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委公布了一系列的新举措,当中令人关注的有几个内容

一个是中学七八年级不允许区域统考,包括联考和月考,也就是说初中生在上初三之前,基本上是不知道自己在全市和全区里面的大概水平的。

还有一个小学三四五年级期末考不考英语了,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意味着英语的地位会逐步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学阶段还规定只有语数英可以期中考试,其他学科只能进行期末考,但我们都知道中考的科目远不止语数英。

最近这一波接一波的教育文件,就像是一套组合拳一样的打出来,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压力,让大家尽可能的不为了分数而焦虑。

可是不少家长们也很清醒地意识到,中考还是要考,高考还是要考,无论怎么样都会有大概一半的人上不了高中。

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如果放任目前这样的校外补课和校内考试不停的竞争加剧,

剧场效应愈演愈烈,到头来还是只有一半人可以上高中,学生父母老师还都疲于奔命。

很多家长也呼吁,说高中就不能增加名额吗?不能让全部人都上高中,高考再分流吗?

其实这也是一个伪命题,高考再分流那不还是分流吗?原来去上职校、技校的那一半人一样去上职校和技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读书差的人,初中都学不明白的,上高中三年,能干什么?只能是睡觉玩手机打发时间。

现在就连那些自己勉强考上高中的,到最后很多人也只能考个专科,跟读了中职再考高职一样,都属于全日制大专。

作为家长当然很难理解这一系列的措施,因为每一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是可以冲一冲搏一搏,就算成绩再差也不想认命,放弃高中。

但作为站在更高一层的人来说,中考分流,谁去高中、谁去职中并不重要,只要是这个数量和比例就行。

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说是一个“止痛药”。

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家长和学生来说,其实最后的升学结果90%以上都是定局,所谓的逆袭都是传说中才有的。

但是这些差生和家长在一次又一次的月考、联考中尝到失败的滋味,感受到升学的压力,产生了无尽的焦虑。

然后因为焦虑,就花钱去补课,试图缓解这些焦虑,而最后发现大家都在补课,补了也是白补,心理肯定是会有怨气的。

所以我说双减的措施就好像是一个止痛药,虽然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但可以让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和家长,至少整个义务教育的过程可以没那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