1975年,17岁的许家印从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毕业,眼看无望上大学,许家印就开始尝试做生意,

那时候,做买卖是一件比较下流的工作,还容易被人喊成“资本家、走资派”,虽说大家鄙视这种行为,但由于来钱快,还是很多人偷偷摸摸地在干。

当时做买卖就“投机倒把”,比如把土豆、玉米、石灰、煤炭、大米、稻草等物资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赚取其中的差价。这种做生意的方式不需要很多成本,但需要体力。拉一趟,仅能赚几块钱。

看到很多人都在“投机倒把”,许家印也动了心思,就想着把生产队的石灰拉到隔壁县城卖。奶奶不同意,他还是去了。他用的是单人在前面拉的两轱辘板车,下坡的时候,这种拖车要使劲往后压才能控制速度。因为没经验,结果人倒车翻,贩卖的石灰撒了一地,钱没赚到,洗的整洁的衣服还被戳破几个大洞,傻站在一旁的许家印,既无奈,又心酸。

从1975年到1977年这两年,是许家印人生中最灰暗的两年。

天无绝人之路,1977年高考恢复,因为时间太过仓促,他没有考上,1978年,高考继续,这次的许家印信心十足,站在考场外的他,对自己充满强烈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这两年挣扎无门的生活,这种自信源于想跳出农村的渴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许家印以周口市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武汉钢铁学院冶金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成为了一名由“贫农身份”跨越“干部身份”阶级的准知识分子。这是当时太康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更是聚台岗大队的荣誉。

之后的10年,“炼钢工人”许家印扎根车间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并从技术员晋升为车间主任,获得冶金部颁发的高级经济师职称。至今舞钢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提到许家印,印象还是“沉稳干练、技术过硬、点子多、会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在舞钢的许家印(后排右二)

在此期间,许家印遇见了一生挚爱丁玉梅,两人一见钟情,随即完婚,并育有两子。据村里一种说法称,丁玉梅为时任武汉钢铁学院党委书记的女儿。

据邻居回忆:家印在舞阳的时候,春节时也常带着老婆和两个儿子回家过年。他们一回来,村里的人都说:“工厂回来了,工厂回来了”我们调侃他,他也不生气,人很随和。

1992年,34岁的许家印因为私自变卖公司废料为下属谋福利被上级调查,不得不离开已经工作整整十年的河南舞阳钢铁公司,成为了一名下岗工人。

闯商海,潜龙勿用

“在河南舞阳钢铁厂的时候,工作的确太忙,最对不起的人,还是太太。太太对我非常放心,给我的自由度很大。从来不问我干什么去了,她太了解我了。”在多年后的一场媒体采访中,想起那段累且平凡且快乐的日子,许家印依旧向往。

此时正值“南方谈话”,许家印打算来到改革的桥头堡——深圳碰碰运气,随即加入了深圳一家名为中达集团的贸易公司工作,迈步从头越。

小时候啥苦都吃过的许家印最不怕的就是能吃苦,就在许家印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祸不单行,岳父高血压住院甚至被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得到电报的许家印赶紧买票回漯河,到了漯河已经是夜深时分,归心似箭的许家印包了一辆三轮车连夜赶回了家。回家看到弥留之际的岳父,许家印怔在一旁,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岳父见到女婿回来,把他叫到身旁说“想落叶归根,想回安徽老家”。为了满足岳父的心愿,许家印托人找了一辆货车,在车厢内垫上稻草和褥子以后,众人小心翼翼的将丁老扶上车,许家印坐在车厢里面,身上披上棉被的丁老头枕在他的腿上,他抱着丁老的头,在那个刺骨的寒风中,坐了12个小时的车,终于达到了岳父安徽祖宅。到家的时候,岳父也仅剩下一口气了。而许家印,则被冻成了冰棍,抱着孩子的丁玉梅看到眼前的丈夫,眼泪不自控的流了出来。

处理完丁老的后事,许家印赶紧赶回深圳,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因为这份工作对于现阶段的的许家印来说,太重要了。

为了减少开支,许家印在朋友家廊亭借住,“再差还能有小时候上学睡的差吗?”

是金子总会发光,没过多久,业务能力出色的许家印因为头脑灵活办事靠谱,被领导委以重任,成为了办公室主任,也有了独立的办公室。恰巧此时公司有一间闲置的厨房,为了节省开支,许家印就跟领导商量,把这间厨房借给自己暂住,反正也是闲置着,领导就同意了。

有了稳定的住所,许家印就从朋友那边搬了出来,虽然房间很小,仅仅能放下一张床,但总算是有了根据地,许家印算是在深圳站住脚了。

1993年,许家印升任深圳全达总经理。

1994年,许家印捕捉到房地产即将爆发的气息,三荐老板开疆扩土,中达老总虽说非常信任许家印的能力,但还是犹豫不定, 一来是怕赚的钱打水漂,二来是怕许家印单飞,以后无法控制。

他深知许家印一定会有所成,也一定会离开自己,但对于金钱的渴望让他丧失了判断,他同意了许家印的建议,并给其批了10万元经费, 让他去广州开疆扩土。在1994年,10万元可是一笔很大很大的数目。为了留一手,特意安排了一位财务心腹跟着许家印做出纳。

1994年的国庆节,看过老黄历的许家印带上一部标致车,跟个司机、出纳、业务人员4个人,踌躇满志地来到了广州。

到了广州以后,许家印经过深圳大老板的同意,成立了一家名为鹏达的房地产公司,掌舵鹏达的许家印并没有贸然出手,此时的他就像一头恶狼一样,在夜的最深处,伺机寻找猎物。

很快,许家印等来了机会。

当时广州房地产市场都以大户型为主,小户型的地块可开发空间小,商业价值低,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珠岛花园”地块因而被许家印捡漏。

说是捡漏,背后则是许家印长袖善舞的商业天赋第一次展露。

只有10万,却要撬动近2000万的盘子,无疑是痴人说梦。看到许家印厚厚的展业报告,且信心十足的样子,中达老总也是捏了一把汗,但他选择相信许家印。在中达老总的背书下,银行授信2000万给广州鹏达,“珠岛花园”地块被收入麾下。

拿到“珠岛花园”地块之后,许家印另辟蹊径主打“小面积、低价格”的营销策略,该楼盘一经推出,瞬间脱销。许家印的名字随着“珠岛花园”的脱销速度,瞬间传遍了广州房地产圈。

在“珠岛花园”项目上,许家印帮深圳中达狠狠地赚了2个亿!那可是1995年啊!

