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诗、写诗、与诗人西川谈诗;思考、再思考、而不用理会外界杂音“哲学就是闲得没事干”;写文章、说文章、听文学教授谈文章;看戏剧,看动画,做戏剧,做动画......在理想主义早被当成笑话的同时,这却有一群人,用七年,带着全校践行理想。

谁不渴望爬藤呢?随着中国留学市场壮大,常青藤名校早成了许多家长眼中的金钥匙:有了它,你就年薪百万;有了它,你就“人生赢家”,有了它,社会地位,鲜花掌声就都被你踩在脚下。

家长们汇总爬藤成功的例子,不舍昼夜地提取着暗藏其中的“成功学”秘笈,试图把自家孩子也复制成模范,供亲戚朋友瞻仰。

只有很少人注意到了那层没人捅破的窗户纸,孩子在上面写着:

“爸妈,我也是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不是你们求成功、保面子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复制爬藤套路的母亲

事情是从张迪听说堂姐家的孩子被布朗大学录取开始的。

堂姐孩子莹莹,成绩虽不拔尖儿,但也在中上等,按说是个区重点的水平。然而,因为14年中考北京题目出得稍容易,考生普遍分高,她就不得已沦落到了中游水平,只能进普通公立。

全家合计,决定换个跑道:本科就出国,不挤高考的独木桥

无心插柳柳成荫。哪怕莹莹自己都没想到,进了国际部,把语数外数理化科目统统换成了AP(美国大学先修考试)、SAT和托福考试的她,在新池子里简直如鱼得水:

以至于17年收到收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西北大学和布朗大学offer的时候,莹莹的光辉事迹完全成了那一大家子人天天挂在嘴边的喜事。

同在饭桌上贺喜,张迪心里却忍不住打起了小算盘。再过两年,就到了儿子胡京京“露一手”的时候,“那时我们家能撑起这场面吗?”她问自己。

“你还有两年高考......莹莹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刚开始准备出国的事。你要不也试试?”

十五岁的胡京京,迅速生长、变化着,才开始认识世界的脑瓜里装着三种迥异的兴趣:游戏,哲学,历史——唯独对这种“上什么学校更成功”这种功利问题缺少认知。

他于是稀里糊涂应了下来:“啊......那我试试。”

张迪的计划随之火速开始。

转学,考试,做活动。莹莹的爬藤路使过什么“大招”,张迪一一去和堂姐核实,再按照自己儿子的现状进行调整。

张迪自己也没闲着:购入虎妈蔡美儿的畅销书,学习育儿技巧;一本本《美国名校文书写作大全》、《常青藤名校申请攻略》、《美国名校全奖得主申请案例合集》.......也摞在了张迪的床头:

作为儿子的升学总管,张迪的要强劲儿可见一斑。

“虎妈” 蔡美儿(右)

若以纯粹的成功学角度看,“复制市场已验证的模式”当然属于最高效的冲刺方式,在银行工作的张迪深以为然。

然而,没有人告诉她的是:

“申请学校”不仅仅是照猫画虎;规划孩子的未来发展也不等于是“投资规划”;再加上,升学本身确实是个受“运气”影响的概率事件,而青春期的胡京京本就处在剧烈的变化中......

因此,当刷了5次托福的胡京京终于拿到了张迪满意的分数时,他还没缓过劲儿,就被督促报了SAT考试,买好了去香港的机票。

申请的运气成分就在这:

这边,胡京京还在做自己的思想工作,那边,称得上改变全球历史的新冠疫情,正巧,暴发了。SAT、托福考试也随之进入了无限期推迟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京京说,20年初,他过得“十分压抑”。一方面是申请的压力,但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张迪:“她每天都像热锅上的蚂蚁,紧锁眉头,等待考试恢复。”

天不遂人愿,张迪最终等来的,是那个对所有中国学生影响深远的标化成绩可选提交政策(test-optional)。这就意味着,两年才刷出的那个托福分,突然变得无足轻重。张迪的爬藤目标,也突然充满了不确定。

至于另一些对张迪构成冲击的事,是胡京京亲手带给她的。一次电话里,亲戚随口问:“京京计划学哪方面呀?”

“我们肯定学金融。”

——“我还挺喜欢哲学的。”

一母一子,二人同时作答。但迥异的答案却令气氛一瞬间冷却起来。

讨论、说服、争执;找回友好的态度,再次尝试,到最终放弃说服张迪......视频那头,他不断重复着那句“我理解她,她的经历.....”,可另一边,这个已经接受了华盛顿大学金融Offer的男生却挡不住地叹气。

“那天,她的哪句话让你忘不掉?”我问。

“最后她一直跟我说:

‘学哲学有什么用?

你学那种东西,以后能成什么事?’ ”

02.

有用的?没用的?

