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0-24时,扬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8例,本轮疫情已累计报告394例。近一周来,每日新增均在30例以上,扬州面临较大的疫情防控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9日24时,扬州确诊病例中已出现26例重型、6例危重型,重症总数占全国一半以上,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关专家认为,老年人成为本轮疫情中的高危群体值得关注,既折射了疫情防控举措的不足,更需要尽快提档升级。

重症多与高龄有关

扬州本轮疫情的起点是毛某宁(64岁)。7月21日,她从南京居住地到扬州后,未按照防疫要求主动向社区报告南京旅居史,7天内频繁出入棋牌室。在人多、密闭的空间里,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蔓延,让一众老年人“中招”。

截至8月9日晚已公布的346例病例详情中,60岁以上老年人共有170余人,占比超过一半,年龄最大的89岁。其中重症、危重症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

“德尔塔毒株传染性强、治疗时间长、容易发展成重症。”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说,老年人体质本来就比较弱,再加上大多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一旦感染就容易发展为重症。

据了解,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率偏低,也是重症高发的原因之一。“许多老年人本身患有的基础疾病,就是接种疫苗的禁忌症。”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吴峰说。

截至7月22日,扬州市累计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450多万剂次,其中18岁-59岁人群接种覆盖率超70%,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尚未达到40%。根据扬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地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6.01%,高于全国18.7%的平均水平。

从防到控,都存难点

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德尔塔毒株不仅难防,而且难控。发生在老年群体中,给各项工作都带来了更大挑战。

扬州正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记者在部分核酸采样点看到,仍有少数老人未正确佩戴口罩,有的采样后不遵守指引,擅自进入封闭区域;在一些封控小区内,有的老人在下楼活动时也不佩戴口罩;不少老年人节省惯了,不勤换口罩,不用流水洗手,不用肥皂消毒,这都是风险隐患……

疫情发生后的流调、隔离等方面,也存在难点。老年人记忆力差、防备心强、口音重,影响流调速度和精度,给准确摸排密接、次密接群体造成阻碍。一些老年患者发现时间较晚,很快就发展成重症。

8月8日起,扬州防疫管控再次升级,封闭管理小区严格实行“足不出户”,封控管理小区每户每3至5天限1人外出采购。一些处于中高风险小区的老年人,还面临着生活上的难题。文峰街道三里桥社区党委书记林勇告诉记者,老年人中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低,很多老人对网购、绿码等不熟悉,更需要关爱和保障。

据了解,部分居家养老服务暂停给老人带来不便,有些老人因子女被隔离无法得到及时照料。目前,扬州当地的民政部门、社区和志愿者积极开展代购、代送等服务,部分社区会每天为老年人送菜上门解决吃饭难题。

全力救治,全力保障

“由于本次疫情确诊病例老年人占比很高,给医疗救治带来不小的挑战。”江苏省卫健委副主任周明浩表示,前期所有确诊病例已转至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接受救治。对老年患者,江苏省卫健委高度重视基础疾病和合并疾病的治疗,强调“一人一策”,形成最合适的治疗方案,采取一切手段全力救治患者,防止轻症转重,重症转危。

8月5日起,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始收治首批患者。截至9日24时,该院已收治病例187例。其中轻型55例,普通型124例,重型8例。目前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疫情防控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头等大事,江苏举全省之力协同抗疫。江苏省卫健委统筹全省医疗资源,截至8日24时,共调派4000余人支援扬州疫情处置工作。其中,已有8支医疗队653名医务人员进驻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截至目前,三院已投入使用床位435张;已启动4号楼改造工作,计划在一周内完成,预计增加床位75张;我们还在有序推进第二定点救治医院和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康复医院的改造准备工作。”王劲松介绍。

除了全力救治,扬州的各项抗疫举措也在积极进行适老化升级。

8月8日开展的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中,各采样点已经开始为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记者在梅岭街道锦旺社区核酸采样点看到,社区干部安排工作人员引领行动不便、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在瘦西湖西门核酸采样点,社区提前给老年人发放检测凭条,提高绿色通道的通行效率。

受访专家表示,扬州的疫情为老龄化社会防控疫情敲响警钟。短期看,高龄者的集中隔离如何兼顾人性化和防疫需求?长远看,如何制度化补短板防止老年人成为易感人群?老龄化城市和社区如何完善疫情防控机制?……都成为亟待破解的问题。

记者:蒋芳、朱程

编辑:朱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