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

8月5日,著名文化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唐翼明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教授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1日凌晨离世,享年91岁。

唐翼明教授与余英时教授相交30余载,感情极其深厚。初闻噩耗,唐教授一度不敢相信,待多位友人确认消息后他悲不自胜,以诗寄情,“今古淹通,中西融汇,百年高唱唯公健;泰山其颓,北斗无依,五内焦焚岂独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余英时教授籍贯安徽潜山,1930年生于天津,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美国哲学学会院士。

1950年,20岁的余英时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历史大家钱穆先生。1956年,余英时赴美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荣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先后担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等。从普林斯顿大学荣休后,余英时便在自家书斋“隐居”,潜心著书。

余英时教授在中国历史、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著作等身,曾获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所名校延聘正教授。2006年,他荣获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又获得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唐奖首届汉学奖。

学界盛赞其以现代知识人的身份从事中国思想传统的诠释工作,论述宏阔,见解深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传统学者治史之宗旨,余先生对此语做了最佳的现代诠释。”

儒雅理性的学界泰斗

上世纪80年代,赴美留学的唐翼明与余英时教授相识,开启了长达30多年的师生情。在唐教授印象中,余英时教授永远都是温文尔雅的样子,“非常儒雅,非常理性,你从来不会看到他生气的样子。他是学界泰斗,知识面很广,一开口就能抓住重点,这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

唐翼明还记得,当年他的博士论文《魏晋清谈》是由余英时教授作序,“在写博士论文之前,我得过一个学术上的奖,与这个论文的内容有些关联,而余老师当时就是这个奖项的评委会主席。所以他很熟悉我的论文内容,为我作了序。”

唐教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30多年来,他与余教授一直保持联系,“几年前我还为他写了一幅字,托朋友带到美国送给他。他看了非常高兴,特意裱起来放在书桌前,还拍了照片发给我。”

得知余教授离世的消息后,唐教授用文字表达了他的哀思,“惊闻余师英时梦中仙逝,既哀吾师之骤去,使天下顿失典型;亦欣吾师花枝春满,已为一代完人。口占一联,未计工拙,谨表崇敬哀戚之至意:今古淹通,中西融汇,百年高唱唯公健;泰山其颓,北斗无依,五内焦焚岂独予?”

唐教授告诉记者,余教授的治学精神令他钦佩,“在这近百年间,中国史学界里像他这样精通古今中外的,他是公认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