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和胡适先生年纪只差两岁,他们相知相识于北大,在这座走出了无数伟人的高等学府中,他们开始了思想上的碰撞,并在之后不断的交流中,为两人最终的不同走向埋下了伏笔。在后世的评价中胡适成为了毁誉参半的谦谦君子,毛泽东则成为了引领中国走出阴霾的伟大领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胡适:毛泽东当时在北大做事,毛泽东是不是你的学生?胡适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他当时只是在北大图书馆做事。”

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说,“按照毛泽东当时的水平他考北大是考不上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纠葛,才会让胡适先生对毛主席做出这样的评价呢?

一、京漂结缘

1918年毛泽东和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在湖南长沙创立了革命团体新民学会。这一批满怀抱负的年轻人想要改造中国,于是积极响应了蔡元培、吴玉章等人的号召,渴望去西方寻找真理的愿望。

毛泽东为组织带领这些湖南青年前往北京,并在在恩师杨昌济和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的推荐下,成为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毛泽东原本进京是为了留学,但最终并没有选择出国,其中也有受到胡适的影响。

毛泽东在1920年写给老师周世钊的信里有提到他就留学问题向胡适讨教过,并且胡适的《非留学篇》也给了毛泽东以深刻启迪,他决定暂不出国,“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问的纲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在北大期间,胡适对他的影响很大。与毛泽东相较,胡适受过更加良好的教育,自幼酷爱读书且在美国留学七年,取得了博士学位。胡适以其深厚的学识及温和的为人处事深受大家的尊重。他讲授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课程一直深受学生追捧。毛泽东经常去旁听他的课程,并且向他讨教有关新文化和新思潮的问题。

1919年5月毛泽东回到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周刊。胡适对就《湘江评论》以及毛泽东于其上发表的《民众的大联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民众的大联合》一文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

二、思想分歧

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和胡适之间还是“良师益友”的关系。但是两人不同的出身和教育背景以及所代表的的阶级注定他们可能会走向不同的道路。毛泽东是地道的本土学子,在先后的政治理念中都从民众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胡适则不然。胡适家境优越且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深受美派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

1919年前后两人的思想还没有明确的不同。但是在之后的时间里,他们的思想逐渐往不同的方向发展。毛泽东和胡适都认可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但是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是积极接纳的,胡适却认为要“多些研究,少些主义”。

胡适认为的马克思主义会在无形之中养成一种阶级的仇恨心,这将劳动者和资本家放在了两个对立的阵营上,使社会上原本可以互助的两大势力成为仇敌。

胡适的想法不全然错误,但他没有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只是空谈理论而缺乏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没有敌对民族资产阶级,而是视其为尽可能团结的队伍。胡适所坚持的“民主”并不合时宜,而他认为的两大阵营的对垒也并不是没有交流融合的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共产党更着重于解决眼前问题——实现民族独立,而不是大举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立旗帜。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党的政策是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左派,拉拢中间势力,争取右派。

胡适没有从更广泛的群众中看到革命的迫切性,只是囿于民主自由的空大言论,代表着当时小资阶级的局限性。毛泽东所代表的一派中国青年则深谙革命救国的迫切性:通过切实的手段夺取政权,驱逐列强的方式更加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

三、分道扬镳

毛泽东一直被杨昌济老师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北大期间也和李大钊等人有过深入的交流,得到诸多赞赏。胡适自己也曾认可过毛泽东的文章。但是毛泽东和胡适终究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毛泽东曾多次挽留胡适,但是终因分歧严重,直到两人去世都没有达到最终的和解。

在胡适在记者会上声称毛泽东当时的水平考不上北大后,毛泽东的好友罗章龙表示,毛泽东当时只是没有报考北大的志愿,以毛泽东的文采并非不能考上北大。而且在毛泽东看来,北大课程相对陈旧腐朽,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并不合时宜。当时的毛泽东更加着眼于通过直接有效的手段解决摆在民族眼前的问题。

胡适称毛泽东考不上北大,或许是因为胡适心中暗藏的阶级观念根深蒂固;或许是因为两人已经处于不同的立场;也或许是逐渐走远的情谊让他对毛泽东渐生不满。我们只能对此做合理猜测,不敢妄下断言。

1945年4月的联合国大会中,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中的我党代表董必武按毛主席指示与胡适长谈,望支持党的主张。这年7月毛主席又以学生身份请傅斯年代他向远在美国的胡适问好。但胡适仍然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方。

尽管毛泽东及中共一直希望争取胡适加入中共阵营,但是胡适最终没有改变自己的理念。多年以后,毛泽东遥想当年在北京大学时期的遭遇,说道:“胡先生若是回来的话,北大图书馆馆长非他莫属。”

四、总结

毛泽东主席与胡适先生都为了中华民族提出了自己的救国理念,并积极投身于救国道路中。相对于胡适来说,毛泽东更切合实际,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方略,并以其优秀的政治领导才能和独到的军事思想,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道路,成为了新中国的伟大领袖。

曾经的温润如玉的北大教授,被季羡林认为“从来没见过他摆当时颇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的样子,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几十年里则逐渐走向了历史前进的反方向。

胡适和毛泽东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如果抛开政治和革命理念,两个人在北大时期的相聚何尝不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相遇。他们因缘际会,在先后的交流碰撞中逐步踏出了不同的命运与道路,并于百年之后都成为了开天辟地的“千古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