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和初中虽然都是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小学生和初中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年龄段。小学课程和初中课程也完全不一样。教育对象不同,老师的教法也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内容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生年龄段主要是七岁到十二岁。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管理就像保姆,手把手教学生怎么学习识字,靠的主要是灌输法教学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因而在课堂上老师眼睛紧盯着学生的一举一动,监督着学生读书写作业。这样的教学管理方式,使得班级小学毕业联考各个学生成绩基本都是优秀的。既然小学毕业生基本都是优秀的。

那为什么上初中以后就有些学生的成绩很差,使得有些初中老师和家长误以为小学的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这得从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分不开了。上初中后,学习课程多了几门课,内容也比小学课程难得多,学生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再加上初中老师也没有像小学老师那样一字一字地教,学生跟着机械记忆就可以了。老师也不会时时跟在学生屁股后面转了,那些学习自觉性差点的就乘机蒙混过关,成绩自然就会落下来。

所以,那些在小学里成绩很好,但是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到了初中,成绩就会掉下来。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傻瓜肚子很饿,连续吃了三碗饭都吃不饱,第四碗饭终于填饱了他的肚子。于是他就想,早知道不吃前面三碗,只吃后面四碗就好了。又听到有位高中老师这样说:“作为一名高中老师,我从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出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 不仅小学对成绩具有欺骗性,初中成绩也有欺骗性!”

笔者觉得可笑。打个比方说:几岁的小孩在父母或周边的人的教育下,可能很快就懂得 1+1或2+2 等很浅显的数学知识。但是,当他长大了一些,到了上小学的时候,他不怎么喜欢数学了,简单的乘、除法他就不会算了,这时候,你能说他之前会算1+1 2+2等是假的、是欺骗人的吗?人的躯体有他的生长规律,学识除了受智商等客观因素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等因素的影响。

有些学生小学成绩好,上了初中就不行了。或者初中成绩好,上了高中就不如别人了。这怎么能一杆子打死小学和初中的成绩,认为之前的成绩是假的呢?!那样的高中老师,多少有些无奈吧!好好想想就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东西都是随之而变化的。人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更不例外,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有产生变化的。所以,因为学生后来的成绩不好,而否定之前的成绩,是非常武断的。

所以,笔者认为,说小学生或初中生的成绩有很大的欺骗的人,是从根本上瞧不起基础教育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基础,连空中楼阁都构建不起来。这究竟是谁欺骗了谁呢?还是谁想借此抬高自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分析:

小学的成绩确实有很大的欺骗性,到了初中就有很多学生掉队!我作为一个初中、小学都任教过的24年教龄的老教师告诉你,此言不虚!我在初中任教10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从初一接班起,就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初一的时候,学校会进行分班。按照升入初中时的成绩进行分班。我们学校当时不分快慢班,四个平行班均匀分入不同成绩档次的学生。

比如第一名进入一班,第二名进入二班,第三名进入三班,第四名进入四班;第五名进入四班,第六名进入三班,第七名进入二班,第八名进入一班……直到分完为止。分班的时候,按的是小学的毕业成绩或分班考试的成绩,代表的是学生小学的学习成绩。但是实际情况是,一个学期下来,你会发现很多分班成绩好的学生,初中成绩并不好。原因是什么呢?

小学知识多是记忆性的,死记硬背就可以成绩好。小学的知识较简单,只要勤奋努力的孩子都不会差了。但是到了初中就不同了,知识难度加大,尤其是初二以后,数学物理学科难度较大,小学时靠死记硬背成绩好的学生就不行了。我们常常见到很多小学时语文数学考90多分接近100的学生,到了初中学习很吃力,个别科目想考及格都难。

智力的因素逐渐显现,甚至是碾压式的。我的班里,由于各科老师思想工作做得好,学生们都很努力。但是常常会发现,有些孩子很想考好,每次都用尽全力去拼,却收效甚微。有些孩子稍稍努力就有明显进步。所以在学习方面,你不得不承认先天的智商更重要!每个孩子生下来天赋是不一样的,就好像鸭子生下来会游泳,兔子不会,猴子生下来就会爬树,小鸡怎么都学不会。

你非要消极去学爬树,兔子去学游泳是会要他们命的。不如顺其自然,发展孩子自己的天赋。现在教育的内卷很厉害,每个家长都逼着孩子努力努力再努力地学习,导致很多孩子抑郁甚至选择不归路,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都能选择自己喜爱的、擅长的方面去学习,快快乐乐地度过童年,幸福一辈子,这才是人类的追求啊,不要再唯分数至上了!

