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说起“凤凰”牌,立刻会想到自行车、羊毛毯、羊毛衫、缝纫机……其中,最实用、最最风光、最最最让人想要拥有的就是“凤凰牌自行车”。

那时候,一条弄堂住几十户人家,底楼人家前后门一开,穿堂风就可以从第一排直达最后一排。大热天,在门口小凳子上坐坐,那叫一个风凉!前后两排邻居熟悉得像一家人,国标工资加上大多是多子女家庭,吃穿用度的条件也都差不多,拥有自行车(脚踏车),尤其是有“凤凰”牌自行车的人家就显得凤毛麟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上世纪70、80年代,这当之无愧的“高级货”可不是你有钱就能买,还要有“票子”。票子哪里来?一般情况下,大型工矿企业每年都会有定额票子下发到车间、班组,供不应求的前提下,公平起见往往采用抽签方式决定花落谁家,也有些班组会优先照顾大龄未婚青年,让他们在相亲、婚嫁时多个加分项。

那时候,谁家办喜事车(搬)嫁妆了,鞭炮一响,前前后后几条弄堂里的邻居都会跑来看热闹,大人帮忙从卡车上搬上搬落,我和小伙伴们就钻进钻出看“西洋景”:看不懂叠得高高的床品中大人口中“织锦缎、毛葛被面”的差别,也懒得去数新房里的家具有“几条腿”,吸引我的是时髦的落地灯、摇头扇,1+6套装的玻璃拉丝冷水壶和杯子、喷喷香的檀香皂……

那时,没有电视机、录音机、冰箱、洗衣机、空调这些电器大件,一辆车把手上系着红色蝴蝶结的“凤凰”牌自行车,绝对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大件”,金光闪闪的标贴瞬间聚拢所有人的眼光,啧啧赞叹中大人小孩都会忍不住摸一下车把手、摁几下车铃、身手灵敏的会一跃就坐上车凳或书包架,久久舍不得下来。

自从后排底楼的邻居家拥有了这么一辆豪车,男主人王叔叔的进进出出就成了整条弄堂的焦点:他每天早起把铮亮的车推出家门、飞身上车,手下打着铃、晃晃悠悠地避开弄堂里错落有致的冒着烟的煤炉和忙碌的人群,上班去了!下班回来后,他家窗下那片空地上,就算有人坐在凉椅、板凳上乘凉闲聊,一定会立刻起身,为“凤凰”腾出专属停车场。

王叔叔也是极友善的,每逢暑假,常常是在太阳落山时,伴着车铃的脆响,王叔叔的黑色“凤凰”牌自行车瞬间成了流动的冷饮站:龙头上的尼龙网兜里,几瓶绿色或褐色的瓶装盐汽水挤挤挨挨、汀零哐啷。当车兜里多了高高圆圆的保温桶,不用说就知道那里面装满了盐水棒冰、绿豆棒冰、赤豆棒冰、柠檬棒冰。偶尔车把手上还挂了暖水壶,里面装满了厂里带回来的冰冰凉的桂花酸梅汤。

要知道:那时候,一瓶柠檬汽水1毛6分钱,属于“巨贵”级奢品。各家没有冰箱,会有小贩脖子上挂着、肩上挎着木质保温箱,敲着木块走街串巷卖4分1支的棒冰、8分1支雪糕,这些用一层薄纸简易包装的冷饮在销售过程中很容易断开,那么就可以半价购得,即便如此,在4毛钱就能解决全家人一顿晚餐的年代,没有特别理由,一般家庭是不舍得给孩子们解馋的。至于“桂花酸梅汤”,真的就是“大厂”给一线工人的特供,市面上有钱也买不到。

车才进弄堂,厚厚的工装上满是汗渍“盐花”的王叔叔就会大声招呼自家的儿女和弄堂里的小巴辣子来吃冷饮。车停稳,王叔叔攒下的防暑降温福利立马饱了孩子们的口福:棒冰是当场分吃了,如果有化开来的棒冰水也是会被某个幸运的娃一仰头就喝了的。“桂花酸梅汤”,哪怕装在保温桶里,到了晚上也会因为“不够冰”影响口感,所以往往被“就地分而喝之”。

