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所以人生在世要知足常乐。通过学习佛法,很多人不仅能够调节自己的烦躁情绪,甚至能够在对未来充满迷茫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大多数僧人认为世人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以平静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喜悦。他们经常用平淡的语气向世人宣传佛教文化,帮助人们排解内心的烦恼与愁闷。他们用佛法净化了人心,鼓励人们要快乐幸福的生活,不要总是怨天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有一位特殊的僧侣,他是一名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为了出家当和尚,他竟然放弃了自己的公务员工作。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毫不犹豫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命运的安排

这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僧侣就是觉印大师,他出生于四川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前进的道路,只有天赋加上汗水,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成功的道路没有捷径,需要自己努力奋斗。

他从小乖巧懂事,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受到了父母和哥哥的疼爱,并且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名列前茅。他勤奋读书,希望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减轻父母的负担,平时勤学好问的他回到家里还会主动地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幸福。

好景不长,觉印大师的父亲和哥哥在他年幼之时,就离世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这个家庭彻底破碎了。母亲每天以泪洗面,悲伤欲绝,这个幼小的男孩也深受打击,情绪低落,长时间处于难以消除的悲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缓解内心的郁闷,觉印大师经常翻阅一些书籍,想要通过知识的海洋来安抚自己受伤的心灵。因此觉印大师开始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喜欢上了佛经类的书卷。

二、大学生活

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起初他经常去图书馆翻阅佛经,并且经常抄写其中令人深刻的诗句,后来他经常梦见寺庙雕像,偶尔还会梦到自己身着僧袍走在静谧的寺院中。每次从梦中醒来,他都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因为太过真切实感,一度让他以为梦中的景象是现实。

后来觉印大师参加了佛法社团,也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次活动,觉印大师和几个朋友一同去寺庙拜佛。在寺院中,他望着眼前栩栩如生的佛像,竟然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也就在那一刻,他积攒多年的悲痛,似乎都消失了。后来他在寺庙里听僧人传授佛经,听了讲解后的他深有感触,也有了些许欣慰。从此,他对佛教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向往这里的生活。

在他出家前,曾是一名人人羡慕的公务人员,有了这个铁饭碗,他也算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是此时的他十分渴望能够在寺院学习佛法,他觉得工作时的自己虽然忙碌,但是内心十分空虚,仿佛闹市中的孤独患者。

只有在学习佛法时他才能够真切感受到自己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终于在某一天,觉印大师不顾他人的劝说,毅然辞去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选择出家。剃发为僧后的他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想法,把佛教作为自己的强大后盾,这让灵魂“漂泊不定”的他找到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三、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觉印大师靠读一些与佛教相关的经书来治愈自己童年时受到的严重创伤,平复自己郁闷的情绪。他觉得在佛门里修行的人们并不是为了长生不老,而是让深陷混沌的自己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消除焦虑,寻求自己想要的快乐。打坐可以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能够深入思考人生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生命的价值,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后而得到的肯定,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并获得满足感,这样会觉得才不枉此生。和村上春树一样,觉印大师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找到了更加优秀的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旁无他人的旅途中,他们坚定信念,一步一个脚印朝着人生灯塔迈步,他们无怨无悔,十分幸福。

结语

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思想不同,所走的路也不同。但是“行行出状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将成为那个耀眼的明星,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如果每次遇到困难都选择堕落和退缩,那就很难获得成功,也很难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朝着人生目标大步向前,披荆斩棘,攻破层层难关,才能离梦想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