那时候的小学

所谓那时候的小学我想说的就是我读小学那个时代的小学,我是2005年小学毕业的,到现在已经15年了,回头想想那时候我们的班主任是真的严格。我的班主任是我的数学老师,他是在学校出了名的严格,所谓的严格就是有错必罚。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整个年级重新组合分班,然后我爸直接把我塞到我们班,其原因就是该班主任比较严格,他坚信棍棒底下才能出好学生。

开学第一天,没有讲课,自我介绍倒也不必,因为基本上的学生都知道学校有这么一位数学老师,打人是出了名的,基本讲了他的教学风格:有错必罚,你的作业多少是基于你的数学成绩分数,班级的课外课程(比如美术、音乐、体育之类的)是基于整个班级的平均数学成绩,还有一些以前他惩罚学生的套路之类的。第一天布置的任务就是让每人带一根竹条交到班级,尺寸要求:长度:三节,宽度:两指,端部:必须的节。

然后开学第二天黑板旁板的杂物柜上有了62根竹条,每一根都是那么强劲有力,以至于一直到毕业其他班级都有老师过来借竹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几件特别有代表性的事件吧:

1.课堂讲故事

我们班主任肚子里面装着特别多有趣的故事,而且讲故事就像李白清讲评书一样生动有趣,但是只有在他心情好的时候才会讲。他经常布置课堂作业,就是讲了新课程,直接布置两三道后面的习题,当场做,做完就拿着课堂作业本上讲台,当面给你批改,批改完之后,当时就讲解。如果课堂作业大部分人都会做,讲解完了之后,他心情就很好,就直接给我们讲故事,一直到下课,没讲完的下一次课堂作业效果好就是下回讲解。

当然如果很多人都不会做,可能会骂人。

2.寒暑假作业

大家知道寒暑假作业必备的就是《寒暑假生活》,寒暑假的数学作业多少就看你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处于什么梯度,90~100分无需添加其他作业;80~90分除了《寒暑假生活》之外把期末考试试卷抄写一遍,课本第一单元习题做一遍,70~80分抄写两遍,课本第二单元习题做一遍,以此类推。

3.有错必罚

打手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有一次数学考试成绩非常不理想,在他讲解试卷的课堂上,有一位同学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做其他事,他立马把他点名道讲台上“领奖”,每扣10分一个手板,打了5下,这位同学手掌厚度直接翻倍,一个星期拿不住筷子。我也说过,反正当时给人的感觉就是手掌无论怎样放都不行,只有一直用冷水泡着才能够让它不抖动。你说这样的小学成绩有没有欺骗性,其实还是有。

当时我们班上有一位女同学,小学成绩非常好,经常受到我们这位班主任的夸奖,但是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还有一位男同学,初中也一直是年级前三,高中没毕业直接出去打工了,后来我知道了都难以相信。但也有那么几位我们班主任看好的同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最后考上了很好的大学。

二、现在的小学

其实相比较来说,我那个时代的小学可以说水分是很小的了,至少我们那个班级在我们班主任的管理下是很真实的成绩,因为我们班主任确实是惩罚分明的,绝对不会因为顾忌你的心情、自尊、或者是家长某方面的原因给你颁个奖。反观现在,水分逐渐增大,老师不敢对学生进行任何惩罚,为了顾及某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同学自尊心,可能到了期末整个班级每个人都会发一张奖状,来鼓励每一位同学。

我暂且不敢下结论这对错与否,因为分数确实不能代表所有人。另一方面来看,现在的小学和我们那个时代的小学有着很明显的区别,我家小屁孩还没开始上学,但是我看到同事家里的小孩子做的那些习题,我发现和我们以前做的明显不一样了。我们那时候题目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根据题意来解答,很直接,而现在的题目好像在跟你绕弯子,你照着题面意思去解答根本就是答非所问,跟脑筋急转弯一样。

我不知道是不是想要考现在小孩子的发散思维还是创新意识,但是吧跟我们以前的奥数题相比较又差点意思。至少在我看来这样的小学肯定比我们那个时候水分更加充足,因为现在的老师对学生的顾虑更多,并不能只考虑成绩,如果只看成绩就给你家孩子贴上一个好孩子坏孩子的标签,肯定会招来不好的评价。

总结语:

其实在我看来何尝只有小学存在水分,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同样存在水分,可能高中的水分最少,小学和大学的水分是最高的。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毕业的同学,在后面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存在天壤之别也是很正常的。所谓水分,只是看你自己怎么去对待自己的学习罢了,也许有的人不经在求学道路上有水分,在后面工作之后也一直将这水分或者说是欺骗性带着,那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