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苏军已经决定要彻底撤离阿富汗。在撤离前夕,对于其一手扶持起来的阿富汗政权,苏联还是非常“知根知底”的,知道自己一旦离开,这个政权的高级领导人会遭受到何种命运。

于是,苏联领导人对当时阿富汗政府领导人纳吉布拉说:我们待不下去了,要走了。但我们不会抛弃老朋友的,我们会在苏联为你和家人造一处别墅,养你们一辈子(大意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纳吉布拉对此却“并不领情”。其回复称:要走你们走,我不会离开阿富汗的。你们走好了,只要能把你们自己不方便带走的武器弹药留给我们就可以了。

看到纳吉布拉如此不领情,前苏联在留下一些武器弹药后就走了。接收到这些武器弹药后,老纳把政府军全部收缩到喀布尔,挖壕据守。随后,各路游击队发起了喀布尔围城战,预期很快就能解决问题。在游击队眼中,在苏联军队还留驻阿富汗的时候,阿富汗政府军即使有苏联军队的支持,与苏联军队能一起“并肩作战”,依然被游击队打得“落花流水”,处处被动。

现在苏军都全部撤回去了,就政府军那点能耐,还能有什么抵抗力。拿下喀布尔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围城战打了两年多,喀布尔还是纹丝不动,而发起攻击的游击队也是伤亡惨重。在此背景下,游击队不得不与政府军谈判并最终达成了停火协议,分享权力。

当然,纳吉布拉最终的命运还是很悲惨的。在塔利班于1996年攻占喀布尔后,纳吉布拉当众割掉生殖器和所有手指以后,拴在卡车后面活活拖死,又将尸体吊起来示众,最终扔进了臭水沟。

对于纳吉布拉当时为什么不跟随前苏联离开,而是坚决留下来,我国一位资深外交官(抱歉,无法透露其姓名)是这样解释的:老纳之所以不走,而且数万部下追随他死战不退,是因为他们身后是数十万眷属。这些部下是受苏联意识形态教育的,在海外(尤其是迪拜)没有置下私宅来安置家眷。因此,没有退路,只能死战。

而就现在的阿富汗政府高官而言,显然不一样。相当一部分现任阿富汗政府高官都在迪拜购置有房产,将其家眷安置在迪拜,而此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现任阿富汗政权的实际表现。

这位资深外交官经常去阿富汗,特别是经迪拜转机去阿富汗。在迪拜,他注意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每次从迪拜转机去喀布尔,都发现航班很多,但集中在凌晨三四点起飞。这位外交官对此很迷惑,就找到了知情人询问原因。知情人对此提供的解释是:阿富汗军政高官基本上都把家安在迪拜,周末节假日在迪拜,上班时才去喀布尔。凌晨三四点的航班正好让这些高官赶上上午上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这些军政高官将家安在迪拜,身心分离,平时在喀布尔上班,但真正的寄托和根却扎在迪拜,可以想见的是,一旦有事,其首先想到的就是撤退“回家”。阿富汗现任政权如果想指望这样一帮人“死命抵抗”,可能就是“强人所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