显然,胡京京张迪这段争执并不怎么稀奇。“那有什么用呢?” 是绝大多数人成长过程中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一句反馈。

这个过程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十五六岁:这个年纪,人刚好经过心理学家所谓“心理断乳期”;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父母的附庸,而拥有“独属于我”的、“可能和父母不同”的喜好。

于是他们时而眉头紧锁,思考起这样的问题:“我到底想要什么?”

但令人失望,大部分人——无论过程如何——终将屈服于父辈的意愿。视自己所喜好的东西:音乐、艺术、哲学、文化、历史等等为“无用之物”,转将父母所谓的“金融、经济、计算机”当成自己的方向。

至于“服从了父母意志之后,这一生究竟是谁的?”这种问题,也就成了许多人从此再也不愿触碰的疤痕。

这正是胡京京被鼎石冲击到的原因。

在许多人文学科都尽数覆灭,哲学干脆被当成“胡思乱想”的今天,鼎石,作为一所学校,竟然对哲学家周国平发出了邀请。而周国平,正是胡京京开始喜欢哲学、进入哲学世界的那个引路人。

周国平

周国平是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国内研究尼采的知名学者之一。

而让胡京京,乃至他的偶像周国平都感到羡慕的,是鼎石邀请周老师做讲座时的题目:《让我们永远保持哲学式的追问》

“看到这个题目以后,我肃然起敬。我做过很多场讲座,包括全国各地的学校、大学、企业、政府机关,从来没有一个邀请方给我提出这样的题目来!” 周国平在现场说。

像许多哲学学者一样,他一直呼吁中学开设哲学课。因为只有哲学才能训练独立思考,让人获得批判性的思维:实现“人的理性觉醒”。而幸运的是,在高中阶段,鼎石学生都需要学习一门认识论的哲学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鼎石学生郑玉宇、王紫坤正与周国平进行哲学讨论,两位学生今已毕业。

所以当周国平坐在那儿,原以为气定神闲地像往常一样做完“一个人的演讲”就可告一段落时,活动后半截,他却被学生一言一语的发问惊喜。

“快乐能不能靠思想来获得?如果想着想着就快乐了,人为什么还要努力?”

“很多哲学问题都没有答案,那为什么还要去问?”

“哲学家到底是干嘛的?既然他们都解答不了那些问题,而且解答的也不一定对......”

“思考这些意义,到底有什么意义?”

“生活里如果没有哲学会怎么样?哲学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些问题甚至引发许多低年级的小朋友都聚精会神听完了整场课。

而当胡京京从鼎石的公众号上读到这场活动回顾,“可能有点矫情......但真的,我好羡慕。鼎石真的了不起。” 他对我说。

胡京京很快就发现,他所羡慕的可不仅仅是这一场活动,而是这所学校的学生能参与的一系列教育沙龙:

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讲席教授龚程鹏,四年多以前来到鼎石,启发学生在日益浮躁和碎片化的世界,用文学看世界。

曾和海子、骆一禾一起被誉为“北大三诗人”的西川,在三年前的冬天来到鼎石,与这里的一位15岁、当时在读10年级(今已毕业)的“小诗人”安兆宁对话。

鼎石学生安兆宁与诗人西川正在讨论诗歌

不止如此,在教育沙龙的舞台上,完全可被称为鼎石的思想饕餮盛宴:

导演、昆曲“鬼才”、第十五届国家文艺奖得主李小平来到这,对台下十几岁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说:“要用一颗平稳不焦躁的心,面对传统。”

另一位重视传统的教育者、中央美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董梅也到这,她说:“二十四节气是理解中国的密钥。”

担任“天宫一号”总设计师、“神舟”号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的杨宏也来到这。不过,为中国航天付出半生心血的他却仍保持热血。面对台下的年轻一代,他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最让鼎石学生难忘的是孟京辉的到场。

那一天,鼎石那个容纳700人的会场内几乎挤满了人,每一个人的手都高高举着,要和这位中国戏剧先锋,聊上两句有意思的话题。

孟京辉活动现场

03.

两千多年的执念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我们迅速地、大规模地、不可遏止地丢失着信仰。

对自我提升的渴望,简化为对消费主义的追捧;对教育的追求,变成用学历镀金;常春藤?不过是赚大钱的方法。成功学是最畅销的书籍主题;庞大的互联网巨头则热衷于用算法控制心灵,贩卖碎片化信息。

真呢?善呢?美呢?企业估值、商业竞赛、学校排名的维度里,并没有衡量这些价值观的尺度。

这或许正是鼎石将教育沙龙这一品牌系列从2013年创校筹备期坚持至今的原因:

教育沙龙第一辑 · 中英文书籍的封面设计

从最初请来耶鲁北京中心董事李恩祐、文理学院波莫纳第九任院长David Oxtoby、英国顶尖室内及家具设计师Luke Hughes......如果说七年前的鼎石还像个“学校”似的做一些有关大学、博雅教育、图书馆设计等相对侧重于教育话题的主题沙龙的话;

那么在这之后,鼎石希望通过教育沙龙实现的教育目的,则远超出普通家长的预设范围:

请孟京辉,不只在于他有名,而是因为孟京辉是文艺先锋。他告诉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戏剧可以传递真相,戏剧表演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诚恳和真挚,尽管它们在生活中已愈加罕见。

请阎崇年,不只因为他美誉加身,被称“中国历史界泰斗人物”。而更因为这样的大人物,仍然活得接地气:他说自己最关注的,“是六百年来那些与故宫相关联的人,人的命运,人的奋斗,人的喜怒哀乐。”

深入他人的命运与情感,增厚对人生的领悟;通过阎老,鼎石进行着对年轻心灵的引导。

历史泰斗阎崇年

请皮克斯(Pixar)艺术总监Anthony Christov,不是因为他拿过大奖;而是因为他对 Pixar 的创作信念,或许能启发年轻心灵看到世界的不同侧面:

“Pixar不愿意讲述伟大的故事,我们想用伟大的方式,讲述平凡人的故事。”Anthony说。

皮克斯(Pixar)艺术总监Anthony Christov

鼎石的这群孩子因此有机会做那些在传统学校里永无机会做的事:

读诗、写诗、与诗人西川谈诗;思考、再思考、而不用理会外界杂音“哲学就是闲得没事干”;

写文章、说文章、听文学教授谈文章;看戏剧,看动画,做戏剧,做动画......每个人骨子里的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演绎。

在理想主义早被当成笑话的同时,在鼎石,有一群人,却用七年,带着全校师生践行理想。

正如创作者永远看得到作品中的漏洞,活动的重要发起人刘媛也觉得,这七年的活动办到现在,仍不过九牛一毛。毕竟,早在两千多年前,那个战火降息的古希腊,崇尚哲思、道德、智慧、事物本质的理想国已经被柏拉图提出。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刘媛及她的同事们,不过是试图挖掘人心深处对教育的固有渴望:在鼎石,先搭建起一座小小的理想国。

刘媛是鼎石市场及传播总监,除了教育沙龙,她还是鼎石一系列博雅活动的发起人,包括文化探微、我爱艺术家、美术馆奇妙夜、讲故事的人项目等。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总结始于2014年的教育沙龙的目的,她曾经这样谈道:

“让这些孩子在一生的路上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世界的追问,像寻找水、空气和阳光一样寻找智慧、艺术和美;不要用那些狭隘的社会标准,挡住阳光照进心灵的那扇窗。”

而当已经创办多年的教育沙龙决定回顾自身,将历时5年,包括西川、孟京辉、周国平等在内的10场活动集结在一起,制成了那本名为《我们来自虚空,却又深处无穷。》的书时,它无疑令胡京京大为惊喜。

对他这个早已没机会去鼎石重新上学的大孩子而言,这本沉甸甸的小书就是一种象征,它提醒着他,在世界某处,甚至就在同一座城市,仍有一所理想主义的学校,坚定乃至倔强地追求着教育的本质,那就是:

使成长中的心灵不被生活中的狭隘束缚,用跨越时间、空间、国际和工业时代学科边界的思想体验,丰富自己的内心,认识无限世界。

鼎石教育沙龙成书 · 第一册《我们来自虚空,却又身处无穷。》

的确,倘若你忘了什么是理想主义,那你真的不妨去鼎石看看:

因为在这,有信仰的人绝不止刘媛和她的同事,那位常常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每半年给全校师生写封信的校长闵茂康(Malcolm McKenzie)更怀有纯粹的教育理想。

在教育沙龙成书的赠言中,他重申了鼎石的使命:

“我们的理想是慷慨地与他人分享成功,勇敢地从失败中学习,向所有孩子敞开大门,参与与教育有关的一切,并投身于校园之外更广阔的世界。”

闵茂康(Malcolm McKenzie)

在与胡京京渐渐熟络之后,他对我说:

他始终不恨张迪,也没有丝毫埋怨。

只是,在不情愿地拿下金融专业的offer之后,他大概又不止十遍地通读了鼎石公众号上的所有文字;不同于其他学校总会在官方账号不断发布招生信息,「北京市鼎石学校」这个号却常常看得他心头一颤,常常忘了它是一所学校。

“如果自己的教育路线终究无法改变,那么假以时日我成为父亲之时,我一定送孩子去鼎石,倾其所有去追求这种,真正的教育。”他说。

他说这话的时候,我不由得看到,鼎石的那本《我们来自虚空,却又身处无穷。》的教育沙龙回顾,一直放在他身后书架的显眼处。

如果你也像胡京京一样觉得「鼎石之所为,真的了不起」

如果你无法亲临现场却仍渴望一窥「教育沙龙」风采

如果你也对「践行教育理想」的鼎石人充满好奇

关注「北京市鼎石学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鼎石赠书”

即可免费领取「教育沙龙」成书

「我们来自虚空,却又身处无穷」

书籍印于2020年冬,存量有限

仅限前100位读者领取

如您需要,请尽快行动

横跨5年,涵纳10场活动的精华内容

扫描学校二维码,即可查看

*市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