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开局,新征程,浙江肩负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

“共富”路上,活跃着一批敢担当、勇作为的带头人:他们在变化中把握机会,攻坚克难,因地制宜带领乡邻共同致富;他们在不断探索中,激发创新活力,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推动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聆听每一个奔跑的故事,感悟每一次拼搏的力量。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朱丽珍

人物名片

陈青松,男,“80”后,廿玖间里创始人、浦江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

说起陈青松,在浦江当地,是个名副其实的“网红”名人,上过各大媒体头条,朋友圈里,来自央媒、省媒的记者好友,一整个屏幕还显示不完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过去,很多媒体都曾报道过:从城市回归乡村,打造首个文创走入乡村项目——“廿玖间里”,引进当地传统手工艺人,一波操作,带火了曾经走向落寞的山村。

这样的模式能否复制?乡村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个“80后”经过6年实践,有了更具体的想法。

于是,作为廿玖间里创始人、浦江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陈青松的新动作是培育接地气的“乡村运营官”,在全国推广他构思已久的“千村计划”。

从28人的村庄,到200多人的回归

如果按照以往的人生规划,陈青松与乡村发展,八竿子打不着。在2015年之前,他和很多浦江人一样,从事水晶外贸生意。

为什么从外贸商变成村里人?其实做生意和经营乡村一样,都需要有敏锐的“嗅觉”。正好,做了10多年水晶生意的陈青松有。

“2010年,汉服、农家乐,一些本土、乡村的元素开始兴起,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政策、文件都可以看出,发展乡村是大势所趋。”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浙江开始了大规模的“五 水共治”,让陈青松意识到,必须放弃原有污染严重的水晶产业。

让文创走进乡村的想法,陈青松之前就有,转型说干就干。

“浦江是书画之乡,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才很多,也有底蕴,是可以在当地进行推广的。”最终,陈青松把地址选在了浦江虞宅新光村,但他刚来村里时,这里只有28个留守老人。

那时的新光村,和很多凋零的古村一样,日渐沉寂。

陈青松为什么会看上这里?除了周围秀美的风光和淳朴的民风外,还因为村里有一处建于乾隆年间、超过260年历史的“灵岩古庄园”,好似江南的“乔家大院”,诉说着新光村曾经的风光。

在这里,陈青松创办了首个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取名“廿玖间里”,也是因为庄园里有29间古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场地后,陈青松一家家跑,一个个谈,邀请浦江当地一些擅长传统手工艺的人才入驻。本土、非遗、原创、手作……这是40多位入驻创客最显眼的标签。

这些年轻人的到来,也让村庄渐渐有了人气。曾经离开的村民逐渐回归。如今的新光村,已有200多位村民常住。

每年120万人次光顾,带来1600万旅游收入

从2015年12月廿玖间里正式开业以来,陈青松和他的创客们,在新光村尝试了多种可能性。

他们推出“掌柜值班制”,靠着信任文化,统一标价,顾客自主下单,比天猫的“无人超市”还要早半年;这里主打特色乡村音乐,每天都有歌手、乐队驻场,让村庄有了满满的文艺气息;这里每年还要推出各种活动不下百场,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

这几年,廿玖间里经营得怎么样?流传着的很多故事最有说服力:有三个年轻人合作经营一间木雕手作工作室,第一年每人分到了30万元;“00后”创客张樱子,家族经营木雕生意,她在这里开的一家店铺,一天就加了20多位好友,打开了家族网络销售市场,一位上海客人回家后,带动亲朋好友,在微信里下了几万元的订单……

在廿玖间里,这些传说并不是个例。“60%的店铺是持续经营下来的,一年赚几十万很正常。”陈青松尤其看好一些销售梨膏糖、木雕等本土特色产品的店铺,“越是本地化的产品,在这里越有市场,店铺经营也越稳定。”

短短6年,廿玖间里相继获得“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十大跨界创客基地”、“两美浙江”经典示范项目、“第四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也为新光村带来了每年120万人次的流量,村里的旅游年收入达到16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赚钱的,不止创客,还带动了周边农户。

凡是入驻廿玖间里的创客,陈青松对销售的产品有严格要求。“不能卖农户能卖的东西”,比如矿泉水、土特产,所以旁边农户经营的小吃摊、农家乐,一年赚下二三十万元也是常事。“每年廿玖间里还要给村里上交30万元的停车费。”

但赚钱,并不是陈青松最得意的事。村民对村庄荣誉感、认同感的提升,才是他作为乡村创客领头人最大的收获。“村庄价值这些年也在提升,比如原本一栋房只能卖五到十万元,现在可以卖到五六十万元,这也是为村庄带来了无形资产。”

培育接地气的“乡村运营官”,推广“千村计划”

新光村的振兴案例放在全省,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点,但它无疑也是一个优秀案例。一群追梦人,在这里用心打造了一张乡愁名片。由廿玖间里的一个点,串联出了浦江茜溪悠谷的一条旅游风情线。这条线上,不仅有秀丽多姿的山川溪水,还有难以忘怀的佳肴美食,传递出浙江田园美好的不同样本。

这几年,慕名而来,邀请陈青松去指导乡村文旅运营策划者不计其数,他也参与了义乌国际创客村等网红项目的打造。

更多的实践让陈青松意识到,乡村振兴与发展,核心正是需要一位靠谱的领头人。

“结合很多实践经验和案例来看,乡村运营,还是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和景色,充分了解本地资源,有本土特色,所以本地人回去经营的成功率会更高,同质化的发展是不长久的。”在陈青松看来,这个乡村运营者,所要具备的能力是很综合的,“要有策划、沟通的能力,会解读政策,处理突发事件,还要有美学功底。”这样的人才,往往是村里最稀缺的。

而这群人,也需要一个身份和地位的认同,“乡村振兴运营,应该变成一种职业。”

2020年10月25日,陈青松联合浦江县人社局推出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开设“乡村运营官”培训班。报名的学员,没有地域、行业、岗位限制;5天的课程,除了课堂内的专题授课外,还会来到廿玖间里,进行实操课程培训。细致到一场咖啡店的活动,如何执行、布置……

陈青松是授课导师之一,对于传授经验,他毫无保留,会针对顶层策划、落地实操等进行心得分享。为培养更多“乡村运营官”,他还将培训课程搬到抖音上。

目前,培训班已举办4期,共有115人毕业,学员来自青年创客、乡镇村干部、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之后这样的培训将趋于常态化。

对于未来,陈青松又有了新规划:出一本关于乡村运营指导性的书籍,参与制定一部关于乡村运营的标准,推广他的“千村计划”,打造廿玖间里独特的乡村运营品牌,在全国乡村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