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江苏武进人徐昆中了举人,被授予金华知府一职,徐昆接到任命后马不停蹄地赶往金华上任。前任知府无能昏聩,贪赃枉法被革职查办,其积累不办的案件竟多达200多件。徐昆到任之后,目睹厚厚的积案,心中怒骂贪官害人,又为积案头疼不已。徐昆白天审案,晚上阅读卷宗,积案很快被一一审完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有一桩案子,却让徐昆沉思良久,迟迟难以决断。卷宗上是这样记录的:

汤溪县有一户姓郦的人家,家中有兄弟三人,都以务农为生。后来老大因病死去,家里太穷无法养活儿子,于是妻子冯氏带着8岁的儿子阿毛改嫁给邻村的财主魏友全(绰号魏七十)为妻。冯氏改嫁后,郦家人并未与她断绝往来,郦家的老二、老三经常轮流去魏家看望冯氏和侄子。

春节那天,郦老二让弟弟郦老三去魏家看望侄子。郦老三到了魏家之后,却没有发现侄子的踪影。郦老三大为惊骇,赶紧回家把情况告诉了二哥。郦老二怀疑侄子被魏家杀害了,于是赶紧去县衙报案,要求县令大人彻查魏友全。

郦老二刚到县衙门口,魏友全也来了,魏友全全身湿漉漉地,裤脚上还滴着水,青苔和水草粘在裤管上。魏友全也是来报案的,他哭着说冯氏母子二人不慎掉入池塘淹死了。郦老二听罢大惊,指责魏友全杀人灭口,又假报案情。

汤溪县令乔健接下了二人的状纸,随后带着仵作和衙役到池塘验尸。验尸完毕后,乔县令认为魏友全所言是真,冯氏母子的确是失足落水而死。郦老二诬陷控告魏友全,被杖责二十大板后押入大牢关押。

验尸那日,围观百姓多达数千人,冯氏母子死得不明不白,乔县令判得不清不楚。百姓们都为郦老二和冯氏母子鸣不平,纷纷争吵喧嚷。乔县令见状,派人弹压了闹事的百姓,让衙役把郦老二押回县衙大牢关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昆阅卷完毕,一股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冯氏母子死因不明,县令断案不明,既然是失足落水,为何仵作填写的尸格上没有详细说明?郦老二是一面之词,却被下了大狱。魏友全同样是一面之词,乔县令为何就认为他是对的呢?徐昆当即下令,让乔县令重新验尸。

乔县令却仍然坚持原判,他认为此案没有复查的理由。徐昆告诉乔县令:重新验尸是为了消除疑问,如果检验结果不是淹死,县衙重新改判就是了;如果真是淹死,那就判郦老二诬陷之罪。不管结果如何,确定死因方能显示公正。乔县令听罢,满口奉承徐知府说得对,他回去后就马上处理。乔县令说罢,拜辞而去。

乔县令离开后,徐昆认为此案在乔县令手中是查不出真相来的:一来乔县令不会认真去验尸重审,验尸结果如果不是淹死,他要承担误判的罪名;二来即使冯氏母子真是淹死那又如何?人死不能复生,活人只关心如何活得更好,何必去反复折腾?三来徐知府太年轻,刚到地方还不熟悉环境,乔县令在本地任官多年,嘴上虽然答应会好好办案,但究竟会不会认真落实还是一回事。

徐昆于是假扮成州府的官吏,假称奉了知府的命令到汤溪县清理户籍。徐昆经过调查得知,魏友全原本是个穷汉,后来不知何故发了一笔横财,一夜之间暴富起来了。魏友全买了十几块田地,又买了三进三出的院子,当起了小财主。魏友全是个不通情达理的凶恶之徒,他非常贪婪、残暴,自从冯氏改嫁过来后经常虐待冯氏和儿子。

至于冯氏母子之死,村里人的说法都不一样,但唯独就没有人说他们是失足淹死的。徐昆在村中逗留多日,询问了多个村民。后来牧童给他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魏友全有个哑巴女儿,系前妻所生,她的母亲宁氏一年前不知所踪,有村民猜测她已经被魏友全杀了,又或者被他卖去了外地的青楼。

