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孙凯正在进行检修工作。 汪晟 摄

中新网杭州8月5日电(张煜欢 朱嘉昱)“一组5道,X8020次中欧班列,编组50辆,始发作业注意安全。”8月5日14时45分,在电力机车的牵引下,一列满载防疫物资、电子产品等货物的集装箱班列缓缓驶进杭州乔司编组场。

烈日当空,当日杭州最高气温接近35℃,铁道线上蒸腾起阵阵热浪。此时的乔司编组场好似一个巨大的“烤”场,一个个铁路“车辆医生”此刻在线路上忙碌着,接受着酷暑“烤”验。

据了解,乔司运用车间系浙江省最大的铁路货车“诊所”,承担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处理任务,检修列车涵盖了“义新欧”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直达货物班列等。其中,“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发出短暂停靠乔司运用车间,需要铁路检车员在35分钟内进行始发作业。

作为“车辆医生”,铁路检车员专门负责为货物列车“把脉会诊”。他们对列车各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找出潜在“病症”、消除隐患,杜绝列车带病上路,护送货物安全“出海”。

袁孙凯正在进行检修工作。 汪晟 摄

杭州北车辆段乔司运用车间党员检车副工长袁孙凯已经有7年检车经历。午后,线路轨道线上的温度已经超过50℃。袁孙凯跨进股道内,弯下腰,用手中的检车锤来回敲击连接列车车厢的车钩。

“这是我们的‘听诊器’,可以通过辨别声音对列车配件状态做出初步诊断。”袁孙凯说,“声音听上去清脆,说明配件紧固结实,要是闷哑,那就是松动了,得赶紧处理。”

“工作时候一定要看好上面铁板,小心磕到头和背,脚下钢轨温度接近60℃,踩在石砟上要踩稳。”眼看、耳听、手摸确认正常后,袁孙凯起身来到车轮旁。

他说,中欧班列车型主要是平板车,底部高度不足0.9米,核心制动系统都在里面,要靠钻进去才能看得仔细。随后他又一次蹲下,戴着帆布手套的双手牢牢撑在石渣上,再次弯腰,上身近乎与钢轨面平齐,手脚并用,一步一步挪进列车底盘里。

狭窄逼仄的列车底盘下漆黑闷热、密不透风,好似一个蒸笼。此时的袁孙凯已汗如雨下,他左手握着手电,右手拿着检车锤,目光跟随灯光扫视着列车上的每个部件,同时耳朵静静地辨识金属敲击声。期间他需不停地揩去眼角的汗水,以防迷眼。

“机后14位靠江侧5位闸瓦磨耗过限。”袁孙凯凭借多年的检车经验,发现列车刹车片存在一处显性病灶。他迅速起身从工具箱中取出闸瓦,紧接着又一次钻进车底,掏出别在身上的撬棍,更换上新的闸瓦。

这时候,他的作业服和裤子却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已紧紧贴着在身上。

“检车全程露天作业,需要紧紧跟着车流转,有时在室外一待就是半天,对体力是种极大的考验。”检车间歇,袁孙凯常常就地做舒展运动,让腿脚和腰部得到缓解放松。

从最初的每月开行一趟,到如今每天都有列车开行,“义新欧”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以来,交出了开行数量和规模逆势增长的骄人答卷。杭州北车辆段共有1600多名铁路检车员坚守在千里铁道线上,为列车“问诊把脉”,守护列车安全开行。截至8月5日,其累计检修“义新欧”中欧班列325趟,16142辆货车。(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