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的人都话多;
不爱你的人都沉默。
胡彦斌出新歌了,歌名叫《已读不回》。
歌词里写道:
“如果爱情可以直言不讳,又何必,卑微于已读不回;
如果爱情可以势均力敌,又何必,结局扑朔迷离。”
是啊,如果感情里可以彼此无碍的袒露心扉,何必在乎一两条信息是否被看见。
如果我们是彼此确信的双向奔赴,又怎么会草率收场。
有时候,我们执着于一扇注定不会开的门。
可其实,不回复本身就是一种回复。
而我们早就知道,只是一直不敢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答案:
“原来他,没有那么在乎我。”
微信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
“是否赞成推出已读功能?”
出人意料的,大多数人选择了不赞成。
甚至有人直言:
“如果微信推出已读功能,就直接卸载。”
说到底,我们对自己发出的信息是否被看见真的一无所知吗?
恰恰相反,其中90%的信息,我们都能感知到对方是否看见。
可为什么我们就是不愿意承认对方“已读不回”呢?
因为没有确定,就仍然还有幻想。
就像在滔天巨浪之下,抓紧一根稻草,明明毫无用处,却依旧幻想自己会得救。
你删除过微信的聊天对话框吗?
我见别人删除过,前一两条信息发出,渺无音讯。
内心还在为对方找借口,或许在休息,或许在忙,或许没点开微信。
于是接着给对方发去消息,一条接一条。
最后自己的消息填满了整个对话框,对方却仍旧停留在那个不咸不淡的“嗯”。
后来终于接受对方“已读不回”的事实。
再看自己发的那些信息,那些对话框,就像一把把小刀在卑微的自己身上凌迟,坐立难安。
撤回已经来不及,于是一条条删除掉。
对,谁都明白这是自欺欺人,可是看着删除过后的对话框,
总有种你我势均力敌的感觉。
然而,我们是在最后才发现对方没有回应的吗?
其实不是,在前一两条信息发出之时,甚至之前,
我们就已经预感到对方不会有回应了,不是吗?
当我们给一个人发信息时,对一个人释放好感时,追求一个人,挽留一个人时;
我们是能感觉到对方会不会回应的,只是不愿意承认,结果三番四次被伤了,才学会死心。
其实没人真的傻,只是想等等,等对方看向自己。
可没有双向奔赴的爱情,终究是真心用错了地方,毫无价值。
《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里,有个场景我印象深刻:
女孩吉吉渴望爱情,在酒吧被搭讪后,一直等待着男人打电话给自己。
可是尽管她不断地放低自己,男人却依旧不停放她鸽子。
她还给对方找了许多理由:也许他有事,也许他遇见了什么意外。
可是酒吧经理艾利克斯的一席话,戳破了她的幻想:
“如果一个男人没联系你,他就是不想联系你;
如果他看起来对你毫不在意,那么他就是真的毫不在意你。”
说真的,酷一点吧。
既然对方没有回复你的消息,就别惯着,不要再发了。
真正喜欢你的人,不会忽略你,真正的感情,也压抑不住。
就像你忍不住一条一条的给他发消息一样,
如果他真的喜欢你,只会比你话多。
告别卑微的最有效途径,便是坦然。
爱情里不该有卑微者,那些需要靠卑微来维持的,也不叫爱情。
真的希望你坦然一点。
不在对方不回应之后,继续狂轰乱炸;
在对方不回应之后,赌气似的也不说话。
坚持自己的做事方式。
对应该冷淡的人冷淡,应该热情的人热情;
可以做第一个开口的人,也能做最后一个回复的人,并且内心毫无涟漪。
这是真正的坦然。
已读不回,就不要再纠结了。
你会遇到真正喜欢你的人,到时候你就会发现:
真的会有人,爱你的话说千百遍,都不会腻。
他会来的,等等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