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中国百废待兴,一切都需要党中央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共产党在收拾完战场残局后,正式开始大力开展新中国发展,其中一项重要发展就是中国的土地改革。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就是要彻底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废除旧封建社会地主制度,保全农民的主权。这一次土地改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规模、最透彻的一次土地制度改革,从此之后农民翻身做主人,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完全消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中央组织和派遣土改工作队去往各个乡村执行土地改革计划。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之内,在新老解放区中,土地改革程度已经达到90%。这些土改工作队不但要宣传土地改革的重要性、带动人民群众一起进行改革,还需要对抗冥顽不灵的地主阶级,没收土地分配给农民。

而就在一次普通的土改工作中,土改工作队却在一个地主家里搜到了借据一叠,并且在借据的内容上写明了开国元勋朱德的名字。土改工作人员顿时慌乱称作一团,谁能想到在一个地主的家中竟然会搜到大人物朱德的相关物品。

当工作人员无法定夺真假后,立马向上级汇报了这一情况。于是这条信息依次上报到了朱德的手中,朱德的回答是确有此事。

这个地主到底是什么身份?面前的这个地主叫傅德辉傅家可是有名的腰缠万贯的地主世家。这样一个地主到底是如何同朱德扯上关系的呢?让我们细细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家世贫寒,出身佃农家庭,都说穷苦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朱德也是如此,从小朱德就是一个勤快乖巧的孩子。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成长,朱德并没有眼见短小,他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为祖国效力。他深知此刻的中华民族需要解放、需要独立、需要和平。于是他果断弃文从戎,开始了他辉煌的戎马生涯。

就在朱德的军事生涯中,他做出了一次重大的决定:朱德决定远赴德国深造学习,渴望找出一条康庄大道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在德国朱德和周恩来结下了友谊,并在周恩来的引荐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不过不久后,朱德就因为参加了德国的一个共产工人运动被抓捕,并且严明禁止朱德再停留在德国。

朱德别无他法,转而希望奔赴苏联进行学习。但此刻有一个最大的困难阻碍着朱德,囊中羞涩的朱德付不起路费,他感到十分痛苦。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傅德辉,也就是前文的那个地主,帮助朱德解决了这个问题。

前文已经提到傅德辉家世富裕,是有名的地主世家。在优越的环境下,傅德辉并没有养成娇惯的性子,反而一心想要为祖国效力。他天资聪颖,不但考入了北京大学,还在毕业之后留学于德国,继续学习深造。他于朱德就是相遇于德国,在这里建立了友好的情谊。

傅德辉品行端正,并没有因为家世富裕而傲慢,反而自力更生,在德国时期半工半读,靠自己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傅德辉经济情况十分良好。因此傅德辉时常借钱给需要帮助的中国同胞,并且不求回报。当傅德辉得知朱德的窘境后,主动提出要借钱给朱德共100大洋。这张借据就是在此刻出现的。

在好友的帮助下,朱德成功踏上了奔赴苏联的路程。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由于时局的变动,在朱德奔赴苏联以后,朱德和傅德辉两人从此失去了联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革命时期,这张借据的重见天日,同时也重新构建了两人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当年傅德辉同朱德分离后,没过多久就完成了自己的深造学习。秉承着“实业救国”的精神,傅德辉回到家乡大力建设实业,希望能为中国发展做贡献。没能成功后,傅德辉十分沮丧,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于是回到自己的故乡,“隐姓埋名”。

朱德得知了好友的情况后,非常直接果断的写了一封信,派遣工作人员接傅德辉来北京。因为朱德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位好友多么有“真材实料”,他不应该如此落寞的默默无闻埋葬在小村庄,而是应该一展自己的远大抱负。

傅德辉被好友成功开导,继续自己“实业救国”“实业发展”的远大抱负。因为这张借据的“重见天日”,改变了傅德辉的后半生,也为新中国的发展建设贡献了一位宝贵人才。这不仅仅是朱德的诚信守约,同样也是傅德辉自己的善举得到的回报。

总结

朱德同好友傅德辉在德国结识,傅德辉为朱德的苏联求学之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多年后朱德同样回馈了傅德辉美好的善意、善举。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无数爱国人士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后世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