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天财经领域的大瓜接连不断,丝毫不逊色娱乐圈。

前有阿里巴巴女员工被侵害,紧接着吴亦凡入狱的热度将阿里巴巴再次捶到了舆论谷底。

紧接着传出了高瓴资本实控人张磊被边控的消息。虽然高瓴资本很快否认了这个传闻,并强势回应已以诽谤名义向警方报案。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高瓴毕竟是掌管规模超过6000亿的庞大大物,哪怕一丁点风吹草动,都会在资本市场造成飓风。

这厢传闻还未辨个真伪,日本又传来了重磅消息。

孙正义在软银集团(9984·T)4-6月财报会上透露:“尽管我们仍然看好中国市场的未来,但中国政府管控加强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观察哪些领域的风险更小,在那之后再重新考虑投资,预计这个过程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言外之意,软银短期内不和中国玩了。

相比之下,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雷军自诉被投资人骂得全身冷汗,导致马云夫人无辜被人肉的新闻只能算是一个博君一笑的段子了。

虽然上述传闻有真有假,虚实难辨,但俗话说一叶落而知秋,在这个立秋时节,对于大部分由资本驱动的中国企业来说,都感受到了凌冽的寒意。

过去的十余年,是这些资本巨头快速发展和无序扩张的十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恐怕以后也不会再有这种躺着发财的好日子,资本将在中国市场迎来巨变和挑战。

什么是资本驱动的企业?

大魔王的定义是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财务指标短期内无法支持企业的生存,完全依靠资本的不断输血才能避免倒闭的企业,就是资本驱动的企业。

举个例子,最近在美国资本市场灰头土脸,里外不是人的滴滴就是典型由资本驱动的企业。

其实很好分辨,看一下滴滴的财报,在上市之前如果不依靠外部融资,不依靠资本持续的金钱投入,滴滴能否坚持三个月都是问号。

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

还有同样被吐槽和监管处罚的美团,也是资本驱动的典型。

美团现在虽然财务数据好看了不少,但仅仅是因为没有给骑手买社保,一旦严格按照劳动法执行,美团的人力成本会大幅上涨,而每年的利润水平至少下降100亿。

如果不是靠着资本的输血,市值万亿的美团也将面临着揭不开锅,无米下饭的窘境。

这还是两家经过资本培育了若干年,已经茁壮成为中国行业巨头,甚至已经具备垄断地位的赛道领跑者,尚且如此!

这些公司早几年的困境呢?

其余那些尚未上市成功的公司呢?

只怕更是一片狼藉。

既然这些公司不赚钱,为什么资本还会不吝成本地投入,难道是做慈善吗?

为什么这些资本不投给大魔王和我们亲爱的粉丝们呢?

答案就是两个字: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本投资不赚钱的企业,理由是为了赚钱,听起来有点玄乎,但确实就是这样。

资本赚钱有两种主要形式:

  • 一种是投资的企业经营情况理想,资本享受分红;
  • 另一种是企业估值提升,甚至上市成功,资本享受企业市值的增长。

而在现实中,绝大部分的资本代言人们都会毫无疑问地选择后者,因为资本市场的钱,都是几十倍几百倍地赚,换成企业利润分红,可能动辄都要几百年才能赚得回来。

至于资本市场某家公司的股价如何才会大涨?

随便找一个网民都会告诉你:只要故事讲得好,什么价格都敢搞。

所以我们会发现资本在中国投资的领域,很少会涉及重资产行业或者已经稳健经营的行业,而是以轻资产,容易讲故事的行业为主。

很多人说资本在中国选择的都是高科技行业,这种言论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故作美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资本确实在国内投了部分科技企业,准确说应该是互联网企业。

比如现在的互联网巨头们,例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小米、拼多多、字节跳动,没有任何一家背后没有资本的身影。

但是这些企业并不是资本驱动的,除了京东最艰难的几年,这些企业离开了资本同样可以依靠自己的经营在市场存活下去,甚至壮大。

资本在其中的作用只不过是加快了这种成长的速度,更像是营养剂而不是续命针。

但即便这些企业,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企业,或许在IT领域这些公司都有着较高的技术力量和专利,但这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衍生产物而已,是企业不得不拥有的,而并不是资本投入的初心。

阿里巴巴的初心是什么?当个互联网上的二手贩子,把义乌小商品市场和汉正街搬到互联网上来。

仅此而已,不用想象的多么高尚和卓有远见。

如果还不明白,看一看现在最受资本欢迎的领域是什么?

