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8月11日,在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海高新区、中新生态城联动创新区挂牌成立,创新区将在更大范围统筹更多资源为家试制度,将探索系统集中、综合配套的复制推广模式,并为申请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奠定基础。

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六年来,已累计实施487项制度创新措施,38项试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020年,天津自贸试验区用天津1%的面积创造了占14.76%的税收、46.3%的实际利用外资额、55.4%的境外中方协议对外投资额和近1/3的外贸进出口额。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企业主体数量快速上升,新增市场主体6707户,增长34.9%,注册资本1855.9亿元,增长12.2%。

而放眼国际,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以RCEP、中欧CAI、CPTPP等为代表的国际经贸规则正经历深刻复杂变化,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分销网络加速收缩重构。而在国内,我国自贸试验区达到21个,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将成为发展趋势。

天津滨海新区副区长尹晓峰介绍说,两个联动创新区将与现有三个片区通力合作、错位发展。同时,将在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通产业链、政策链、人才链和创新链,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最终将通过建设保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勇声介绍说,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区将通过在综保区内建立保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叠加自贸试验区、综保区、自创区优势,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检测等“保税+”业务模式,实现区内外联动,降低企业生产研发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中新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杨勇介绍说,创新区联动赋能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的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以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为载体,打造涵盖大数据汇聚、清洗加工、流通、应用等环节的数据交易生态系统。协同开展保税研发,围绕智能科技和生物医药等高研发投入的企业,采用与综合保税区联动等灵活方式建设保税研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