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疫情防控成为了社会首要议题,然而配合疫情防控的科普工作面临网络科普内容庞杂化、碎片化且真实性、专业性难以辨别,科学流言、谣言传播速度快且辟谣效率低,科普被当作博关注、引流量的幌子和工具等现实问题。与此同时,作为重要基层科普阵地的社区科普工作也存在问题,一是线下科普工作囿于疫情防控措施处于暂时停滞状态,二是线上科普工作未能形成长效机制。因此,亟须通过科学规范的创新科普实践来向公众有效输送准确的科普知识,并在疫情防控常态下落实好基层科普工作。

1.文献回顾

在现有的社区科普创新实践相关研究中,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对社区科普的公众参与度、意愿度、需求度和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基于科普网站、微信平台、网络问答等进行的基层科普实践分析及社区科普工作模式探讨等方面。

陈晶认为当前社区科普工作中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不同地区社区科普工作发展不平衡;二是科普内容单调、手段滞后;三是社区科普人员的能力建设需要提升,包括重视程度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人员缺少、奖励机制缺乏等;四是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没有充分整合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社会力量、科普场所设施及周边基地资源等[2]。张楠认为,疫情期间应急科普涌现出更多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呈现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齐头并进、融合发展的趋势[3]。周一扬提出了新媒体时代的两个特点:用户即信息源和公众主动获取信息[4]。陈婉姬提出,感知科学知识价值、感知社区科普活动的功能性及娱乐性价值、社会规范和社区认同可以正向显著预测居民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的行为意愿,感知社区科普活动的社交价值负向显著影响居民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的行为意愿[5]。杜成龙对社区科普提出了更新科普理念,创新科普内容和手段;重视社区科普建设,完善社区科普网络;加强科普硬件建设,夯实社区科普基础;多方筹措科普资金,拓宽科普经费渠道;培养引进人才,强化社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6]。

目前学者开展的相关研究各有侧重,但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社区科普如何进一步对标新要求鲜有研究。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社区科普实践进行剖析,引发全社会更为广泛的思考和探索。

2.疫情防控常态化对社区科普工作的新挑战、新需求

在全球疫情不断加速蔓延态势下,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北京疫情防控在短期内完全结束是不可能的,很有可能较长时期处于疫情防控的状态,这是由首都疫情防控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所决定的[7]。

基于社区活动的实际需要,传统的社区科普工作多以线下为主,科普讲座、互动体验课程、科普游学、科普实践等活动均采取面对面互动形式,从而更有效地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社区科普的组织与管理,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的高度配合,但受疫情影响,社区工作人员大都投身社区防疫一线,并且按照防疫要求,聚集性科普活动均无法开展。与此同时,社区居民对应急科普却呈现出较高的需求。这是社区科普面临的全新挑战,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做好社区科普工作,成为广大科普工作者要研究、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

2.1社区受众的防疫科普需求凸显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广大民众无所适从、茫然又焦虑,从而对应急科普的需求剧增,人们需要权威、科学、客观的疫情及防控知识普及,专业科普人员的第一时间发声对疫情防控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社区科普工作产生了促进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而在此次战疫中,应急科普的助力作用也十分突出。各方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向公众普及“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毒利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疫情期间居家营养膳食指南”等科学、权威的疫情相关知识,减少和缓解公众对疫情的恐慌,引导公众掌握科学有效的防控办法、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避免或减缓恐慌、消极等负面情绪。越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社区科普工作越不能缺位,科普的社会价值越应凸显。同时,为达成我国国民群体免疫的防控目标,社区对疫苗接种等科普知识仍有较强的实际需要,通过权威、有效地科普打消社区居民因网络误读和各种不实信息而产生的接种顾虑,共筑免疫屏障。

