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塞拜疆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人口1012万,属于伊斯兰教什叶派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阿塞拜疆的货币马纳特以欧元为模型,看起来很像欧元纸币,有类似的尺寸、颜色和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在伊朗的阿塞拜疆人比阿塞拜疆还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阿塞(Azer)的意思是 “火”,这源于数千年前生活在阿塞拜疆的人们对波斯拜火教的崇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泥火山之国。阿塞拜疆的泥火山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国家都多,大约350座泥火山,因此阿塞拜疆有时被称为 “世界泥火山之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老人们都满口大金牙。在阿塞拜疆的老一代人中,金色的、闪闪发光的笑容是一种常见的景象。对他们来说,大金牙取代烂牙是一种时髦,也是一个储蓄账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 千年历史古城纳夫塔兰市是石油浴的圣地,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慕名前来。石油浴具有消炎止痛、扩张血管、促进新陈代谢和加快伤口愈合等医疗作用的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 1918年,阿塞拜疆是第一个宣布自己为民主和世俗的伊斯兰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 当吃饭时有剩余的面包,阿塞拜疆人可能就会把它挂在树上。在阿塞拜疆,面包被认为是神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 1823年,世界上第一家石蜡厂在巴库建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 苏联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空调厂于1970年在巴库开始运营。古巴是巴库空调的最大买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 穆斯林世界的第一部歌剧在巴库上演。1908年的《莱利和马吉农》,由乌泽耶尔-哈吉贝尤夫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 诺贝尔家族通过在阿塞拜疆挖掘石油和进行贸易赚了第一桶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3. 高加索这个词今天被用来指代 “白人”,这个词起源于几个世纪前居住在阿塞拜疆的阿尔巴尼亚高加索人。

德国人类学家弗里德里希-布卢门巴赫根据智人的身体特征将智人分为五个群体:"黄色 "蒙古人种、"红色 "美洲人种、"棕色 "马来亚人种、"黑色 "埃塞俄比亚人种和 "白色 "高加索人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 阿塞拜疆文化以其民间传说和迷信的历史而闻名,如“不要在晚上借钱”,“如果你遇到一个带着空桶的人,你就注定要遭遇不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阿塞拜疆境内的领土,但主要由亚美尼亚族组成)是一个内陆地区,成为阿塞拜疆和邻国亚美尼亚之间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 好客是阿塞拜疆民族文化的宝贵特征。即使超出主人的承受能力,也会向客人提供食物和住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 克拉玛依油田是阿塞拜疆族专家帮助中国建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 巴库是世界上第一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 茶是阿塞拜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水总是与糖果一起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 早在1901年,在阿拉伯半岛还没有开采石油以前,阿塞拜疆生产了世界上一半的石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奥米德

希望大家可以补充评论、点赞和收藏

我们下期内容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