至于那些摸上去热乎乎的盐汽水,会被计划供应:吃几瓶,就装在网兜里放进弄堂口的打井水的吊桶里,缓缓地送入井水中浸泡。晚餐时分,各家搬出小饭桌、摆好饭菜,随着汽水瓶开盖后的嘶嘶声,小孩子们都能分到一小碗迸发着无数气泡的冰冰凉的盐汽水,玩心重的小鬼会故意把小脸埋进碗里,享受着气泡飞到脸上的痒痒,过足瘾了就大口大口喝起来,一碗汽水下肚,解馋解暑之余,喝的猛了往往会被一个嗝憋红了脸、一边抚胸等着打嗝一边嚷嚷着“心口痛”!

那时候,很多人家粮食不够吃,掰着手指头数着新一季购粮证计划启用可以去米店买米的日子,看到粮管所的的大卡车给米店补货了,当家人都会提着米袋去米店称米,一次性买上30、50斤的肩扛背驮地运回家。轮到春节前采购红薯、年糕之类又重又难搬运的口粮时,连小孩子也会一起加入运输大军,搬的搬、抱的抱。只要王叔叔在,常常会主动推着他的“凤凰”,一次次来来回回帮老邻居们搬运。这份慷慨、热心让他赢得了弄堂里大人小孩的好评和回馈,他家孩子暑假里的照看和午饭(哪怕只是一碗简单的南瓜下面条)、人不在家风雨突至时晒在外面的衣服抢收、信件代收等等都被安排的妥妥的。而负重归来的大功臣——“凤凰”牌自行车,也得到了全弄堂人的照护:

夏日漫长的下午,伴着知了声,孩子们用汽水瓶盖熟练地拆回丝(纱头):把大人从工厂带回的汗衫布边角料拆成一丝丝、一团团,除了自家留用,一定会给小王叔叔的豪车一份特供,在他擦车时及时递上。然后或站或坐或蹲凑近了看他怎样细细地把龙头、凤凰标贴、三脚架、钢圈钢丝、书包架、踏脚板统统擦得铮亮发光,看他两腿夹住前轮、半眯着眼睛两手握住车把手一使劲:校正龙头。在他给前后轮打气时,看着瘪塌塌的轮胎慢慢鼓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碰到夏天台风暴雨,弄堂里涨水了,这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凤凰”牌自行车也难免被水浸泡的窘境。等到风停雨止,积水退去,王叔叔把他的爱车推到公共给水站(彼时还没有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先接了根橡皮管认真冲洗,然后仔仔细细地做“大保养”,让它重现飒爽英姿。

时间到了80年代、90年代,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弄堂里各种牌子男女式自行车、燃气车、电瓶车多了起来,摩托车、小汽车也进入人们的视野。但那辆被戏称为“老坦克”的“凤凰”牌自行车依然被“老王叔叔”照顾得好好的。

虽然在老房拆迁后和老邻居再难相见,在我的眼里,“老坦克”和老王叔叔就是暖心童年里闪闪发光的故事的主创人员,一个都不能少。

陈来秀,教育和心理专业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中级),上海电视台东方财经频道“632观察”栏目特约评论员,2019年度"海上最美家庭"、2018-2019年度"静安最美家庭"获得者。多年来,陈来秀致力于性别教育、家庭教育、劳动教育等专题研究,著有《挑战男孩危机——小学男生教育实践》、《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由其任副主编的"小学生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系列读本"之《饮食有方》即将出版。

2021年6月15日—2021年8月15日,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携手上海凤凰,共同发起“侬好,凤凰印象|2021凤凰杯征文大赛”活动。你眼里的凤凰是什么样?你与凤凰有怎样的回忆?我们有奖品,期待你的精彩故事。快来一起参与吧!征文投稿详情请戳:“侬好,凤凰印象”征文活动启动啦!我们有大礼,你有好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