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教育作文案例:不讲什么热闹事,说一个很小的写作案例

1、因为现在的《作文样板房》是回看版,没有即时互动。

有些“不服气”的讨论没马上回应——不回应总不太好,今天就说一个很有趣的“虚构逻辑”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在《怎么让编的不像编的?》一节中,有位同学写了“见到乞丐,心生同情,继而施舍”的故事。相关的片段我也发布过。

这一段摘自原文:

他们的衣服也破破烂烂,到处都是补丁。他可怜巴巴的细声说道:“好心人,哪能给一个包子给我们吗?我们三天没有吃饭了。”我十分厌烦,喊了一声:“服务员,这里有两个乞丐能把他们赶出去吗?”服务员赶了过来:“这不是你们待的地方,快走快走,不要骚扰客人。”老人和小孩低着头,慢腾腾地挪动着,恰巧这个时候旁边的一桌人买单离开了,桌上还有一些未吃完的食物。老人和小孩,就像饿狼一般扑了上去,将残汤剩水吃得一干二净。

下面一段是我的改文:

这时,一位老汉带着孩子慢慢走来,同样衣衫褴褛,邋里邋遢。他在店里左晃右逛,在我眼里,这种行为充满了“犯罪嫌疑”。我赶紧喊来服务员,指了指老汉,服务员心领神会,大喊“不吃饭就别来捣乱”,挥舞着抹布就开始驱赶。老汉带着孩子慢腾腾地挪动着,恰巧在这时,门口的一桌人买单离开,桌上还有半碗米线和两个包子,只见孩子甩开老汉的手,拿着包子就吃了起来,而老汉也停下脚步,眼中显出慈爱的目光。

这时候就有同学反驳了:

就算你们都是编的,凭什么不能“老老小小一起吃”呢?这不是更能体现他们的饥饿吗?不是更能触动读者吗?凭啥说你改的是对的呢?

确实,在“虚构”过程中,每一个场景都可能存在,我确实不能斩钉截铁地说“一起吃”不对,我考虑的是“逻辑最优”——

解构一下,它很有趣。

2、在这个虚构的故事中,有三个基本剧情要素:

1、一个成人带着一个小孩乞讨;2、展现出了有克制的“真饥饿”;3、引发了“我”的同情。

这三个要素密切关联,可以互相协同,也可以互相矛盾,可以产生大量的剧情分支。

由于3是最终的结果,那1和2的表现一定要为3服务。我们可以给1和2的各个分支进行打分,来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能更好地达到3。

1是出场人物:一个成人带着一个小孩乞讨。

剧情分支来源于“两人关系”:即协同关系还是利用关系。因为多带一个人就多一张嘴,之所以出现小孩,原因无非两种:

A,成人需要照看孩子,在获得生活物资后,可以及时给到孩子。这个分支+1分;

B,成人需要利用孩子,希望人们看到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物资。这个分支-1分。

2是同学有疑虑的“抢食”行动。注意我的定义:有克制的“真饥饿”。真饥饿,是因为他们去吃剩饭;有克制,是因为他们选择吃剩饭,而不是在别人吃的时候去抢。这说明他们依然遵循着道德规范的约束,依然保留着一定的忍耐度。

这里会出现三个分支:

A,成人让孩子去吃,不和孩子抢,也就是我改文提到的情况。这个分支+1分;

B,两人一起去争抢着吃,这是原文提到的情况。这个分支不加不减;

C,老人抢在孩子面前吃,例如“老人一把推开孩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个分支-1分,且和上头的“利用孩子”对应。

3是结果:唤起了我的同情心。上面的五个分支一通加减,总和最高的获胜。

我的写法就是A+A,2分;如果分支思考不完善,可能就是1分甚至零分;如果是负分的,那非但不应该唤起同情心,还应该让人感到厌恶才是。

这就是“最优逻辑”,我们在各种枝枝叉叉中,寻找离目标最近的那一根,然后才去做文字的修饰。

同学们不要老盯着“慢腾腾地”“显出了犹豫的状态”,“慈爱的目光”“表达了温柔的情绪”,那都是细枝末节的玩意儿。知道这个细枝末节从哪里长出来的,才能真正提高写作的本领。

3、有时候人们会误以为写作门槛很低。

怎么说呢,码字门槛是很低,但写作门槛绝对不低。

同样一个虚构的故事,有的没什么好词好句却打动人心,有的辞藻华丽却磕磕绊绊,可能就是“最优逻辑”在起作用。

当每一个细节都在悄悄完成情感上的“加分”,当最后的表达揭开谜底时,共鸣感便会喷薄而出。

它会比那些用感叹号炸裂的文字更加余音绕梁,也会在我们合上书本、或者关闭页面后,依然绕在我们心间。

今天不讲什么热闹事,说一个很小的写作案例,希望大家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