但许家印并没有骄傲自满,他深知“虽然是自己努力赚的,但没有平台自己啥也不是”,于是就没敢提分红的事情。

眼看着要发工资了,许家印一看,还是3000块,“我不提不代表我不在乎”,许家印心里有点不好受。

当他鼓足勇气要老板给自己涨到10万年薪,老板果断拒绝了他。

中达老总的意思很明确,我给你的你拿着,我不给你的,你不要找我要。

“不是我在后面点头,你能做个屁的项目!”

有知情人说,中达其实有考虑分红给许家印,只是许家印操之过急了,再加上这么一将军,中达老总感觉许家印似乎不受控制,于是果断地就拒绝了他,一方面可以省下一笔分红,另一方面,也是严打“许家印之流”的苗头。

“我该拿的为什么不给我?”

就这样,许家印走上了被迫创业的道路。

1997年,为生活也为前途,39岁的许家,开始了“地产皇帝”之旅。

初立业,无限狂张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靠着在广州打下的传奇,许家印扛着音响杀入了广州房地产市场。

1997年年中前后,香港回归的风在反复的吹,港股跌的丁蟹带着全家跳楼,很多商业大贾都在收手,大家都不知道未来的路会怎么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钱是谁家印的?许家印的

许家印瞅准机会,长袖瞬间,便拿下了海珠区工业大道农药厂的地皮,并立项了“金碧花园”项目。

小户型、价格低、买得起、商品房、有户口,几个因素加起来,“金碧花园”首期323套房开盘即售空!还成了业内“单个地产项目认购日入过亿”的行业神话!

海空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凭借这个模式,许家印合纵连横,纵横捭阖,仅用了三年时间便在广州1600家房企中突围,跻身广州地产十强,并一度创下13个楼盘同期开发的纪录。

进入千禧年,羽翼丰满的恒大更是扶摇往前,先是重金入主“琼能源”,将其改旗易帜“恒大地产”,紧接着又将广州花都绿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的股权置入“恒大地产”。为了让股价高些,再高些,许家印豪掷万金投建了国际一流且年产量10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钢铁基地。

一众股民都认为要跟着恒大吃肉而大举买入“000502”的时候,没想到竟成了接盘侠,这一接盘就是5年!

站在高岗的股民不知为许家印贡献了多少粮草,许家印在发迹的高光,是否想起了他们。

双耳不闻人骂我,一心只想搞钱的许家印,此等操作,堪称神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你知道这5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

关于此事,还有一个版本:

有传言,在恒大借壳“琼能源”之前,恒大地产其实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许家印正是为了降低债务挤兑风险才想着借壳“琼能源”套一波钱出来。

有消息指出当时恒大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79%,已经属于风险高位了。在借壳前,许家印主要依靠间接融资的方式募集资金,为地产项目造血,这样的畸形业态推高了恒大的成本风险。为降低成本,许家印才启动了借壳“琼能源”上市套现的战略。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恒大房地产公司总资产145089·9万元,负债115024·4万元,净资产30065·5万元。”少得可怜的利润并不能将所借资金的利息冲抵,几乎处于随时崩盘的局面。

2000年——2003年恒大地产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35544万元\71.72万元;
58626万元\496.63万元;
60678万元\6598.5万元;

“一般认为,借壳琼能源为许家印的发展带来了助力,其实并没有,反而还把许家印坑了一把。”据知情人士透露,2002年许家印以每股10多块的价格进入,但由于A股当时陷入低迷期,融资功能几近全失,而许家印又迫于资金需求,最后是以5块多的价格转手卖给了广州天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更让许家印郁闷的是,当他卖出之后,“琼能源”股价竟然涨到了20多块钱,差点没把许家印气死。

也就在这一年,武汉科技大学45周年校庆,2000年前后的学校也是一穷二白,于是就想邀请一些知名的校友回来“意思意思”,学校想了一圈,除了许家印,实在是找不出能拿得出手的校友,于是就让许家印的老师倪国巨去游说,看看能不能“薅一点羊毛”回来。倪国巨本是不想去的,书生嘛,又是开口求学生,还是找学生讨要铜臭,简直是有辱斯文。但是没办法啊,锅都揭不开了,斯文又算得了什么呢?

倪国巨硬着头皮给许家印打了个电话,委婉地表达了“意思意思”的想法,没想到杰出校友许家印开口就是“我拿100万吧”,直接惊的老师傅倪国巨无言。

倪国巨后面回想这件事,还是由衷的感慨:“当时想几十万就不得了了,没想到家印直接给了100万,家印真的没话说!”

2003年,算是恒大的一个分水岭,如果许家印不求大冒进,不入主“琼能源”,不投建钢铁基地,恒大或许还是那个纯粹的恒大,许家印或许还是那个南粤“地产皇帝”,更不可能是“皮带哥”。

但,时光无法倒流,钱终究不是许家印的。

许家印:我的前半生(上)完,关注我,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