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曾被评价为三无的朝代——“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但也有人称明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丰富多彩,自由奔放,开启了近代中国民主社会的新纪元。明代自朱元璋立国,到清军入关,风雨三百年,其间发生的一幕幕历史,迄今仍让人慨叹。为什么相互矛盾的标签,都被浓缩起来贴在这一个朝代?本期问吧邀请到华东师大历史系副教授包诗卿,一起聊聊明朝那些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无明君吗
@木兆君:
在后来人看来,明代诸帝哪位的地位最高?
包诗卿:就清代官方的主流意见来看,明太祖朱玩璋无疑在明代诸帝中地位最高。康熙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康熙皇帝先后五次亲谒明孝陵,其中第三次谒陵时,题写“治隆唐宋”匾额,悬挂于明孝陵。李恭忠先生称,康熙帝对于明太祖似乎越来越欣赏,甚至能够精神相通(《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修《明史》对明太祖的评价,即认为朱元璋“天授智勇,统一方夏,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清朝官方之所以如此推崇,自然与寻找当时统治合法性的诉求密切相关。

清人所绘《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

@阙星文:之前听过一些历史讲座,留下一个印象,不少学者对明代君主评价不高,且这种评价往往与对宋代君主的正面评价相伴。其中一个重要评判依据是对文官扩展至士人、功臣的态度做法。个人感觉,学者们更多的是站在读书人的立场,将统治者对以士人为代表的精英阶层的态度作为主要评判标准。您觉得这是否妥当?
包诗卿:对明代君主评价不高,原因有很多,除了您所说的与其他朝代,尤其是元代以前的君主相比外,还有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的反思、清代君臣的看法以及今人的理想投射等。我们在理解明朝时,不仅要衡量元对明的影响,还需要分清明前期与中后期的不同,甚至个别皇帝的行事作风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深入地讨论问题。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宋代出现了皇权、相权和台谏三权分立的倾向。个人认为,实际情况确实要复杂得多。比如文彦博除说了“为与士大夫治天下”,还说了“非与百生治天下也”。
@你是真不同:明武宗是否真如日常我们所讲之不堪?
包诗卿:明武宗朱厚照是明代十六位皇帝中最荒唐的君主,后世对他的争议也颇多,一是关于生母问题,二是荒唐生活和怪诞行径,三是与朝臣之间的矛盾,包括对“祖训”的遵从与否,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
李洵先生曾两次通读明朝《实录》,按照他的看法,这与《明武宗实录》的修纂方针有关,各朝在修前朝《实录》时一般都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通过指责前朝的缺失,或对前朝政治持肯定态度,以表明本朝政策的革新与连续性。
《明武宗实录》修成于嘉靖四年,当时正值明世宗刚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需标榜革新正德弊政,争取各方政治势力支持。对武宗朝的时政弊端揭露批评越多,就越显得嘉靖初政之深得人心。因此武宗实录把朱厚照一生违背“祖训”之荒唐政治及怪诞行径,无不记载,丝毫不顾“臣为君讳”的做法(《读<�明武宗实录>条记》)。《明武宗实录》前序中称其,“出入起居,号令赏罚,或不能尽协于旧章......权幸有怙宠政乱者,始虽暂为所蔽,既觉即加诛戮,不少假借......其明足以照察天下之情,其刚足以维持天下之势”。
清修《明史》亦称其“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
以上评论,都算是克制。
@西瓜可乐味:魏忠贤一手遮天,为何最后却败在了17岁的崇祯手里?
包诗卿:学界一般将隆庆(1566—1572)以后称之为明后期,即晚明时代。按照高寿仙的说法,这一时期专制集权有所软化,社会控制有所松懈,思想控制有所削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国家能力下降、社会矛盾激化、道德规范解体等失序和混乱的现象。
明代的宦官和前代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宦官组织的衙门化,即在皇帝的手下形成内外两套班底,一为内阁为代表的政府,二为司礼监为代表的宦官,两者互为牵制。魏忠贤之类权阉的存在,往往与皇权式微、内阁弱势所导致的权力失衡有关。内阁早在万历初年张居正被清算后,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再加上天启皇帝年仅15岁,全然不把权力放在心上,这样魏忠贤专权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但宦官毕竟是皇帝的家奴,宦官内部组织也是分权的,因此宦官的制约力量很大,有皇帝、内阁、六科,甚至自身体系内的牵制。这样一来,权倾一时的魏忠贤被除掉,也就仅只需皇帝的一纸诏令而已(参考:王天有《有关明史地位的四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忠贤