奶茶。

谁能指鹿为马睁眼瞎地说这是高科技行业?水分子和水果颗粒搅拌混合提纯技术吗?

所以千万别把资本想象的多么美好和善良,它们不会在中国投入芯片制造,也不会投入高精工艺,更不会投入新药研发。

这些充斥着铜臭的金钱代言人,用唯利是图来形容毫不为过。

如果把这段时间在中国资本市场发生的点点滴滴,当成一幅巨大的拼图,每个独立而零乱的事件都当成其中一小块,其实不难发现,这次严厉的监管风暴背后就是剑指资本。

在早些年,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对资本的态度是欢迎的,当时整个社会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挣脱出来,亟需资本的帮助实现市场经济转型的加速,同时各行各业都百废俱兴,也期待资本的共舞。

在这种双赢的前提下,资本在中国市场度过了最快乐的日子。

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进展不断深化,尤其是在中美关系恶化之后,蓦然回首突然发现这些资本已经呼风唤雨,动机不纯,尾大不掉了。

这场资本即将迎来的寒冬,以大魔王的分析和判断,主要是三个原因引起。

  • 第一个原因,需要回到2020年说起。

张大奕和董花花的撕逼事件,其实说到底,这也只是天猫总裁蒋凡的私事,有损私德但也不必上纲上线。

但这件桃色事件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却非常耐人寻味,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网信办处罚新浪微博,理由是干扰传播秩序。

如果当一种力量,尤其是资本的力量,试图要控制舆论,甚至发声权的时候,很难不引起警惕。

尤其是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新浪微博、微信、今日头条远比新闻联播和电视节目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公信力。

  • 其次是资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制约。

这个说起来有点扣帽子的感觉,但其实就两个字:民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打工人的996,还是课外培训机构导致的全民焦虑感,客观上都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社会的前几十年,是在为消灭贫困,全民奔小康而奋斗,在这个阶段性目标实现之后,自然会有更高的追求和理想。

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巨头企业们,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引导了一种非常不好的社会风气。

利用财富和事业的焦虑感,压迫和压榨年轻人。

虽然看似只是你情我愿的用工关系,但实际上作为弱势的打工群体并没有太多的议价空间,这种远不符合现代社会用工秩序的行为,毫无疑问对中国最富有活力的人群造成了伤害,甚至衍生触发了很多社会现象。

同样的焦虑套路又用在孩子和父母身上。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面临的减速甚至枯竭,每一个年轻人,未成年人甚至新出生的婴幼儿,对于国家来说都是发展的动力。

玩过星际的朋友都知道,人口没有,还玩个屁?

所以高压的工作状态、子女教育的焦虑,甚至是买不起房的难题,都是国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连钱袋子房地产都惨遭打压,要知道中国GDP的持续腾飞,包括各个城市日新月异的基建,房地产行业可是功勋卓著。

即便如此,国家在发展面前还是挥泪斩马谡,这也才有了恒大、华夏幸福、碧桂园这些房企的困局。

这些房企好歹创造的绝大部分财富都留在了国内,而这些互联网巨头,这些被资本驱动的企业呢?绝大部分的财富都落到了资本手中,尤其是境外资本。

如果合法合规的市场行为倒也罢了,但是这种黄世仁、周扒皮似的攫取,不被严惩才怪。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资本在中国开始失控,典型特征是不服管,甚至谋划更多。

这个也不方便展开说,看看蚂蚁集团被暂停上市的前后过程,以及滴滴为什么现在落到一个里外不是人,身残志也残的结果,也就大概了解几分。

资本是不甘于就此落败,软银也好,高瓴也好,已经充斥中国社会,尤其是互联网的各个层面,每个角落。

但资本在中国,也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和不可缺少。

试想离开了资本,我们会怎么样?

没有微博,没有网购,没有团购,没有共享单车,没有滴滴……

或许会有些不习惯,会有些不方便,但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更糟。

但是对资本而言,如果不改变自己,在中国即将来临的这个冬天,一定会变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