徐昆得到这个重要线索,想办法把哑女叫到了他的住处,多方开导询问她。徐昆开导哑女多次,哑女却始终不肯说一句话。但问到哑女的母亲时,哑女便痛哭流涕,咿咿唔唔,似乎又怕又恨。徐昆安慰哑女,让她把实情说出来,他保证魏友全不敢把她怎么样。

哑女哭了很久,最后终于在徐昆面前扭动身体,用肢体向徐昆陈述她看到的情形。哑女先是用双手作出揉东西的样子,随后又用双手把东西放置在灶台上。徐昆不解其意,哑女又把手里揉的东西假装往嘴巴里塞,并且作出咀嚼的样子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坤问哑女,这食物是枣子、梨子还是鱼肉?哑女摇摇头,她又作出了磨米成粉,兑水揉面的动作。徐坤大致明白了,哑女又作出小孩乞食,食物倾倒母女惊慌逃窜,有人抓住小孩杀死,母亲呼号出门的样子。随后那人追出门去,用棍子打死孩子母亲的样子。

徐昆每问一句,哑女就认真作出一遍动作,就像跳傀儡戏一样,情态活灵活现。徐昆反复询问,对的地方她就点头,不对的地方她就摇头。最后哑女又用手指了指屋后,指着后院咿咿唔唔说个不停。徐昆让人拿来梯子爬上墙一看,发现墙外有一个大池塘,魏家的后门就在大池塘边上。哑女突然又指着远处魏家院子里围墙下的花坛……

徐昆已经明白了案子的经过,他心中欣喜不已,当即亮明身份让乔县令逮捕魏友全。魏友全被逮捕到案,徐昆问他为何要杀死冯氏母子,又把母子二人抛尸池塘?魏友全矢口否认,他说冯氏母子是失足掉入池塘淹死的,他家的后院开了后门就是池塘,冯氏带着儿子阿毛在池塘边上玩儿,阿毛不小心失足跌入塘中,冯氏见状跳下池塘救人,结果冯氏不会游泳,冯氏和阿毛挣扎几下就沉入了塘底。

片刻之后,邻居跑去告诉他冯氏和阿毛跌入了池塘,他急急忙忙来到后门边上看见池塘边上有冯氏和阿毛的鞋子各一只,当时就知道大事不好,于是没有脱衣服就跳下了池塘救人。可惜为时已晚,阿毛和冯氏被捞到时已经气息全无,尸体也变得僵硬了。

冯氏和阿毛双双溺亡,魏友全就顾不上换衣服就跑去县衙报案,此时恰好郦老二也来县衙报案。他没有目睹冯氏母子身亡的过程,却一口咬定是魏友全杀死了冯氏母子。乔县令让仵作验尸,证实冯氏母子是被淹死的,故而以诬告罪杖责郦老二并将他关入大牢。此案细节清楚,断案有据,他魏友全虽然救人不力,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杀死冯氏母子一说,绝对是无中生有。

徐昆见魏友全巧言善辩,暗想这恶徒果然狡猾无比。徐昆把哑女带上县衙大堂来,让她与魏友全对质。哑女把看到的一幕幕演示出来,围观的百姓都纷纷怒斥魏友全丧心病狂。

魏友全听罢却哈哈大笑,他说哑女是他的养女,哑女年纪尚幼,幼女之言如同玩笑,如何能当证据?再说哑女用身体表现看到的一幕,全凭人们主观臆想,这如何能做证据?此时坐在一边半天不吭声的乔县令开口了,他谦恭地对徐昆说:幼女心智不成熟,且又是一个哑巴,哑巴之言如鸟兽之言,若以此判定魏友全有罪是牵强的,只怕与律法不符,不如……

徐昆见状,狠狠拍了一下惊堂木,打断了乔县令的话,乔县令当即缓缓挺直身子靠在太师椅上,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徐昆假装没有看到,对魏友全说道:“本府就知道你不会轻易认罪,不过你今日难逃此劫,你罪恶昭彰,以命赎罪的时候到了!”

