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甄嬛怀孕回宫,风光无限,皇帝甚至要以半幅皇后仪仗去接她,这样的隆重,几乎已经把甄嬛捧成副后。就连当年盛极一时的华妃,也不曾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仅令皇后惶恐不已,更让太后感到震惊不安。无论如何,她不会让乌拉那拉氏家族的后位拱手让人。而目前甄嬛却是最大的威胁。

最可怕的是,宜修没有嫡子,而甄嬛又是怀孕回宫,一旦生下皇子,以她今日的荣宠,她的儿子被皇帝立为太子几乎是毫无悬念的事。

所以,太后绝不会坐等这种事发生。形势严峻,看来,她要亲自出手了!甄嬛不除,后患无穷。

1、扑朔迷离的鹅卵石事件

甄嬛回宫后,曾经历过一次非常凶险的事故,那就是“鹅卵石事件”,有人在她的必经之路上偷换了鹅卵石,害的甄嬛差点从轿撵上摔落下来。一旦摔下来,甄嬛肚子里的孩子必定不保。弄不好,还会造成流产血崩、一尸两命。

可见其凶手用心之险恶,手段之歹毒。

然而,事过之后,甄嬛的态度却一反常态的“淡定”,她竟然阻止皇帝去追查幕后真凶。要知道,甄嬛可一贯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为何这次却如此“宽豁大度”呢?很显然,甄嬛已经隐隐猜出了幕后黑手是谁,她不是不想查,而是惹不起。

原著中,这个情节更为复杂,所谓的“尾月燕冲月”,并不是指甄嬛,而是宫中另一个怀孕的嫔妃——徐燕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后忌惮徐燕宜有孕,因此才与安陵容设计了一出“危月燕冲月”的不祥之兆,将怀孕的徐燕宜禁足在“玉照宫”。徐燕宜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皇后料定,只需把徐燕宜禁足几个月她自己便会流产的。

然而,恰在此时,甄嬛也怀孕回宫了,宫中一下子出现了两位怀孕的嫔妃,倒让皇后首尾难顾、一筹莫展。甄嬛正得盛宠,与原本不得宠、却侥幸怀孕的徐燕宜不同,甄嬛一旦有个“闪失”,皇帝是一定会出手干预并下令追查的。所以,此时的皇后并不敢擅自动甄嬛,除非有人给她“撑腰壮胆”…

于是乎,就有了后来的鹅卵石事件,当时的眉庄恰好在现场,也被吓得不轻。回到甄嬛宫中,姐妹俩开始认真分析此次事故并得出结论:这绝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人为。

原著原文如下:(为方便大家阅读,我把原著原文里的人称与人名改成电视剧里的人称与人名了,基本情节不变。)

眉庄屏息片刻,慢里斯条道:“我疑心皇后自然有我的道理,方才出事的地方你可记得是哪里?”

甄嬛沉吟:“是玉照宫附近。”眉庄点头,凝视于甄嬛:“你应该知道徐燕宜为何被禁足。”
“危月燕冲月”。甄嬛微一沉思,瞬间明白过来:“若我在她宫门前出事,一来可以说是被徐燕宜所冲才出事。而月主太后与皇后,我若出事便是有主月之兆。皇后健在,我有主月之兆便是大不敬。别说太后,便是皇上也容不得我,这是其二;其三便是徐燕宜已冲撞了太后与皇后,若再危及我与腹中之子,便是祸害皇嗣,那么皇上再不会容她了,即便她有所出,那孩子也会被皇上厌弃。如此一箭三雕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眉庄接口道:“如此一箭三雕之事,除了皇后的城府,还有谁能想得出来?”

是的,眉庄说得没错,如此一箭三雕的手段,很像是出自皇后之手,但她忘了,还有一个人比皇后更老谋深算,手段高明,那个人就是太后。

大家千万别以为甄嬛怀的是皇帝的骨肉,太后就不忍心下手。实际上,华妃那四个月的男孩胎死腹中,正是出自太后与皇后之手。当然,那也是皇帝授意的。

而端妃、敬妃不孕,也是太后默许皇后操作经营的。很多时候,皇后其实也只是太后与皇帝的背锅侠和替罪羊,不过是被动执行皇帝与太后的命令罢了。

2、太后自知“养虎成患”,欲亡羊补牢

其实,太后当初在甘露寺保护甄嬛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原本,太后想利用甄嬛来震慑宜修,让甄嬛活着,宜修就会有所忌惮,因为酷似纯元的甄嬛是最有潜力取代宜修成为皇后的人。一旦她生下皇子,更是如虎添翼,一发而不可挡。

太后在甘露寺豢养甄嬛,就相当于把一只老虎关在笼子里,一旦宜修不受控制想炸毛,太后就可以设法接回甄嬛,让甄嬛这只老虎来制衡宜修。这就是帝王之家“借力打力的制衡之术”。

然而,令太后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甄嬛在甘露寺也不老实,居然还能给她来个“宫外孕”。太后本身根本就不相信甄嬛怀的是皇帝的骨肉。可是,皇帝却深信不疑,这让太后感到颇为棘手。

如果操之过急或处理不当,很可能因此伤了母子感情却于事无补。所以,她也只能顺水推舟,让皇帝先把甄嬛从甘露寺接回来,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更容易对付一些。

尽管太后在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愤怒,可最终还是忍不住当面将甄嬛的阴谋揭穿。甄嬛来向太后请安时,太后正在喝药漱口,甄嬛见状,忙趋身上前把痰盂捧上去接着。

太后道:“服侍人的功夫倒见长了。难怪去了甘露寺那么久还能叫皇帝念念不忘,还怀上了龙胎,倒是哀家对你掉以轻心了。”

一句“掉以轻心”足以将太后内心的懊悔与愤怒暴露无遗。太后言下之意是:都怪自己的防患措施不到位,以至于让甄嬛有机可乘,钻了空子。早知今日,当初就该毫不手软地杀了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甄嬛听得太后语气不善,刚要分辩。太后浑浊的目光骤然变得锐利而清明,冷然道:“一别数年,你倒学会了狐媚惑主那一套!……你当日执意离宫修行,为了家族之情,也为了先皇后,你连初生的女儿都可以撇下,如今怎么还肯与皇帝重修旧好,还有了孩子?”

太后的话一针见血,她根本不相信甄嬛肯与皇帝重修旧好,她此次设计回宫,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和阴谋。皇帝当局者迷,或许能被甄嬛蛊惑,但自己却是清醒的,她绝不允许这种居心叵测的妖妃继续狐媚惑主!

所以,在太后的授意默许下,宜修才精心设计了极其凶险的“鹅卵石事件。”而甄嬛也已经猜到了幕后凶手是她惹不起的人,所以将此事隐忍下来。她在等待凶手自己知难而退、主动放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