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多亿年,而在这段时间内,地球环境也逐渐孕育出众多生物。地球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这也导致动物必须逐渐适应地球环境,才能继续生存。在地球数亿年的历史中,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演变,大致为微生物、两栖生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其中哺乳动物是现如今地球的统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最终到了哺乳动物时,动物终于了解到了身体体温恒定的重要性,于是哺乳动物在诞生时也就具备了恒温功能。在生物学家的了解中,地球上的恒温动物的体温都控制在38℃,但是人类也属于恒温动物,体温却长期处于37℃为什么人类与其他恒温动物存在温度区别,难道因为智慧差异?应该不太可能。

恒温动物VS变温动物

虽然人类与地球上其他恒温动物体温只差1℃,但是当人类体温上升1℃时,也就是达到38℃,那么人类就会出现发烧症状,所以人类比其他动物少1℃究竟有何优势或劣势。地球上最开始的动物多为变温动物,但在生物学家看来,恒温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是高于变温动物的,因为他们无需受限与温度对行动的干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恒温让地球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但是恒温也存在弊端。一般恒温动物都需要保持身体体温的稳定,只有这样才会减少疾病的发作。而保持体温恒定就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即使不运动也会消耗。比如人类即使不工作不运动,那么一两天也会产生饥饿感,但是像蛇这种变温动物,它们只需一顿饭就能坚持几个月不吃东西,这与能量消耗有关。

关于温度的适应,其实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还是有所差距的。就比如到了炎热的夏天或遇到高温天气,动物可以通过找寻阴凉地避暑。但是到了寒冷的环境中,恒温动物却很容易因为保温不当而失温,从而引发身体一系列的不适宜,而其他变温动物则可以选择冬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人类会选择37℃?

其实关于人类为何会选择37℃作为体温,是因为37℃是人类运动能力和消耗能量之间的一个合理值。相比于其它动物,人类皮肤外表没有大量毛发覆盖,虽然这样散热良好,但保温就比较差,因此,平时也需要使用衣物保暖,似乎这样也比较合理。除此之外,地球上很多真菌都无法在37℃以上的高温中生活,所以这可能也是人类体温为37℃的原因。

关于人类体温标准的设定,最开始是在100多年前得出的。当时一位科学家选定了数万名志愿者进行体温测量,最终在这些志愿者的温度中,选择了中间值,因而人类的体温标准就设定为3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随着时代的更迭,人类体温也逐渐下降,通过新冠疫情我们就可以看出,现在人类的体温标准值已经降到了37℃,对于人类而言,体温标准值的降低有好有坏,或许这是人类适应环境做出的改变,也或许是人类体质问题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