徐昆对魏友全说道:你的话里有一个漏洞,你说当邻居叫你回去救人时,来到池塘边上看到阿毛和冯氏的鞋子各有一只在池塘边上。你又说阿毛是意外失足落水的,阿毛若是意外失足落水,岸边有一只鞋子还算说得过去。但当时冯氏就在阿毛身边,孩子掉入水中她第一反应是跳入水中救人,根本来不及脱下鞋子,也没有必要脱下鞋子。

冯氏是跳入池塘中救人的,鞋子几乎不可能被岸边石头剐蹭弄掉一只鞋子。分明是你杀人之后伪造现场,故意脱下二人的鞋子放上去的。当然,如果冯氏的鞋子不稳,跳入水中前因为慌乱甩脱了鞋子,这也可以成为你脱罪的理由,毕竟没有人能完全确定那一幕究竟是怎样的。不过你的罪恶远不止如此,哑女的话你可以不认,但你家中的尸骨却不由得你不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昆说罢,让衙役押着魏友全来到魏家的后院里,百姓们纷纷过来围观。哑女哭着朝一堵围墙下的花坛指了指,又一边指着魏友全作出悲愤的神情。衙役们把花坛里的花连根拔掉,用锄头往下挖。结果从花坛底下挖出了两具白骨,一具白骨已经腐朽,另外一具白骨看上去埋了没多久。

白骨之下还挖出了一些衣服、首饰和头发,经过对白骨进行检验,发现白骨是两个女子所留。哑女看到其中保存得较为完好的衣服和发簪,又失声痛哭起来。经过邻居辨认,这具尸骨上的遗物是哑女母亲生前之物,尸骨就是哑女的母亲宁氏。另外一具尸骨年代较远,骨头已经部分腐朽,不过从土里挖出来了一根银簪,上面镌刻着“丽娇”二字。

丽娇是谁?徐昆走到乔县令面前对他说道:“乔县令对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吧?”乔县令脸色苍白如纸,腮帮子绑得紧紧的,他一句话也不说,瘫软在太师椅上。魏友全的情况更糟,这个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恶人,现在突然变得胆怯了,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落下来,他的身子瑟瑟发抖,舌头像打了结,说话已经不利索了。

魏友全不闭口不言,徐昆已经不需要他说了,徐昆说出了此案的来龙去脉:

十年前,魏友全还是一个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穷汉,但他是个不甘心就此穷苦一生的人。突然有一天,一个身份不简单的人让他帮忙办一件棘手的事情,酬金是1000两银子。这个任务是去杀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女人。魏友全果然杀死了女人,他不仅得到了1000两银子的酬金,还额外得到了一座三进三出的宅院,从此过起了小财主的安逸生活。

魏友全一夜暴富,却改不了他凶残贪婪的本性。一年前,魏友全的妻子宁氏突然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村民们都猜测说宁氏被魏友全杀了,又或者被他卖了。因为传言宁氏与表哥有染被魏友全发现了,魏友全是睚眦必报的人,宁氏不会有好下场的。后来魏友全娶了貌美守寡的冯氏进门,冯氏嫁给魏友全的条件是准许她带着阿毛进入魏家,免得阿毛被饿死在家里,魏友全答应了冯氏的条件。

冯氏和儿子阿毛来到魏家后,8岁大的阿毛是个活泼的孩子,喜欢弄一把小锄头在院子里东挖挖西挖挖。一天,阿毛和哑女在墙角上的花坛里用小锄头挖出了一枚银戒指,并把挖到戒指的事情告诉了冯氏。冯氏也很好奇,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围墙边查看。此时正巧魏友全回到家中,当他看到冯氏带着孩子在花坛边上指指点点时,猜忌心重的魏友全心里慌乱起来,认为冯氏和孩子们已经发现了他的秘密。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冯氏在厨房蒸粉饼,阿毛攀爬灶台伸手去拿粉饼,不料将炊具打翻,粉饼散落地上。假装醉酒的魏友全冲入厨房,抓住阿毛劈头盖脸地就打了七八个嘴巴,又把阿毛当场摔死。冯氏见状大声哭喊,魏友全假装说阿毛身上有鬼,不把他打死会给全家带来灾难。冯氏不相信魏友全的话,跑出门外去叫人来救治阿毛。

