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参保人缴费的积极性,体现了养老保险多方筹集的资金的一种渠道和方式,是养老保险缴费方式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具体表现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的制度设计安排,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主要是以统筹账户为主,个人账户为辅,最开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比例只有4%,后来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除了个人缴纳的4%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以外,单位缴案部分还要划入部分,高峰时个人账户的比例达到了11%。由于当时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摸着石头过河,允许各个地方进行探索和创新,直到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才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根据国发(1997)26号文件的精神,国务院后来又出台了关于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将按照个人缴费逐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方式,将个人缴费比例最终提升到8个百分点。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是8%的来源。根据国发(1997)26号文件的规定精神,劳动部办公厅印发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该办法的规定,职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资收入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月平均工资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计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这个规定就是今天计算缴费指数工资的政策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比,其实统筹账户只是为养老保险基金贡献缴费收入,但是统筹账户对于我们的养老金不会产生影响,真正对养老金产生的影响的主要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来综合计算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就会越高,今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虽然在养老金计算中,基础养老金主要和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有关系,而且基础养老金会远远高于个人账户养老金。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也是缴费基数高低,缴费年限长短最直接的反映。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不但养老金基数会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越高。

个人账户的来源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缴纳的本金,二是个人账户本金所产生的资金记账利率。这个资金的记账利率和银行的利息是完全不同的。记账利率的计算包括了年度计算法和月积计算法两种方式,利息按每年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一般都会远远高于同期银行的利息,利息的高低除了和计入个人账户本金的高低有关系以外,也和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有关系,所以每年的利息收益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账户的钱,是整个社保基金中永远属于个人的钱,虽然是属于个人的钱,但这个钱个人是不能提前支取的,只有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办理退休后,作为养老金的一部分按月支取,或是不符合法定的退休条件以后,因为无法办理退休时一次性申请支取,参保人死亡以后其个人账户资金可以继承。

综上所述,职工养老保险之所以要建立个人账户,主要体现的是养老保险是由多方筹集的方式之一,以此作为激励,鼓励个人多缴费、长缴费;也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在养老保险缴费原则和分配方式中的具体体现。个人账户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越高,今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