群臣扮演了何种角色
@春天的熊熊:
很多人说明朝大臣颇有地位可以架空皇帝,文官集团多么强力云云。可我真没看出来,我的感觉是皇上基本上对大臣是生杀予夺,只有在皇帝想当一个好皇帝的时候才会对文官集团做一些妥协,否则就是怎么开心怎么来,君权比以往的朝代更绝对。包老师您觉得呢?
包诗卿:嗯。文官集团的强大只是一种幻相,可能出于人们的一厢情愿。即便像王振、刘瑾等人,也不过是“片纸中夜下而晨就缚”,左右随之无不做鸟兽散。我们可以借用明人王世贞的话,无论是对于权臣,还是阉宦,他们最多只“能为乱而不能为变也”。
@澎湃网友BJzqQf:崇祯自缢前说文官害了他。文官集团需要负几成责任?
包诗卿:个人同意《剑桥明代史》的评价,即崇祯帝是一个缺乏经验的皇帝,既多疑,又刚愎自用,这些性格特点促成明王朝的覆灭。“无论将来的研究可能揭示出什么,朱由检都不大可能被看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好统治者。”
@donottag:为什么嘉靖年间会既出现海瑞,又出现了严嵩?
包诗卿:嘉靖时期之所以出现海瑞和严嵩,当然是时代因缘际会的结果。按照黄仁宇先生的看法,海瑞是一个任性和古怪的官员。严嵩虽评价不高,但在识见人才方面,自有其特长,比如任用胡宗宪等人讨平倭寇。万历时人朱国桢曾到过严嵩的家乡袁州,称“分宜之恶,谈者以为古今罕俪。乃江右之人,尚有余思,袁人尤甚”。明世宗任用严嵩,囚禁海瑞,并不能证明其是否聪明,事实上他是一个英察自信的人,按照孟森先生的说法,从“资质之可与为善”来讲,也是明武宗所不及的。

影视剧中的严嵩

小兔兔:如何看张居正?他可以和王安石相提并论吗?
包诗卿:神宗即位时年仅十岁,张居正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利用这种千载一遇的机会,在政治方面推行了以考成法为核心的吏治改革,在经济方面推行以条鞭法为核心的财政体系重建,造就了万历初年“最称富庶”的局面,暂时挽救了明王朝的财政危机。
有学者评议,“张居正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具备一个改革者所应有的全部素质。他比范仲淹、王安石坚强而执著,因此,在改革这条满是荆棘的道路上,他取得了范、王二人所没有得到的成就”。更是有学者认为,张居正改革后转型的不仅是国家财政体系,还是“中国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型”。
@清茶与远山:如何评价东林党?它是一批比较理想主义的士大夫创立的,为何最后演变成妖孽一样的存在?它对明末政治带来怎样的破坏力,以至于有人说它比魏忠贤还要坏?
包诗卿:今天研究者所依据的东林党人名录,大都带有强烈的政争色彩,比如《伙坏封疆录》所列名录,是欲将不阿附魏忠贤诸臣斩草除根,《东林点将录》系魏忠贤同党仿照《水浒传》方式编成。这就导致了东林党这一称呼,很大程度上系政敌的诬称,这就决定了大多数成员必然带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超越一定的地域、学缘和血缘的限制,在理念和目标上具有相对一致性,也就是学者们所说的,东林概念的内涵相对稳定,而外延十分复杂。
在具体评价上,清修《明史》称,万历中期以后,皇帝宴处深宫,门户纷然,邪党滋蔓,“在廷正类无深识远虑以折其机牙,而不胜忿激,交相攻讦。以致人主蓄疑,溃败决裂,不可振救”。明后期党争是明王朝覆亡的重要原因,明亡实,实亡于万历。
后来学者从反对专制皇权的角度出发,认为明末党争是一种“人民自觉的现象”,反映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认为他们在政治上反对内阁权势,经济上反对矿监税和增加商税负担,代表了江南中小地主和城市反封建的中等阶级趋向的联盟。也有学者认为,与张居正注重实效的革新思想相比,东林的道德救世思想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和反动。
@西瓜可乐味:袁崇焕这个人为什么争议那么大?他究竟是忠臣还是逆贼?大家到底在争什么呢?
包诗卿:孟森先生有言:“岂知明季之事,惟耳目相及之人,恩怨是非,尤为纠葛。而崇焕之被谤,则于温、钱相倾之门户旧套之外,又多一虚骄爱国者之兴奋,为清太宗反间所中,久而不悟,虽有正人,只能保钱龙锡之无逆谋,不敢信袁崇焕之不通敌”。自晚清民国以来,受时局影响,人们更是从地域意识、反清排满、爱国主义等角度,或褒或贬,不断做出新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