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自2015年开始部队战士才可以用手机。这看似是一件很小的改变,却不知让多少退伍的老兵为之羡慕。而且基本汇聚了同一个心声:“我怎么就没赶上这种好事!”这让我忍不住想起“世易时移”这4个字。时代不同了,部队管理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但那些因为手机使用而留在军旅生活的趣事,至今想来,仍令人大笑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一部“掩埋”的手机。

2002年左右,那时候手机也是个“稀罕”东西,战友们平时打电话,基本上都是IC卡,要么就是去服务社 的“电话吧”,排起老长的队伍。运气好的和家里能接通,打个几分钟电话,但一边儿还围着“一堆”竖起耳朵的战友;运气不好的,可能排很长时间的队,也不能和家人联系上。

在那个年代,谁要是能有个手机,哪怕是个“山寨”的,也会引来无数人羡慕与嫉妒。尽管部队那时三令五申严禁用手机,但还是有那么极少数人“铤而走险”,冒着被通报,被“抓”的风险,偶尔使用,但均是“心惊胆战”“如履薄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安全大检查,不仅要“点验”,而且据传每个班级,每个角落都要查到。更夸张的说法是有“检测仪”,只要有手机电池的波动,铁定跑不了。这事严重了,确实吓坏了几个当时有手机的战友,怎么办?藏起来是唯一的方法。

记得四川达县籍有个姓罗的战友,他当时急中生智,把手机电池抠下来,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子里,然后到“菜窖”区域土比较多的地方,挖了两个相距比较远的坑,分别掩埋后,急匆匆的回到了连队。知道“内情”的战友问他:“弄好了?”他咧着大嘴,做出OK的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但也失败了。成功之处在于他选择的地方比较宽阔,检查组确实没有过去,更没有找到他藏起来的手机。失败之处在于,检查完以后他再去找他的手机,找不到地方了!为了防止被发现,他连标记都没有做。最终“掘地三尺”,也仅仅只找到了一块电池!手机没了!

知道内部消息的战友安慰他说,别心疼了,这总比被检查组发现的好,再说不是还有块电池吗?大不了再配一个手机。我分明看见姓罗的战友嘴巴张了三张,愣是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白米粥”中的手机。

那个年代,当兵不让用手机的日子,每一次使用都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所以每一次使用都是小心加谨慎,就怕看见安全部门和保卫部门,万一遇见,那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在战斗班,因为我们那时候住在顶楼,所以有的战友就把手机藏在楼顶的某个缝隙里;那时候水压不够,连队有二次供水的水箱,有的战友就把手机用塑料袋包裹放在水箱中;甚至有的战友把手机藏在厕所里,总之各种办法,无所不用其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当时在炊事班还是发生了一件趣事,当时知道的人也知道多。连队炊事班的锅直径1米2的,现在想来仍然很大。因为早餐基本要熬粥喝,当水烧开后,有位战友拿起头一天晚上准备好的米就往锅里倒,没成想熬了十几分钟后,另一位战友急急忙忙地跑来,紧接着翻腾刚刚倒掉的米袋子,并不断地询问“米呢?米呢?”。

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样子,战友们一脸懵,最后有位战友指了指:“下锅了”。这位战友一下子着了急,赶紧打开锅盖,拿着大“罩篱”可劲地朝着锅里捞,最后,终于出现了一部“冒着热气”的手机!

岁月长河中,总能遇见很多有趣的往事,有些随风而散,但唯有军旅生活如岁月沉香,永不消逝!来说说你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