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韩国的疆域面积最小,局限在今河南省、山西省的部分地区,处在四战之地,比周天子所处的环境还恶劣。因为实力弱小,所以第一个被秦国所消灭。连带国号也遭嫌弃,后世朝代更替,都不拿韩来作国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道即巅峰 始终没支棱起来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三家分晋,韩国出道即巅峰,之后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是吞并郑国,这可能是韩国最高光时刻,更多时候是跟在列强后面捡漏,再之后相比其它六国韩国一直没有支棱起来。

进入战国时期后,七雄的实力不断变化,除了韩国一直很平凡,六国都有高光时刻。

魏国是战国时期最早崛起的,在魏武卒横行的年代,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战国前面百年的时间魏国一直是老大。

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灭掉了中山国,又有名将加持,百年的时间一直与秦国硬杠,也是唯一一个主力。

齐国,田氏代齐之后,虽说影响力有所降低,但土地富饶家底丰厚,综合实力还和之前差不多,也不容小觑,最猛的时候吞并了宋国,一度灭了燕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楚国,立国八百年,没有被任何国家灭掉,领土广袤,一直很强大,楚怀王继位后,虽然基本没有打过什么胜仗,看上去蔫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狮子终究是狮子。

燕国,虽然地处东北方向,从来不是什么大国,也不是什么强国,但也有名将加持。秦舞阳的爷爷秦开,率领燕军大破东胡,名将乐毅带领燕赵联军把齐国干趴下了。

秦国在战国后期的实力可以排第一相信大家都没有反对吧!虎狼之师出关,谁与争锋。

重术治国不长久 家里有矿也不行

韩国也没什么著名的人才,能被世人熟知的大概有三位吧,分别是申不害、韩非子、郑国。

申不害与商鞅都为法家,根据侧重点不同,分为“法、术、势”三派。商鞅重视运用法来治理国家,而申不害则偏向用术,他与商鞅几乎同时进行变法改革,时间上不过就相差两年。

轻法重术让改革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套玩法在术治大师申不害手中能够玩转,其他人未必能够驾驭,虽取得短暂的富国强兵的效果,但非长久之计,随着申不害、韩昭侯去世后,最终也没能让韩国变革成功。

韩非子虽然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但没赶上时候,都到战国末期了,即使带领韩国崛起也阻挡不了秦国横扫六合统一中原的大势了。

郑国,此郑国非战国时期被韩国兼并的那个诸侯国。而是一个叫郑国的韩国人作为间谍,为了转移秦国的“精力”被派往秦国开凿了郑国渠。(说下来我都绕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的狡诈变作死,秦国将阴谋变阳谋,这项巨大的灌溉渠工程,使得秦国的关中平原变成沃野千里,为秦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完工6年后,秦国灭韩,15年后六国全部被灭,秦统一天下。

要说韩国一无是处,那肯定不能够,再怎么说也是七雄之一,韩国可是家里有矿。

三家分晋时,韩国所分之地坐拥着当时最大的铁矿产地---宜阳铁山。

韩国人善于制造兵器,申不害变法时,也非常重视制造业。拥有较先进的冶铁技术和足够的铁矿资源,天下强弓箭弩尽出韩国。

在战国时代纵横家口中,强弩是韩国出品的好,苏秦就曾羡慕地说:“韩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韩出。”

但是有个致命缺陷,它不能量产啊,对于个人来说这无所谓,但是对于军队作战就是致命影响,远远不如秦国规模化量产的剑弩,技术上也没有秦弩先进。

苏秦的话更多的是商业吹捧,申不害变法后锤炼出的军队,遇上了魏将庞涓,照样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被打得只剩半板血,最后只能求救于齐国。

国号遭人嫌弃 后世王朝皆不采用

战国七雄中除了“韩”以外,后世王朝皆有以其他六国国号为朝代新名称的。

国号秦:有前秦 、后秦、西秦等;

国号楚:有恒楚、 马楚等;

国号齐:则有北齐 、南齐等;

国号燕:有前燕 、后燕、 南燕、北燕等;

国号赵:有前赵、后赵等;

国号魏:则有曹魏、北魏等。

一目了然,在战国之后,七雄中的秦国、魏国、齐国、楚国、燕国、赵国这六国,其国号都被后世的王朝采用,唯独没人用韩的国号。

以韩为号的,历史上只有一些亲王大臣被封为韩王、韩国公等爵位,这些韩王、韩国公们,中间没出过并没一位能够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的人物,也就不存在以韩作为国号的朝代了。

国号都是讲究寓意的,唐的国号,寄托了昌盛,周的国号寄托了长久。如果用韩作为国号,也没什么合适寓意。后世王朝开国皇帝一看历史,自然就不愿意用一个弱小的韩国作为国号了。

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王朝使用韩作为国号,但现在隔壁的“偷国”用的正是这个名字,因其经常窃取篡改历史,遭人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