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点内卷浪潮下,没有一位孩子能独善其身,无方向、无动力等问题正变得愈加低龄与普遍化。传统的单线型思维已然无法应对现状,我们必须用更宏观的视角来进行“系统性”决策。在下文中,外滩教育特约作者、建桥国际高中创意及家校共创中心负责人杨捷,将从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出发,与我们聊聊如何破解孩子们的“内卷困局”。

文丨杨捷 编丨Travis

去年年底开始,我陆续接触到了身边朋友的孩子网瘾、厌学、抑郁的问题,看到青少年学习无方向、无动力、无意义感的问题正逐年低龄化、普遍化。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奥古斯都·纳皮尔与其导师卡尔·惠特克合著的畅销书《热锅上的家庭》中给到我一个很大的启示:

以往我们认为心理问题是个体问题,其实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小系统,而系统的问题只能到系统中才更有可能被解决,一个单线条的方案,比如找心理医生、比如找某个学科的专家学者来帮助可能都收效甚微。

想到了几个生活中遇到的小故事,分享出来,欢迎对号入座,也欢迎您把我没有想到的系统问题在留言区继续分享出来,我们一起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系统里

需要一个随遇而安的家长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焦虑、抑郁、甚至厌学,可能跟他(她)有个要求比较高的家长有关。

我的心理咨询师朋友曾经接手过一个美丽聪慧的小姑娘,成绩好还担任许多学校的社团工作,并且是在一所口碑非常好的体制外学校上学,可就是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依然会因为少得了两个A+而焦虑甚至抑郁。

她的母亲说:“老师,我们都不要求她什么的,可她就是自我要求太高了。”

于是我朋友跟孩子做了一对一交流,一个小时后孩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咨询室,却没想到母亲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看,妈妈多会抓紧时间,这一个小时里妈妈做了那么多的英文题!”朋友当时就心凉了——这一个小时的辅导白做了。

妈妈们可能很委屈,我自律、自我要求高只是想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而已,有什么不对吗?

对自我有要求当然是好的,但如果孩子出现了焦虑甚至抑郁的状态,多少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高期待,即便你不说出口,你的行为也在刺激她(他)。

还有个男孩子从小多才多艺、上了初中后一直担任班长,情商也高非常讨周围人喜欢,可是上了初三开始越来越迷恋电子游戏,一个多月后跟家长提出要休学成为一名电竞运动员,然后说什么也不肯去学校了。

他的父母是大学老师,第一反应是青春期的孩子最好不要发生太大的正面冲突,孩子一定要走电竞这条路那就让他试试,可能他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也就回来了。

孩子进了电竞俱乐部,的确发现自己与职业选手差距非常大,但说什么也不肯回家,脾气也开始变得暴躁,坚定地说自己再努努力可以提升。父母非常着急,奇怪他并不像有网瘾的样子,却不肯回去读书。

其实这孩子的确不是网瘾,他只是通过虚拟世界来逃避现实世界的学习。他从小是头戴光环长大的,而当他意识到自己将要面临人生第一次选拔性考试时,他非常担心自己头顶的光环会消失,所以会对学习感到焦虑。

而这种焦虑哪里来的呢?是他长久以来看到父母的优秀,也洞悉到父母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高期待,当他感觉自己达到不了时,就只能选择逃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系统中的问题

不只有学习焦虑那么简单

A: 思维成熟的孩子不愿意加入学校的内卷系统

现在不肯去学校的孩子原因很多,不见得都是学习焦虑

有的孩子思维比较早熟,想问题比同龄的孩子深刻,他们不想去学校仅仅是因为看透了学校的内卷,不屑于被卷进去。

曾经有个孩子告诉我:他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不错的成绩,但是老师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拼命刷同样的题。

他问出了这样一连串 的问题:

“为了提高那几分,浪费那么多的时间不累吗?值得吗?”

“你认为不值的话,老师和同学就会视你为异类。学校就不能多一些评价标准吗?”

“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加深对社会的洞见的,刷题能算学习吗?”

B:成绩中等的孩子在学校系统中辛苦追赶

我周围认识一群各个大学的高校老师,有时大家聚在一起诉苦:“我们拼尽全力读书、工作终于活成了一个普通人的样子,可是我们的孩子还能有我们那么幸运吗?”

