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历史上的沙陀人入主中原为什么没有遭到激烈反抗?萨沙问答第71集

原因很简单,沙陀人早已高度汉化,甚至比汉人还汉人,以正统汉人自居。

沙陀人也叫作沙陀突厥,是突厥的一个部落。

沙陀人骁勇善战,是凶悍的游牧民族。

在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民族曾经一度进入中原称王称霸,却很快消失了,融入汉族。

入主中原的时候,汉人也没有对沙陀人激烈反抗。

为什么会这样?

汉人对于胡人的态度,并不完全看血统,并不是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更多看文化认同感。

也就是,只要你尊崇汉族文化,以汉人自居,你就是汉人。

而沙陀人,恰恰就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看看五代十国时期的沙陀人。

沙陀最有名的将领,就是后唐的李家父子。

研究李克用父子的历史,颇为有趣。

朱温父子废除唐朝,建立了自己朝代后梁。

李家父子明明是沙陀人,却认为这是篡位。

李家父子一直用唐作为国号,甚至在消灭后梁之前,一直使用沿用唐昭宗时的“天祐”作为年号。

这不只是形式上以大唐自居,李家父子完全把自己当作唐朝继承人。

他们沿用大唐旧制,任用大唐官员,控制区同大唐没有区别。

由此,汉人也把李克用父子,当作中兴大唐的救世主。

得到民众的支持,后唐很快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而李家的祖父朱邪赤心,勉强算是沙陀酋长,保留一些游牧民族的特点。身为振武节度使的朱邪赤心酷爱骑射,会说突厥语。

即便如此,朱邪赤心还是很汉化,他平时只用自己的汉人名字李国昌,因为这是大唐御赐的。

真正比较沙陀化的,是李家父子的曾祖父朱邪执宜和曾曾祖父朱邪尽忠,才是在大唐境外生活的游牧酋长。由于吐蕃的压迫,他们才带着3万部署入关归顺大唐。

即便当时他们保持沙陀游牧生活,却也以大唐子民自居。

在商量是继续在关外被吐蕃奴役,还是撤到关内归属大唐时,朱邪执宜这么说:我们部落世世代代为大唐臣子,今天不幸被吐蕃奴役。如果我们继续留在关外,迟早会绝种。

于是,这两人带着部署历经大小战斗几十次,期间朱邪尽忠战死,沙陀人损失一半,这才从吐蕃势力范围突围,归顺大唐。

到了父亲李克用,已高度汉化,不会说突厥语,妻子也是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李存勖时代,他更是汉化的无以复加。

大家都知道,李存勖熟读四书五经,还非常酷爱汉人戏剧,到了痴迷的地步,连朝政都不管了。

后唐是这样,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刘知远也都是沙陀人。

石敬瑭还算有点沙陀人的影子,刘知远则比汉人还像汉人。

有意思的是,刘知远自己根本不承认是沙陀人,还说自己是汉族名门之后。

刘知远之前根本没有汉族姓氏,后来自己改为刘,谎称是大汉刘家后代。

后晋灭亡以后,辽军在这里站不住脚,撤军北返。由此北方没有主人,出现真空地区。刘知远由于高度汉化,竟众望所归,被汉人们推选为后汉开国皇帝。

说来说去,五代十国时期的沙陀人,已经完全汉化。

他们同汉族通婚,使用汉族制度,学习汉族文化,甚至全部改为汉人姓氏,不再认为自己是沙陀人。

由此,沙陀这个民族迅速消失,融入汉人。

为什么会这样?

一来沙陀人本来就是野蛮的游牧民族,没什么文化根基,人口又少。如果沙陀人胡乱搞民族压迫汉人,等于自我毁灭;

二来大部分游牧民族比较现实,不太注重血统!什么汉人沙陀人,自己过得好才是第一位。如果能够免于成日厮杀流血,让子孙过安稳的日子,从沙陀人变为汉人又有什么关系?

而沙陀人不过是以突厥人为主的各民族混合部落罢了,本来也没什么纯粹的血缘一说。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