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代,孔老夫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而为了能为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重点班”这一现象应运而生。

但随着我们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这个被人们习以为常,但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终于也有了结果,初,高中也将不再设立“重点班”,大家统一采取阳光分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维持教育公平性,初、高中将取消“重点班”

可能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不理解,特别是那些已经考进重点班的学生自然不满意,觉得自己将来考入名校的概率又下降了一些。

但作为教育局自然是要以长久的发展和学生的各方面考虑,所以取消“重点班”也是为了教育平等,保障学生的普遍权益。

另外,现在“应试教育”已经行不通了,学校和老师更提倡“素质教育”,意为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分数也不再是唯一的出路。虽说大家短时间可能会不适应,但这对中国教育基础和长久发展都是一件好事。

这对于中等或差生来说是个好机会

不可否认,“重点班”被叫停后,最为得利的自然是中等生和差生。

这对于那些想要学习,但却因为天赋不高只能“居于人下”,还要面对家长言语上压力的孩子来说,“重点班”的取消无疑让他们松了口气。

而且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即便是差生也会有奋发向上的一天,但因为分班制度和教育分级,他们想要向人讨教都没机会,只能随波逐流,最后泯然众人,这无疑是不公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每一件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对于“重点班”的消失,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忧愁,比如一些尖子生家长和学生就坐不住了吐槽说:“那我家娃该咋办呢?”

初、高中“重点班”被叫停后,650分以上的考生笑不出来了

说实话,重点班”的取消,对这些“重点学生”自然造成的影响最大,不少650分以上的考生都笑不出来了,纷纷表示:想顺利上个学也太难了。

毕竟“重点班”也是考上来了,其中的付出和压力自然也不小,哪怕是为了维持“尖子生”的身份也要付出巨大努力,更不用说没了“重点班”后要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老师讲课要照顾到大部分学生,进步不明显

首先就是优良混杂之后,学习进度自然要慢下来。很多尖子生已经学会甚至已经自学的内容,普通学生也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老师自然要照顾到大多数人。

长此以往,尖子生的进步也会变得缓慢,而那些在“重点班”老师可能会扩展到高难度问题,这些在这样的班级里都不会提到,尖子生们自然不会满意这样的情况。

●班级整体环境氛围不同

第二就是学习氛围的问题,虽然这件事有点唯心,很多人也对氛围嗤之以鼻,觉得被氛围影响就是意志力不坚定,但不可否认,这样的人才是大多数。

特别是对于心智活泼单纯的学生而言,即便是“尖子生”能在闹市中学习的也寥寥无几,所以一个全体都优秀上进的氛围会让“尖子生”们省去很多心力。

而大多数家长都会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被其他人“带坏”,毕竟很多人从小就被要求“和好孩子一起玩”。

●自己受到重视的程度不一样

最后也会有很多家长和学生担忧,没了“重点班”老师还会尽心尽力地教学吗?毕竟教一群“尖子生”和一群成绩普通学生的难度相去甚远,而且学校还会重视我家孩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大可不必担忧,作为老师,尽职尽责是基本素养,而如果孩子真的优秀,那就更容易在平凡中被发掘,毕竟是金子总会发光。

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才最关键

其实家长和学生都大可不必担忧,每一项政策都是深思熟虑的后果,而时代的发展都有着局限性,也许从过去和未来看现在都不尽人意,但每个时代都是智慧的结晶。

而且就现在看来,“重点班”真的有那么好吗?

先不说“重点班”的政策给孩子带来的压力比较大,每个重点班的孩子,或许并不是真的都是发自身心的热爱学习,大多还是被家长和环境所逼迫。

其次在“教育分级”的影响下,多少人在学生时期就一副趾高气扬嘴脸,自认为高人一等,而且在这种环境下教育出的孩子,不仅容易成为书呆子,还受到点打击就承受不住。

因此,每年在所谓的“高材生”中也会看见许多“德不配位”的言论。

所以说,面对制度的变动和国家的发展,学生只有跟得上步伐才能成功,与其争论不休不如调整状态继续进步,而对于教育制度来说,如何在“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中取得平衡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