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河北石家庄市元氏县的一所“夏令营”被曝出多名少年遭遇殴打事件。据了解,在“夏令营”刚刚举办时就有家长上收到了孩子被打的图片,但马上被撤回。家长去“夏令营”找回孩子时发现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几名孩子被打。根据伤情鉴定,这几名孩子被司法鉴定为轻微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该“夏令营”校长已被行政拘留15天。元氏县北褚派出所所长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根据调查全某某打人情况属实,被害人伤情鉴定结果也出来了,属于轻微伤,我们现在已经对违法人作出了行政拘留15天的处理。”通过调查发现,涉事的“夏令营”为一旅游公司主办,其官网宣称,公司主营企业军事拓展培训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已责令其停业整顿。
从报道可以知道,时值暑假,一些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活动,以达到锻炼孩子的目的。而目前市场上鱼龙混杂,各类主体都在打教育培训的擦边球,乱象频出。在各类“夏令营”中,有的自称“军事特训寻营”,有的自称“暑期锻炼营”,大家都想在“双减”和应对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分一块教育培训市场的剩余蛋糕。而各位家长对于培养孩子的“焦虑”也相应地助长了这类市场的发展。
各类市场主体“野蛮生长”,必然导致各类事件频发。以报道中的石家庄市元氏县的一所“夏令营”为例,在送孩子们进入“夏令营”之前,家长们曾收到一份带有河北军尚研学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公章的协议书,协议书显示河北军尚研学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为主办单位。通过查询该公司的工商注册登记信息,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研学旅游服务、旅游信息咨询、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业务等,并没有教育培训业务。正是一些公司在明知不能开展培训业务的情况下,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组织或者从事着带有培训性质的行业,这不仅达不到培训孩子增长见识的目标,更将给不知情的家长和孩子们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严肃查处各类违规举办的“夏令营”,不仅是落实“双减”有关工作部署的具体要求,也是保证孩子们基本权益的重要举措,更是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为此,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让孩子们的笑脸在阳光下绽放,要加大各类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力度,要弥补各类夏令营流程中的漏洞,加强对各类夏令营的管理和监督,让“打擦边球”者失去操作空间。
此外,还应该在“夏令营”或“冬令营”的办学标准与监管等层面反思,在优化校外培训和缓解家长焦虑方面下功夫。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维护良好的培训市场秩序,保障广大未成年人的合法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