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合肥的产业版图上,隆起了一块高地。

这里是“十四五”时期合肥加速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2833”产业集群的“主战场”。

“2833”,即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千亿级龙头企业,300个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其中,2个五千亿级集群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巧合”的是,支撑两大五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长鑫存储、蔚来汽车均布局于这一高地。

这里,就是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它位于合肥的西北角,距离市中心不到40分钟车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俯瞰新桥科创示范区。合肥经开区供图

“零”的突破

新桥科创示范区的故事,要从2013年说起。

那一年,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成运营。这大大提升了合肥人的出行体验,还为城市发展临空经济提供了可能。毕竟,相较于老机场,新桥带来了更多的人流、物流。

发展临空经济,亟需一个载体。同年9月,合肥经开区托管了机场所在的蜀山区高刘镇,启动新桥科创示范区建设。

至于为何是合肥经开区,尽管没有官方表述,但答案显而易见。

国家级合肥经开区是全市、全省工业发展、创新驱动的“排头兵”,是安徽首个产值迈过千亿元大关的园区。2021年,园区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国218个国家级经开区中的第11位。由其托管,有利于资源导入,以及成功经验的复制。

即便如此,新桥科创示范区的成长也并非一条坦途。

“对我们而言,托管是二次创业,也是一次挑战。”据合肥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新桥科创示范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王新华介绍,那时候,新桥还是一片农田,别说产业了,连企业都没有,“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发展产业,要素先行。

2013年以来,围绕土地供给和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合肥经开区积极投入、埋头苦干。

付出的日子是艰苦的、孤独的。初期,有人质疑:“示范区的建设,能不能更快些?”一位参与新桥科创示范区早期工作的官员回忆道:“拆迁、修路、绿化,都是费功夫的活儿,得一步步来。”

好在,天道酬勤,付出终于等来了收获。

累计投入170亿元后,新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累计开发建设土地约9.3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覆盖约2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市政道路30条共84.8公里……

路宽了,路子也就跟着宽了。

2016年,新桥科创示范区迎来发展的关键节点。

当年,作为安徽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专注于内存芯片研制的长鑫存储落户新桥。2017年,项目一期开建;2018年,首个12英寸晶圆厂建成;2019年,正式投产。

长鑫存储的投产,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内存芯片这一战略性元器件的自主产能。龙头布局,配套跟进。眼下,沛顿存储、华东科技等20余个集成电路产业链配套项目相继落户。

经此一役,新桥科创示范区实现了产业“零”的突破,合肥集成电路发展的能级,也迈上了新台阶,一个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长鑫存储。合肥经开区供图

顺利“会师”

7月的江淮大地,开启了晴热高温模式。和天气一样炽热的,还有新桥科创示范区的项目工地。

2021年,对于新桥而言,又是一个关键年份。合肥规划中的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支撑性项目,在这儿顺利“会师”。

4月,备受瞩目的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建,“造车新势力”蔚来正式入驻。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据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介绍,作为初期入园企业,蔚来将投建整车工厂,并助力引入更多供应链合作伙伴和全球优秀人才。整个园区将规划整车产能100万辆/年,电池产能100GWh/年,预计总年产值达5000亿元。

全部建成投产后,这里有望成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配套最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施工现场,几十台工程机械挥舞铁臂,数以千计的施工人员挥汗如雨。近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车间厂房拔地而起,不远处,关键零部件配套区的建设快马扬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设中的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人民网 陈若天摄

产业园(一期)建设负责人倪东说,今年4月,项目正式开工,位于其中的蔚来第二工厂将于明年第3季度正式投产。

他透露,为确保进度,2000多人奋战一线,算上后场制作钢结构的工人,至少7000多人扑在这个项目上。“目前,四大车间地下基础部分已经建好。”

蔚来项目的落户,是一桩双赢的“买卖”。

一方面,这为品牌延续并创造新的“传奇”筑牢了基础。众所周知,“牵手”合肥后,蔚来一路上扬,2020年销量达4.37万辆,同比增长112.6%,稳居“造车新势力”之首。今年上半年,蔚来完成交付4.19万辆,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另一方面,它为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安徽,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大省。统计显示,2020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10.5万辆,位居中部第1、全国第4。

坐拥先发优势和坚实基础,安徽提出,到2023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7.7%提升至10%以上,实现“10辆新能源汽车,1辆安徽造”,同时明确,支持合肥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规划产能,还是品牌号召力,蔚来项目都是达成上述目标的“关键变量”。

今年4月,蔚来汽车第10万台量产车在合肥下线。人民网 李希蒙摄

蓝图展卷

过去的一年,注定载入合肥的史册。这一年,合肥GDP首次迈过万亿元大关,跻身全国20强。

站在历史潮头,合肥既追求经济实力的争先进位,更在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功能品质的提升。合肥“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多极支撑、岭湖辉映、六带协同”空间新格局。

其中,新桥科创示范区是“两翼”中“西部增长翼”的重要支点,重要性不言而喻。

“未来5年,我们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机遇,把新桥科创示范区建成港(航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高地。”在王新华看来,有了产业,就有了人,就有了城。反过来说,只有优质的城,才能留住人,反哺产业。

他说,长鑫、蔚来加上配套企业,未来这里将聚集至少10万名管理人员、产业工人,其中不乏外籍员工。“因此,新桥建设之初,我们就谋划打造一座容量大、业态广、品质高的社区。”

2019年,由华侨城集团“操刀”的空港国际小镇项目正式落户新桥科创示范区。

空港国际小镇规划图。华侨城供图

王新华表示,之所以引进华侨城,一方面是看中其央企背景和雄厚的实力;另一方面,华侨城在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它既往作品的成功,足以说明这一点。“这与我们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

“我们给它的定义是,一座9.2平方公里的自然、产业与生活编织的理想之城。”据合肥华侨城相关负责人介绍,空港国际小镇总建筑面积约550万平米,计划总投资额超50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港国际小镇1号地块展示中心效果图。华侨城供图

据介绍,这座理想之城是生态的,18公里“森林环廊”围绕四周,宝教寺湖、焦湖两座湖泊点缀其中,天然水系散布全域;它是科技的,以一条连通宝教寺湖和焦湖的绿谷活力带为界,南部是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命科学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办公、研发、会展等配套区域;它是商业的,无论是星级酒店、商业街区、艺术中心、美术馆、运动俱乐部……一样都不会落下;它更是宜居的,五大居住组团、三甲医院、全龄段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尽管建设刚刚起步,但空港国际小镇的示范区已经成为合肥的网红打卡地。置身湖畔,你会发现,这里与合肥城市气质的高度契合。因为,这里是自然的、艺术的,人、产业与城市融洽且融合,用生生不息的形式,演绎未来城市的温度……

空港国际小镇已成为合肥网红打卡地。华侨城供图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新桥的蓝图已经缓缓打开。

“现在,是全市乃至全省的优质资源向新桥导入。未来,我们要用自身发展,为合肥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贡献力量。”王新华说,新桥科创示范区还要加大融合发展力度,为全市其他区域的产城融合“打样”,共同助力合肥创建国家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