2.2社区科普力量的社会责任陡增

此次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在大灾大难面前,无人能置身事外,各行各业都在体现着责任和担当。科普工作的各方力量也同样需要有一个有效平台来履行社会责任。因此,秉承“用户思维、需求导向”的互联网思维,在做好普适性科普教育及科普服务推送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开展精准化科普教育新模式——“云科普”应运而生。网络直播、移动平台、广播电视专栏等新媒体形式的运用,构建了全方位的传播渠道,力求传播科学精神、讲好科普故事,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把社区科普做精、做专、做细、做实。

2.3社区科普的新形式亟待探索

近年来北京市科技进修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开展的社区科普实践显示,目前积极参加社区科普活动的居民普遍为“一老一小”(60岁以上、7岁以下)群体,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线下的社区科普活动举办的时间多以工作日为主,学生上学、年轻人上班导致基本上都无法参加社区科普活动,即使是非工作日开展活动,参加的人员变化也不明显,中青年的刚需性社会活动挤占了业余时间;二是现代人对手机过度依赖,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研究发现,每个人每天平均要查看手机85次( 台湾东森新闻网2016年1月12日报道 )。 年轻人更愿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快速浏览信息,而不愿意花整块时间和精力去参加社区科普活动。因此,要扩大社区科普受众范围,并使更多居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也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创新科普形式、强化紧跟时代要求的内容就迫在眉睫了。

3.社区科普工作创新实践与成效

作为北京市科协直属事业单位,学院长期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农民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自2015年起面向社区居民以“北京市社区科普大学建设项目”为抓手,在全市各区、街道、社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广获好评,每年进社区举办专题科普知识讲座、科普互动体验课、科普研学活动150场左右,受益人数近5000人次。

2020年,受疫情影响无法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面对社区强烈的科普需求,项目团队不等不靠、第一时间探索转换社区科普形式并进行创新实践,取得了远高于预期的科普成效,科普广播受众超百万人次、科普直播课程万人参与,公众反响热烈。

3.1实践举措与经验提炼

3.1.1“科普云课堂”

线下社区科普模式下,新媒体的应用并不广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区科普对新媒体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学院在无前期积累的情况下,调动全院人力、物力,组建专业项目团队、搭建直播间、完善流程把控等,开展了一系列线上应急科普课程及活动,积极推广“科普云课堂”直播课,努力打造2020年首都社区科普的新亮点。

(1)做好科普公益直播课的顶层架构和直播细节性全流程设计

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和民众迫切的防疫科普需求,学院秉承“以人为本、科学至上”的原则,打破围墙和地域限制,第一时间向首都居民传递“有温度”的科普。在直播课程方案设计与开发、课程质量与效果保障、直播全流程设计等方面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反复召开项目研发论证会,在系列课程构建过程中既关注课程的深度又关注课程的广度,做好课程的横向衔接与纵向延展,以“民需”为导向,在突出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按需定制个性化的科普课程设计,如老年人防骗、营养健康、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合理用药、慢病防治、家庭生活小妙招、应急科普等内容,让课程建设有实实在在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直播过程中,设计穿插“你问我答”“问答有礼”“跟我一起做”等互动环节,有效提升居民的参与度和听课热情。晚间直播、课后回看、央视频“医路有你”栏目同步播出等多渠道传播矩阵的设计,赋予了线上科普“温度”,有效提升了传播效果。

(2)以受众视角来设计、搭建直播间

项目团队为保障节目效果,在直播间的设计与搭建、美工与布景、物品选配和摆放、专业设备配置等方面不仅考虑了节目录制的专业技术需要,更将受众需求作为重要考量指标,以受众视角来感受直播间的氛围和视觉舒适度。同时,充分考虑了直播间风格的可调性,保证风格可以随着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变化而调整,如访谈类、授课类、展示分享类、表演类等节目均可以在直播间找到对应的风格从而完成任意切换。此外,各场景选取的静态直播背景墙虽然比虚拟背景投入大、人工耗时多,但受众视觉效果好,不会出现图像抖动、“抠透”或“蓝边”等现象,特别是面向社区居民群体时,受众体验更为重要,要能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3)科普专家的直播场景适应性训练

