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1942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人皆所知,赵国是六国里与秦国实力相当的一国,但是在秦赵对峙的那几年他们之间也发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长平之战

赵国当时并不缺乏能打胜仗的名将,可这场战争导致赵国由盛转衰的原因究竟是为何?在秦昭襄王时期,他任用范雎为丞相,认同了范雎的政治策略。

而这一策略使秦国的兵锋逐渐逼近距离秦国较近的赵韩魏三个国家,这个策略确实起到了作用,不仅巩固了秦国所攻占的领土,而且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提供了先天的条件,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王先是对魏国进行了攻打,转而对准了更加弱小的韩国。大约在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使韩国无法和上党地区取得联系,但是秦昭王万万没想到韩恒惠王虽然表示屈服。

但是作为上党郡的郡守冯亭却不堪其辱,宁愿死也不会投降。而冯亭决定将自己手头的城池献给赵国,希望赵国能够与秦国相抗衡。公元前260年初,秦国攻占了上党地区,长平之战由同年的四月开始。

之后赵军接连退败,廉颇统帅的赵军退至丹河东岸,再没了进攻的意图。同年九月,赵军的主帅由廉颇换成了赵括,赵括先后组织了多次反突击,都失败了。

被围困了的赵军此时面临的问题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秦国由白起担任三军统帅,赵括在一次突围中被乱箭射死,赵军群龙无首,最终40余万士兵投降了秦国。

可秦国却下令将其全部坑杀,仅有200余名未成年的士兵回来给赵国送信,长平之战就此落下了帷幕

一、赵孝成王以赵括替换掉廉颇的原因

1、赵括的自身因素

其实赵孝成王跟邯郸之战的秦昭襄王一个德行,输红了眼,就是觉得我还有本钱翻本,而廉颇再和秦军交战失败后已经非常清楚赵军已经不可能打赢战争了,所以廉颇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秦军每次攻破一处阵地,廉颇就向后退却继续修理石墙防御,利用时间把秦军拖得疲惫不堪,事实上秦军进攻速度越来越慢。已经被拖到了白热化的对峙阶段,无法指责廉颇防守的方法。

此时的廉颇并没有后来赵括所集中起来的40万精锐大军,是赵王自己沉不住气,让赵括上战场求一决战。后人所谓的赵国撑不住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赵国凭借坚固的城防整整撑了两年。

撑到魏楚联军赶到战场,所谓长平之战时期的赵国撑不住的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真相只有一个,赵孝成王沉不住气了,在利弊权衡的情况下赵括的表现欲使赵孝成王派他去了战场,当了三军统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赵孝成王的私心

赵国当时,其实是不缺能够打仗的将军的,先不说之前殉职的肥义和长平之战病亡的赵奢,其余的将领都还健在,你说李牧没有很大的名气,我们就先暂时不管他,剩下的几个人。

即使说在军事上没办法比得上廉颇,但最起码也要比赵括强很多,将他们几个放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一个人都可以甩赵括几条大街,我们能够想到的当时的真实情况,赵孝成王也一定可以想到。

乐毅在沙丘宫变中,为了保全自己选择了投靠燕国以降低对自己最大程度上的伤害,燕国国王给了乐毅丰厚的条件并为乐毅提供了大好前程。

乐毅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帮助燕国一雪前耻,接连攻克了70多座城池,也是因此乐毅闻名于天下,赵孝成王并不傻。

综上所述,他能选择的只有赵括,而赵王临阵换帅导致士兵们不熟悉新的将领,最最重要的是赵括并未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这也是赵国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秦赵两国的不同策略

1、秦昭王改革

秦昭王废除了宣太后之后,将太后党驱逐关外然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王权的措施。然后秦昭王任用范雎为相。范睢认为耗尽自己国家的兵力缺没有得到一点利益反而使得别人做收了渔翁之利,这显然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做法。

所以建议不如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这样攻占一寸土地,大王便能真实的得到一寸的土地。秦昭王非常同意这个计谋,所以采取了这个远交近攻的计谋

2、赵国的策略

赵国君臣早就有了分歧,虽然后来也统一了意见。但是在后面打仗的过程中赵王战略指导思想混乱,导致战略决心动摇且没有表示出与秦国决战的坚定信心最终导致讨伐失败

其实照国现在的国力已经不行了,支撑不了多久,所以赵孝成王也只有尽快解决战斗,让赵国休养生息,这个时候就算不想换掉廉颇也不行了。

廉颇是一位善守的将军,他可以是赵国最先利的盾,但却不能冲锋陷阵,如果想要早点结束斗争,必须从首转围攻而廉颇显然不能胜任当前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十万大军,怎么可能随便交给一个自己信不过的人如此一来,赵括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论出身论兵法水准,都是能够让赵孝成王信的过的,毕竟他的父亲也为赵国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赵孝成王选择赵括变成了义不容辞的选择。

可能令赵孝成王也没想到的是,40万的精锐大军,竟在赵括这里败了振头,综合所见,赵孝成王以赵括替换掉廉颇最强有力的说法,也不过是想要尽快休战调整生息,却没想到另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去当将军,无非是害了自己的军队,害得自己的国家最终也败在了秦国的手下。

参考文献:《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