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过去了,苏轼仍是那个能“霸”着语文课本的古代文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碗东坡肉,仍是很多吃货心里的“白月光”;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到中秋我们还是会抬头望天,感叹:但愿人长久;

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能找到苏轼的影子,这大概正是他最牛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似乎也有“马前失蹄”时。近日,笔者在一本词评里,就发现了这样一段对苏轼的点评:

苏轼也还写过少数更为无聊的乃至猥亵的小词,语言风格固亦可其采用世俗口语,运用纯熟,但内容尘下,如《菩萨蛮·咏足》。

如果小美不说,你能想到这是一位专家在评论苏轼词吗?用这样的字眼来评价苏轼,不可谓不狠辣了。这位评论家名叫姜书阁。

姜教授出生于1907年,于2000年病逝。生前,他在古典文化评论界是非常有名气的,曾在湘潭大学当教授,又任湖南古典文化研究会理事长。那么苏轼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让姜教授如此狠批他呢?大家且看:

《菩萨蛮·咏足》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这首词笔者曾在词迷圈跟大家讨论过一次。颇有意思的是,当时男性词迷跟女性词迷的反应很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男性词迷直接这样说:“也难怪人家要说他,没事盯人家姑娘的脚干嘛!”言下之意,这词写得没什么格调。确实,在古代,哪怕是经常流连花巷的才子们,也只会写写女子的细腰、脸蛋或者红酥手。咏足诗词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少见的,毕竟没什么美感可言。

但同时,很多女性词迷却非常喜欢它。甚至,词迷圈有一部分职业女性为力挺苏轼还表示:就冲这词,我粉了苏东坡!

为何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来仔细品一品苏轼想表达的意思。

此词写于公元1073年春天,当时苏联在杭州任职。江南女子多娇美,东坡也就经常能在各种酒宴中看到一些歌伶。

久而久之,他发现当地缠足的女子特别多。笔者要特别强调一点,古代并不是所有时期都缠足的。缠足大概始于南唐,到了北宋时期变得非常流行,这让为人豪爽的苏轼很难接受。于是,他便心血来潮用一首词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词的上阕,写缠足女子之美。她们舞姿轻盈,舞步如旋风,所到之处甚至能不留下步履踪迹。词的下阕,写女子缠足之苦。穿上那宫廷样式的鞋子,她们连走路都走不稳,完全失去了行动自如的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样的美完全称不上纤妙,又谈什么真正的美感。

纵观这首词,看上去确实没什么深度,既没讲风花雪月的爱情,也没谈什么理想追求,全篇都在咏足。这也正是姜教授等男性,觉得此词空洞、无聊、没内容的原因。

但事实上这是北宋文人第一次,用词的表达方法,就缠足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今看来,他的观点是有历史前瞻性的,体现了对女子的尊重。

梳理苏轼的词作,我们经常能发现他种对女性命运的人文关怀。比如好友王巩被贬多年后,回到京城,朋友们都只关注王巩本人的心情和状态,唯有苏轼为其身边的红颜知己寓娘写了首《定风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问寓娘岭南好不好,对方只随便一答,就让他写出了“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的千古名句。正是因为苏轼能深深地体恤女子之苦、女子之难,他才能写出如此温柔而又有力量的文字。这一点,是在两宋其他文人身上很少能发现的。

《菩萨蛮·咏足》从文学水平上来看,或者真的很一般,但它确实让女性感受到了来自苏轼的正能量。凭此,小美也想说一句:就冲这首词,我粉了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