学院的科普专家团队主要来源于各专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从业人员。他们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所属行业的佼佼者,经过长期下社区讲科普,不断积累、提高,成长为深受广大居民欢迎的科普专家。但做直播,一方面,专家有各方面的顾虑,另一方面,面对镜头的紧张感也使专家不能轻松自如的展现和互动。因此,先期要对授课专家进行专业、系统的适应性训练和演练,使专家能够从容面对镜头,用不失科学性的百姓语言与屏幕外的居民交流、解惑、传播科学知识。

(4)打造专业化的制作团队

一场百姓喜爱的科普直播课,需要有专业的科普人来全程实现。从多平台的测试与甄选、节目选题策划、专家遴选、文案撰写、互动环节设置、助教支持服务、直播流程脚本设计、导播执行、宣传海报设计、外联沟通等全流程各环节都要有专门人员来完成,学院历时150天完成了整个制作流程的设计和团队的组建,并经过19场直播实践的反复磨合,打造了一支成熟、专业的制作团队,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科普新模式提供了人才保障。

3.1.2“科普空中课堂”

科普要具备普惠性,要能覆盖社区的各类受众。有一些社区老人因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还有一些视力有缺陷的残障失能人群不能通过上网、看电视、用智能手机等方式接收科普知识或科普信息,他们获取科普信息的渠道有限、但又渴望跟上时代的步伐,官方的广播媒体是他们长期信赖的信息来源,因此通过广播节目开展科普教育能有效地服务这部分人群,充分体现科普的公益性、普惠性。

学院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开通“科普空中课堂”,通过10期专栏节目和36期科普微广播剧,以破除谣言为目的,经过精巧的设计,定时定点将权威的科学知识以生动、风趣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听众,如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汪冰围绕《疫情期间居家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接受了访谈并与大家开展热烈讨论等,在疫情期间引发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有效地解决了科普工作覆盖范围不够、科普形式单一等问题,让老年人或失能人群及时了解科普动向及科普信息,为科学防疫助力、为应急科普助力。

3.2社会反响与科普成效

通过一年的上述创新实践,学院为首都社区科普探寻了更多的开展社区科普的模式,积累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线上线下双联动的长效工作经验,为首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成效显著。

3.2.1助力科学战“疫”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8]。科技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同时,还积极为“科普”发声,结合疫情防控的形势和实际工作以及公众关注的热点内容和事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大众传媒向公众普及新冠疫情的相关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情况、充分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控的科学方法,针对网络出现的各种科学流言、疫情相关的谣言进行科学、权威的解读分析,及时疏导公众对疫情的恐慌情绪,用科学和事实粉碎谣言,社区居民在直播间中留言的高频词是“收获”“信心”“远离谣言”等,科学、理性的科普有效助力了疫情防控。

3.2.2有效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浓厚氛围

社区科普工作的成效,不仅体现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全民的科学素质,更要通过提高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和参与度来营造全民科普的浓厚氛围。在线下通过实实在在地参与现场活动相对容易真切地感受和融入社区科普。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线下活动受限时,高质量的直播课和广播专栏、微广播剧也能达到互动、参与、引领思考的作用。如直播课过程中的专家答疑、互动抽奖、观众留言等,大大提升了科普节目的受众粘度,不仅让居民在直播过程中舍不得下线,更培养了一批“铁粉”每周固定时间带动亲朋好友进入直播间来学知识,把看科普直播当成了不出门的社会活动。通过科普新实践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浓厚科学氛围,为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助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4.结论与建议

