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范比毛泽东大九岁,在同辈兄弟姐妹中排名第九。因此,后辈称他为“九爷爷”,毛泽东也常称他为“九哥”。

王季范从小就聪明、好学、易懂。他读过很多书,读过很多历史典籍,有很深的国学基础。

王季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育人心

19世纪初,王季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沙学校学习数学。王季范非常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自力更生,全方位探索最新知识。

作为一个早期的现代中国人,他擅长繁体中文“国学”,能书写优美的中国经典。同时他非常习惯于对现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探索。他深厚而扎实的学术背景,为他日后从事教育事业,创办和经营一系列学校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自幼酷爱读书,经常熬夜,忘记吃饭睡觉。很小的时候,他就每天帮助家人从事许多农业活动。例如,一大早起床去上学一段时间,要在下午完成学业。他经常砍树,挑水,做家务,比如养家牛。

然而,毛泽东完成了他的工作,只要有空闲时间,他总是拿出随身携带的书看一会儿。但他的父亲只知道如何赚钱。他认为毛泽东喜欢读书不是很有用。他认为,只要学会识字,就可以记录日常生活。

毛主席与王季范

这时,毛泽东的堂兄王季范知道了这件事情。得知表弟喜欢读书后,他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来到韶山看望叔叔,并向他说明毛泽东读书的好处。

毛泽东的父亲欣赏受过教育的王季范,但起初他固执地反对毛泽东重返学校。王季范广泛引用了学习的长远利益,让毛泽东的父亲了解毛泽东前途的重要性。终于王季范的耐心说服了他,最终在他和其他几位亲戚之间的商量决定后让毛泽东继续读书。

年轻的毛泽东终于实现了继续深造的梦想,立即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考上一所当时刚刚创办的新式学堂。

上学不久,毛泽东高兴地给王季范写了一封信,介绍了他自己上学后的情况和感受。在这所学校,渴望知识、急需各种“养分”的青年毛泽东脑中开始涌入新的知识和革命思想。

左一为王季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觉得这所学校更像是一个双重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发现了之前从来没有领悟过的知识和思想。

总之,离开了闭塞的小村庄,考上这所新式学堂,是毛泽东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为此,毛泽东要感谢表哥王季范帮助他报读新学校,打开了了解外界的大门,他的人生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

1914年的春天,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与第一师范学校合并,毛泽东成为“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这成为毛泽东和他的堂兄王季范之间的变成了师生关系,王季范是当时的“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监。

第一师范学校

据一位与毛泽东同时上学的学生介绍,王季范不仅向包括毛泽东在内的贫困家庭学生捐赠了大量资金,还在学术上指引他们。他还给学生们讲述他们的革命,让当时的毛泽东等人的思想得到新的启迪。

当时湖南反动当局经常对王季范的办学政策不满。国民党行政长官说:“王季范不能在第一师范学校教。学生继续上第一师范学校就会成为共产党员。”王季范在这种白色恐怖的情况只能无奈地离开了自己坚守数十年的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王季范虽然离开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但是他对于教育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因为之前在湖南第一师范留下的好口碑和好人脉,王季范很快就被邀请出任湖南省有名的长郡中学校长一职,王季范也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初心如初。

毛泽东等人

教育助仕途

1952年的春节,北京古城洋溢着欢乐。远处传来鞭炮声,小巷里无数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到处都是春意盎然。这是和平时代才有的过节的场景。

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款待来自家乡湖南的客人。宴会前,毛泽东轻轻牵着一位容貌俊美的老先生的手,向站在旁边的家人和站起来迎接他的工作人员,如毛岸青、李敏等人介绍王季范。

说他的家乡住在湘江十四都,是他的表哥。 “没有他,我就不会离开,”毛泽东说,从那以后,王季范就经常到毛泽东家里做客,经常陪毛泽东会见来自他的家乡和来自湖南的长辈,来自世界各个层面的人。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就特意请来了一位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拥有完整教育理论和理念的王季范到教育部任职,他说这也是毛泽东的安排。然而王季范一开始是推辞的,认为他必须有更年轻,更有能力的人才能担任这个职位。

纪念王季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面对周总理盛情的邀约,他提出了他可以担任没有具体工作的职位,并愿意担任顾问,倾其所有的热情。随即,周总理任命王季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委员会顾问。

王季范认为,自从他成为国务院顾问,他就必须做出贡献,因为他是顾问。所以,王季范虽然年纪大,却很认真地参与到各项工作中去,哪怕只是走访基层他也很认真地对待,总是积极参与工作。

王季范在处理事情和做决策时会参考大量资料,结合研究,精心整理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长篇提案,提交国务院,以便政府使用。所以王季范的很多建议都被周恩来总理采纳了。

王季范

王季范热爱教育,忠于教育的初心和善举也为他换来了相应的福祉。

如果没有王季范当初的帮助和支持,可能湖南的山沟沟里也走不出毛泽东。

如果没有王季范参与建设长郡中学,这所学校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声名远扬。

王季范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是教育造就了他,他也回馈给教育最珍贵的宝贝,那就是一颗诚挚爱学,诲人不倦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