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看完检查报告,说:“血糖控制得很好,血脂控制也很好。”这是我婆婆,一个80岁的老人,患有II型糖尿病二十多年合并发症的检查报告。也算是对我本人,这些年努力成果的一个肯定。这篇文章也是对自己在照顾糖尿病人起居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地观察、研究、思考、实践和改进所积累了一些心得的总结,仅供大家,尤其与我有着相似经历的朋友参考。

患上糖尿病,切记不能简单地按常理理解治疗只是遵循医嘱按时吃药。病人日常的饮食管理必须配合血糖的控制,而这种对生活习惯的改变是需要技巧的。

婆婆是在1999就确诊患病,她在退休前的工作是三甲医院的药剂师,确诊后居然选择相信民间偏方,和社会上很多相同经历的病人差不多,经过一番折腾,两年后的一天视力突然急剧下降,这才慌了神赶紧住进医院,也直到这时才把患病的消息告诉我们子女。非常不好的是,视力下降已经预示并发症开启了进程: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和中风的危险接踵而来,药物治疗只能做到延缓病情的发展,从此婆婆成了住院打胰岛素的常客,每隔一个月必报到。

尽管有医嘱吩咐的饮食指引,可某种意义上是很难做到的。这时候婆婆的饮食习惯与以往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说实在话除了减少饭量,好像也没啥可改变的。相反药剂师的她误认为既然用上药,理所当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血糖检测结果不说假话,频繁住院并不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只能眼见愈发严重,尤其是双眼视力几近失明。当时大家真是到山穷水尽和束手无策的地步。另一方面,病人总是觉得饥饿,不由自主摄入更多的食物,甚至将医生的嘱咐也弃之不顾。除了晚上夜深人静爬起来吃饼干,婆婆还时常嫌我做菜放油少,瘦肉太多,以至于不饱腹耐饿,甚至要求常吃扣肉和肥腻猪脚。有时真是无语又无可奈何。

也是偶然机缘吧,自己也人到中年,代谢减慢很容易发胖,为了减肥,也查了不少减肥妙招。大家都说少吃多运动,可很矛盾的是少吃就没力气运动啊?!少吃能骗肚子才行呀。第一次减肥食谱就这样青菜瘦肉粥加了燕麦片一锅混,黏糊糊又绿绿地,加点盐还算不难下咽。嗨,几天吃下来自己发现居然饱腹不饿!

老公看着我这只白老鼠挺好,也跟着试着吃,接着下来的几天两只白老鼠发现实验效果明显:饱腹,淀粉摄入量减半。其它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和维生素不需要相应地减少,这很容易联想到糖尿病人也采用这个方法:既控制血糖,同时又稳定地减少摄入量。

饭桌一旁观察的婆婆观察到我俩的表现,也觉得好奇,我也趁势向她提出随餐的要求。婆婆也一口答应,因此最具份量的白老鼠也加入了实验。考虑到减淀粉加辅食的策略,我基本为婆婆搭配两素一荤。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要经过餐后两小时血糖测试这个考验,结果是令人意外的满意,血糖在正常范围,并没有出现米粥升高血糖的现象。接下来还有一关更重要:晚餐到第二天早餐时间,漫漫长夜12小时,血糖是否平稳度过,结果依然满意,早晨七点测血糖依然在正常值。这意味着婆婆无需夜晚“偷吃”饼干。这同样重要,夜间低血糖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接下来的一个月基本都这样度过,为了更方便饮食,我将一锅煮换成粗粮粥:大米,小米,麦子和燕麦。我还改换菜谱:尽量减少猪肉,同时增加禽类、牛、水产品作为肉食主体,模式是保证蛋白质供应前提下,减少动物脂肪摄入,改善血脂生化指标,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于是婆婆的饮食管理与她的习惯,几乎是根本地改变,是人都不是这么容易适应的,也包括我们自己。

我也好说歹说多得一个月时间观察,又坚持了三个月,婆婆并没有像既往因为血糖高而进医院。尽管已经看到前景,习惯的惯性又让婆婆坚持不下去,我们也是陪伴一起吃并相互鼓励地坚持,换来的成果是婆婆一年一次住院频率,就当一年一次全面体检。也很庆幸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但好事总是多磨,我们的敌人往往是多年以来的饮食习惯和常识。婆婆的血糖控制好了,她自己也开始觉得到了想吃啥就放开肚子吃啥的地步。老太太那个高兴劲呀,都冲着面前的白米饭,扣肉,猪脚。出院一个月不到,突然一天中午就眩晕昏倒在床,大家又不得不七手八脚送进医院,管床的医生笑眯眯的问道:“是不是贪吃东西啦?”

经过这次教训,婆婆收敛了一些了。但另外的压力又来了,这回是来自医生的反对,也许她见过太多社会上打鸡血地胡吹所谓食疗糖尿病的疯狂个案,担心我们在折腾病人。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总结,医生也开始认可我们的做法,令人欣喜的是,医院供应的早餐中也开始出现燕麦粥。

白米饭,糯米,馒头,面包之类作为主食,升糖很快很高,基本上是要严禁

老人喜欢吃米饭,我们也试过在米饭里加入各式的粗粮和燕麦,结果是餐后的血糖高,饱腹感的时间很短,往往到了三四个小时后就会有饥饿感,是造成血糖失控的主要推动力。人总是很难欺骗自己的肚子。

目前为止我为婆婆准备的主食配方做法如下:

1. 杂粮粥配比:大米150克,小米 50克,麦子 40克,燕麦10克。供一日三餐用。

2. 如遇外出就餐,可事项准备好小饭盒,装好粗粮燕麦粥。

3. 医院住院,短期饮食,可简化为燕麦泡开水混入米饭就餐,同样有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这么多年,这样的饮食习惯,病人也是从开始的好奇到抗拒,再到逐渐适应,直至最后接受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从治疗疾病的角度看,饮食的辅助作用在于极大地配合了药物治疗,最典型的是婆婆一度想通过住院脱离这样的饮食,结果是医生用最大剂量的胰岛素也压不下血糖。因此这样的饮食辅助方法配合去控制血糖的作派也很容易得到医生的普遍认可。

对于糖尿病人的起居照顾,尤其是饮食方面,除了必须按照病情的要求来制定方案,更多的是作为家属,必须细心耐心和注意观察。尤其强调的是陪伴,相勉与鼓励。文中我也提到我们正常人与病人同餐,不让病人感觉很孤独吃病号餐,从内心上消除离群自卑和作为异类不适感。

这里我先回顾总结这么多,供大家参考。如有疑问或交流,请在下方留言或推给与我们有相似经历的朋友共勉。我还会陆续地推文介绍这方面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