魏友全见状,冲出门去抓回冯氏,用擀面杖将她打死,随后他将冯氏母子尸体丢下池塘,为了伪造冯氏母子失足落水的假象,他分别脱下他们的一只鞋子放在池塘边上,又对下人威逼利诱,不准他们说出真相。若下人谁敢说出真相,就割掉谁的舌头。

魏友全没有想到的是,他作恶的过程被哑女看到了。魏友全杀人时,哑女躲在一边看得清楚真切,她目睹了母亲和冯氏母子被杀,暗暗记住了这些细节。魏友全原本也想杀了哑女,但他觉得哑女不会说话而且年纪还小,对他根本构不成威胁,于是没有下手。结果哑女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徐昆,又暗示他尸体埋在花坛里面。

徐昆说完,魏友全已经瘫软在地,如一滩烂泥。徐昆所言不差,魏友全就是杀人凶手。但事情还没完,徐昆转脸对乔县令说道:“乔县令,现在该轮到你来说说丽娇的故事了!”乔县令听罢长叹一声,说出了他与丽娇的往事:

十年前,乔县令还是个县丞,他办事机灵深得县令赏识,县令要升迁到外地当知府,极力举荐他当县令。乔县丞在城中有一个相好,是当地丽春院的头牌丽娇,乔县丞与丽娇私底下往来频繁,并许诺要娶她为妻。丽娇得知乔县丞要当县令后,要求乔县丞为她赎身并娶她为妻。

乔县丞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若娶了丽娇他的前途就毁了。丽娇不肯罢休,三番五次上门闹事,并且扬言要把他们之间的丑事抖露出去。乔县丞许诺给丽娇1000两银子赎身,不过赎身后她必须离开此地。丽娇先是答应,后来却反悔了,开口要1万两银子才肯罢休。乔县丞被纠缠不过,于是产生了杀人灭口的念头。

乔县丞有一远房表亲叫魏友全,此人是个光棍穷汉,平时乔县丞瞧不上他,但此时却想起他来。因为此人心狠手辣、做事果断,乔县丞便招魏友全入城,他写了一封信给丽娇,让丽娇去城外一座庄园找他,他已经准备了1万两银子的银票,丽娇必须一个人单独前往。魏友全埋伏在庄园里等待,丽娇拿着信找到庄园,她非但没有等来情郎乔县丞,反而遭到了魏友全的袭击,魏友全将她杀死埋在了庄园墙下的花坛里。后来乔县丞当上了县令,按照约定给魏友全1000两银子,并把那座庄园给了他。

当魏友全杀死冯氏母子后,乔县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把此案敷衍过去。谁曾想到知府徐昆是个认真的人,他亲自来到魏村走访,从哑女、村民嘴里问到了关键线索,把这些线索串起来分析,最终破解了这桩奇案。

此案真相大白,这是一桩案中案,连环案。魏友全连杀两任妻子,又牵连出10年前的一桩旧案。魏友全心狠手辣,乔县令与他沆瀣一气,充当他背后的靠山,这才让他如此胆大妄为。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徐昆知府从细节处破解了此案,逮住了两个穷凶极恶的凶手。

按照《大清律例·刑律》规定:魏友全罪大恶极,被判处斩首之刑,乔县令指使魏友全杀人,纵容包庇魏友全行凶作恶,经弹劾后被革职,并流放到边疆地区给披甲人为奴三年,刑满才准释放。哑女被徐昆收养为义女,魏友全家产由哑女继承。案子宣判之后,百姓们都称赞徐昆知府判得公道。

此案告诫后人:人生一世,当以善良为先,不可贪财害命,也不可贪色害命。乔县令知法犯法,为了前途杀人灭口。魏友全穷凶极恶,连续杀死三个女人,甚至连8岁的孩子都不放过。善恶到头终有报,最终二人种下恶种收获恶果,一人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另一人则身败名裂,人生从此黯淡无光。做人当行善事、做好人,否则下场必然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