一个复旦的教授这样表述自己的孩子:

她成绩普通到我不找老师补课就会落后的那种,于是基于我这个普通过来人的经验,我必须得把她先塞进咱们大多数人都卷入的这个系统里,

虽然我们知道这里的内卷严重、拥挤不堪,而且许多东西都不是我想要的,但如果你连个高中都考不上,我实在也不知道怎样给到孩子普通人的生活。

毕竟中国既不像日本崇尚匠人精神,也不像德国尊敬职业教育。

所以我只能用各种手段帮她往系统里挤,一不小心她被挤了出来,我又会忙不迭地把她重新塞回去……

C:意识系统里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学生涯规划

也有些在学习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与教与学完全无关,仅仅是因为家长接触的有关教育的信息不对称传递给孩子,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但这在孩子升学时的学涯规划期是个坑,家长最好不要去踩。

分享另一个朋友碰到的案例:

有个女孩子初二时突然立下志向想学“犯罪心理学”,于是她妈妈想到华师大的心理学专业全国最好,就鼓励女儿去考华二。女孩子听后开始发奋图强,自己积极地要求补课,妈妈见了心花怒放。

可惜好景不长,这个孩子本身成绩平平,最多走个区重点,现在突然把目标定为了“四大”,就变得分外焦虑,到了后来学校老师都看出她快有心理问题了。

朋友听完她们的描述后告诉女孩:

首先,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华师大心理系不开犯罪心理学;

其次,华二是一所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中学,并不对口华师大;

第三,你要学的犯罪心理学在公安类大学、政法类大学有开,而且我们上海的15所特色高中里的政法高中,就是对口这类大学的。

三言两语,将信息一透明化,孩子不抑郁了,最后还成绩越来越好,考上了一所市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系统的牵绊错综复杂

1. 全民都在网络系统中越陷越深

家长对孩子不满可以吼娃发泄,累了可以追个剧、在朋友圈里吐个槽。那我们的娃累了可以干什么呢?现在出去玩连个同龄小伙伴都找不着,全在培训班里猫着呢。

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出现:“YYDS”、“WWDX”、“DDDD”,几天不冲浪就要变“文盲”的压力;小视频、朋友圈里有关审美趋同的导向;网红博主的价值观植入;网络暴力、刷圈引发的社恐等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我们不放到这个系统中去看,你都会感觉这些本不该是问题,离开这个系统不就行了吗?

可是身在其中的孩子,他们真的离的开吗?她(他)可能会跟同龄人没有共同语言,可能会感觉自己不合群,当然也可能自己完全能够坚持自己想要的,利用好网络的优势服务于自己。

同样的,孩子如果离得开网络,我们家长就离得开能够不受影响吗?我们忍得住不去看微信,不去看“别人家的娃都是怎样的”,别人家的娃走的是怎样一条“鸡”路吗?

有个老师说得好:国人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不是想我怎样过好我自己,而是总想我怎样比你过得好。”潜意识里总想和人比较、把别人比下去这是不快乐的根源。而如果父母有这样的想法,又怎么可能不投射给孩子?

2. 舆论系统伤人心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我们就深刻理解了语言作为暴力伤人的力量甚至比武力还要强,因为语言的暴力直接击碎的是心

网络暴力我们可能可以假装鸵鸟来逃避,可突发的家人的评价,邻里的评价却会不小心钻进耳朵里,逃无可逃。

记得我家小宝出生之后,开开心心地出门遛娃,总会听到有人评价:“你家娃不怎么胖嘛,是不是吃得不多啊?”“身长没我们家长得快啊,要多晒晒太阳啦!”……

这样的话语,小到孩子上厕所都似乎可以成为比较的谈资,但这些“关心”却成为许多新手妈妈的压力。

而真正育儿时期出现的问题可能更是防不胜防,那天听到一个案例:

一位小姑娘总是自残、还试图自杀,妈妈回忆爸爸曾经说过:“如果你学习不好,爸爸妈妈就拉着你一起去跳楼……”,而妈妈自己也曾跟爸爸说:“这个孩子没养好,咱们要不要再生一个,重新来过……”恰巧被女儿听见了。

这样的话给到孩子的暗示是什么?就是你学习不好,连活着的权利或意义都没有了。

可是家长这样的压力哪里来的?是不是跟这个比跟那个比,比出来的呢?是不是感觉到社会系统的压力不能承受呢?

我们这一代人又何尝不是身边一直有一个或几个“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父母”在“激励”我们呢?

3. “知行合一”是唯一的出路

我思索这个局该怎么破,得出的第一结论是: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携起手来建造一个良性的教育联盟,重新塑造这个系统。但细究下来可执行性不强,还是每个人必须先做好自己比较靠谱。

即便我们理解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每个人也要先做这一棵树、一片云、一个灵魂。

做这一棵树、一片云的技巧,我想就是“知行合一”吧。

记得女儿在幼儿园的时候,我经常听老师说:“快吃饭啊,谁吃得慢就要留下来帮老师洗碗了哈!”

但当年我儿子在德国幼儿园时则正好相反,儿子经常会很兴奋地告诉我:“今天我帮老师洗碗啦!因为我表现好。”

这两个行为背后带给孩子的暗示不言而喻,前者认为劳动是惩罚,后者则认为劳动最光荣。

所以,“知行合一”,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它涉及到我们的意识与意识流转化为行为的呈现,还涉及到你身处的每一个系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