社区科普是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在繁杂的社区工作中,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需要基层科普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和实践积累。一方面,因为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人们的卫生习惯及防控意识不断强化,同时回避聚集性活动和保持一米社交距离,已然化风成俗;另一方面,从当前社区居民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社区资源的不断涌入和汇聚等多方面因素也显现出,单一的科普形式已不能满足社区的实际需要,居民既要通过线下活动融入社会、交流情感,又要通过线上平台随时随地快捷获取所需资源。同样,社区工作者既要通过现场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社区氛围、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又要通过线上平台提升社区科普效能。因此,线上线下双联动已成为社区科普工作的新常态。通过对学院多年线下社区科普讲座、互动体验课及科普研学活动经验和2020年的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社区科普直播课、电台广播专栏、微广播剧等新实践的总结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

4.1加强新媒体运作制度建设,保障社区科普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健全制度是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保障。特别是新媒体运作,在各环节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后续的规范化就需要完善的制度进行保证。如制定新媒体信息与资源发布、传播、交流及反馈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制定品牌、监控管理及隐私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等。特别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宣传舆论阵地管理,加强网络舆论监管”要求,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监管制度务必要落到实处,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组织开展新媒体科普的政治纪律要求。

4.2开放做科普,将优质社会资源和力量引入社区

由于社区事务繁杂、科普工作力量有限,特别是利用新媒体做科普存在一定的实际操作困难,因此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要开放做科普。市区科协可以通过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利用云计算、推荐引擎、社交网络推荐算法和协同滤波推荐等技术,建立基于科普受众兴趣偏好轨迹的精准分析模型,挖掘受众偏好和需求,为社区提供实时、精准的科普信息,提升传播精准性。组织各方亦可借助信息传播营销服务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移动APP等新媒体发布信息,拓宽传播渠道,提高信息曝光率和科普传播影响力。

4.3提升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和科普能力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社区科普需求多元化态势日趋明显,这对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科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线上科普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对社区科普工作的研究和综合分析能力、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对科学流言的辨别能力等。市区科协组织开展针对性强的专项培训是提升这些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加强社区工作者的新媒体知识培训与实践,强化网络思维,提升新媒体运作能力和水平,让权威的科普知识和资源以生动、有趣的姿态走到社区各年龄层受众中去。

4.4更大发挥社区能人在线上科普中的作用

社区在长期科普实践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又专业又热心社区事务并受居民喜爱的社区能人,在线下的科普活动组织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线上线下双联动的科普新模式下,更要调动广大社区能人参与直播课程选题、发掘活动创意、组织动员宣传、信息传播等环节,既能感染、带动身边人,又畅通了社区能人发光发热、服务社会的渠道。

责任编辑:张旸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4-01]. http://www.12371.cn/2020/09/08/ARTI1599538427308431.shtml.

[2] 陈晶.共建共享模式的社区科普建设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31):206-208.

[3] 张楠,潘琳,周荣庭.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社区应急科普机制研究[J].科普研究,2020,15(05):15-22+107.

[4] 周一杨.网络问答社区科普质量评价研究——以“知乎”为例[J].青年记者,2021(06):60-62.

[5] 陈婉姬,李莹,宿湘林,等.公众参与社区科普活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科普研究,2021,16(02):59-67+110.

[6] 杜成龙.加强城镇社区科普建设的实践探索——以烟台市为例[J].学会,2019(04):60-64.

[7] 徐和建.在第72场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首都疫情形势[EB/OL].[2021-04-01].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0406/c14739-31662627.html.

[8]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1-04-02]. http://www.dangjian.com/shouye/tuijianqu/xuexiguance/zhongyaojianghua/202009/t20200917_5791606.shtml.

作者简介:

李学凤,女,硕士,高级经济师,北京市科技进修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科普人才、继续教育等。*通讯作者。

王潇,女,本科,中级经济师,北京市科技进修学院项目负责人,研究方向为社区科普、教育培训等。

本文为《今日科苑》2021年第5期文章,转载需注明作者单位。

转载请联系邮箱:jrkybjb@cnais.org.cn

《今日科苑》投稿地址:modsci.cnais.org.cn

邮发代号:18-26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

电话:010-6857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