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王僧虔《笔意赞》

中华文明流传千年,诞生了无数值得传承的优秀文化,它们如同天空中绚丽多彩的星星一样,在让我们欣赏的同时,也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法,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骚客们所钟情的一门艺术,从正楷到草书,从古书法的代表《兰亭集序》到现如今各类新颖的书法形式,书法文化始终秉持着文化传承的核心理念,在继承精华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争取能够在前辈们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有所突破。然而,许多艺术在我们心中早已有了固定模式,若擅自改动必会引起质疑,书法文化也是如此。

王佳宁作为80后的一位书法女博士,便遭受过许多质疑。她的老师是“丑书大师”王冬龄,在许多人眼中,他们写的丑书不忍直视,书法大家启功对“书法博士”这个称谓的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一、书法博士王佳宁

王佳宁于1982年出生在山东威海。她与书法的缘分开始于她七岁的时候,毫不夸张地说:书法几乎陪伴了她整个童年。在练习书法的过程当中,她展现出了极大的天赋,11岁便能够斩获全国类的奖项,而自那以后,她更是刻苦练习,将书法当作自己的事业对待。

在此后二十多年的书法生涯之中,她练得一手十分优秀的瘦金体,都说字如其人,在她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如同她本人一样的娟秀沉静。她既是书法界的天才,也是书法界难能可贵的一位女书法家。

书法界对她很是关注,而她也没有辜负前辈同行们的期待,顺利地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成为了一名书法专业的学生。她在这里的生活简直如鱼得水,由于自身本就有着强大的功底,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毫不费力,作为一个年轻的书法家,她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十分深厚的程度,其作品不仅结构严谨,还独具风骨,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后来,她坚持在中央美院读到了博士,在博士学习阶段,她的导师是一个叫做王冬龄的书法大师。王冬龄以“丑书”著称,他的书法作品和王佳宁有着很大的风格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丑书,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张比普通的纸大上数倍的纸张上,用像拖把一样大的毛笔尽情挥舞,看似是在有模有样地写字,实际上,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除了书法家本人以外,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

正是因为“丑书”实在是过于有个性,所以才会引发很多人质疑,毕竟书法无论是好是坏,其评价的前提都是应该能够让人把字看懂。的确,现在有很多书法家为了追求突破,想要创造出属于现代的书法形式,但是根据他们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书法形式并不是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

二、启功评价一针见血

或许在王佳宁的心中,她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法突破,但是在别人的眼里,她是一个被自己的导师所带偏了风格的书法博士。

其实近些年来,对于书法博士这个称呼,有许多人表现出自己的不理解。难道书法也要像其他的学科一样,有其固定的一套学习标准,那这套标准是如何制定,又是由谁来制定的呢?既然有了书法博士一说,那么是否一位书法家获得了书法博士的学位,就相当于她达到了最高的书法水平呢?

对于前面几个问题,我们无从获得答案,但是最后一个问题,著名的书法大师启功直言:“写成什么样就叫书法博士了,写成什么样就叫书法硕士了,没有标准,无法判断。”

启功先生曾经一度对书法博士的创立持坚定的否定态度,他提出过自己的疑问,到底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书法博士,又要用什么标准衡量书法硕士?答案显而易见,没有标准。

启功先生所提出来的问题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因为书法属于艺术这个领域,而我们都知道,艺术是不应当被束缚的。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艺术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艺术家们所想要表现出来的也是不同的。

书法作为艺术的一种承载形式,其当然也可以有表达思想的自由,而用学位来衡量书法的水平,这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束缚,相当于把它放在了固定的模式和框架内,在无形之中阻碍了书法自由发展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未来的书法之路

原本王佳宁的楷书已经达到了功力深厚的程度,但是她却在读博士的时候依然转变了自己的风格,转向了和其导师一样的丑书,这样轻易地放弃自己原本的风格,不禁让我们在失望之余也产生了一丝怀疑,难道这就是王佳宁心目中对书法艺术真正的书法艺术。

任何一门艺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总会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书法也是这样发展过来的,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诞生了许多心心念念想要创新的艺术家,他们有的将精华融入进去,使书法艺术更进一步,也有的误入歧途,将书法带入了一个错误的岔路当中。

书法博士的设立或许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它忘记了书法作为艺术的本质,将其归为一种学科,而它又无法具备划分等级的标准,所以久而久之,难免会出现许多混学位的人,来用书法博士给自己安上一个黄金光环。

80后书法女博士王佳宁从师王冬龄,写的丑书不忍直视,但是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丑书”究竟如何,我们身为外行,只能凑凑热闹,没有办法给出有价值的评价,但是对于“书法博士”这个学位,我们却相当赞同启功先生当初一针见血的评价,认为这是不应当出现在书法界的一个评判标准。

真正的书法应当是拿作品说话,如果王羲之生活在现在,那么拥有着《兰亭集序》这个作品的他,难道也要被授予一个博士的学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