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傻不拉几地跑去郑州,又跑回来干嘛?去把病毒带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把病毒带回来”、“走个过场”、“趁机捞一把”、“沽名钓誉”等等,这些谩骂声随着叶军港回到家乡而来,他在郑州无偿维修了500多辆故障车,可是在回到家乡时,不仅没有收到鲜花、掌声,反而遭受了无数的谩骂,这让他感到十分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的叶军港是广州市花都区仿程汽车维修中心的老板,从事修车行业已经有16年的时间了,在听闻河南多地发生雨灾,导致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害,从网络上看到涉水需要维修的车辆随处可见,于是,叶军港带着徒弟不远千里支援郑州,结果在返乡时遭到了网友的谩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1年7月20日,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而作为河南省省会的郑州受害更是严重,在暴雨过后,街头路边的涉水车辆随处可见,在郑州暴雨期间,身在广州的叶军港也一直在关注着,当他得知郑州有很多车辆泡水且无处维修检查时,他就期望着能做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7月23日,叶军港在网络上看到了来自郑州的求助视频,“刚好社会需要,刚好自己也有这门技术,所以我来了”,经过两天时间的准备,叶军港带着自己的徒弟也是自己的得力助手陈毓亨出发前往郑州,“从日出东南到夕阳西下,翻过一座座山,跨过一座座桥,我心中的的那团火是不会熄灭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叶军港的车上还贴有红底白字的贴纸,一侧写着“我是一名汽修工,前往河南支援,车辆有问题请拦停我,无偿维修”,而在车辆的另一侧则写着“ ‘河’ 你一起,共渡 ‘南’ 关,广州车辆救援志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从7月25日上午10点从广州出发,跨越了1488公里,花费了16个小时,于次日凌晨3点左右到达郑州,在这里,叶军港联系到了本地的车辆救援团队,发起人是郑州本地的一个汽车维修老板,与叶军港一样的是,有来自全国20多个汽车维修同行都加入了这个临时的团队,在稍作休息之后,叶军港和陈毓亨就快速加入了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引擎盖成为了他们的主战场,而发动机的轰鸣声成为了他们工作最好的证明,两个人没日没夜地穿梭在郑州的各个小区,他们从早上8点左右开始干活,晚上10点左右才回去休息,他们维修了近500台车辆,足迹遍布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等地,期间,也有车主质疑他们修检的过程不够精细,而叶军港也只能耐心地解释道:“要想精细得工具齐全,现在条件不够,如果想常规维修,一天只能修一两辆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受困的车辆特别多,救援团队只能让涉水较轻的车子尽快动起来,然后让车主去自行检修,再就地维修涉水严重的车辆,如果不能就地维修的,也只能给出维修方案,叶军港说:“虽然也有不理解的,但是大部分人都能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支援郑州期间,叶军港也被郑州当地的人民的热情所感动,在河南农业厅家属院里,有年迈的夫妻为叶军港送来了家里唯一的西瓜,不收还要再塞几瓶水给他们,在临走之前,叶军港汽车的后备箱被群众们送来的食物塞得满满当当,居民们为其送上锦旗,“千里迢迢支援郑州,免费修车技术精良”,家属院也为其送来了锦旗,“凝聚匠心,技术精湛;千里驰援,山河情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7月30日早上,叶军港和陈毓亨带着归家的喜悦一早就启程返乡了,可是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当天下午,叶军港看到郑州发现新冠确诊病例的新闻之后,便立即查看了自己的行车轨迹,他们发现有一地升为了高风险地区,有三地升为了中风险地区,他们便立即联系了广州相关社区和村委进行报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7月31日下午,叶军港回到了广州,当时,社区和居委会回复他们“目前安排不过来检疫车辆,会尽快安排人员来接你们隔离”,由于舟车劳顿,叶军港和陈毓亨在商量后就近找了一家小旅馆,打算暂住一晚,在开房的时候,叶军港还主动告知了旅店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从郑州那边回来的,但对方也没有说什么,由于妻子是医护工作者,叶军港也了解一些防疫常识,便在进入旅店房间后再未出门,直到第二天早上,检疫人员来接他们转移隔离,他才走出了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走上救护车之前,叶军港还拍了一张照片,发布到了朋友圈里,“2021年8月的第一条朋友圈,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给大家发,会好起来的,乐观、自信、爱!”当叶军港到隔离酒店之后,便有陌生人添加了他的微信,陌生人质问叶军港“我在朋友的朋友圈看到你被隔离了?你傻不拉几地跑到郑州去又跑回来干嘛?去把病毒带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叶军港耐心为其解释,自己去郑州是去当志愿者的,而且在回来时,当地也并未发生疫情,但对方依旧是无理的谩骂,甚至删除了双方的好友关系,不给叶军港任何解释的机会,这突如其来的责怪也让叶军港有些发懵,他无法理解,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的眼中怎么就成为了恶意的“病毒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叶军港的车辆就停在酒店门口,车上还有着他的联系方式,不少周围群众加上了他的微信,不由分说的谩骂了起来,各种猜测、挖苦也随之而来,在激动之余,他也录制了一段哭诉的视频并发到了网上,“我感觉我挺心寒的,我只是想尽一份力,给河南人民传递一份温暖,并不想带病毒回来,我自己也是不知情……”该视频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与热议。

当核酸结果出来为“阴性”之后,叶军港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但是按照防疫要求,两人仍需隔离14天,而在酒店隔离,每天的隔离费为368元,包含了早餐,但其余每顿餐费需要40元,两人每天面临近千元的支出,一共上万元的隔离费用,虽然叶军港一再强调不会在乎钱,可是面临如此高昂的费用,他还是皱起了眉头。

“说实在的,我们也不是很富裕的家庭,这对我们来说是双倍的打击,我们店内属于半经营状态,每天这边隔离还需要支付一千块钱的费用,(8月3日)有防疫小组的人给我打电话,说申报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减免部分费用。”叶军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8月3日下午3点03分,叶军港发文表示“我所做的,我能说是问心无愧,在国家、社会需要正能量的时候,不远千里奔赴郑州,差旅费几乎自费,在隔离酒店也都是自费,可是,一回来就有人发微信问我‘你为什么去了郑州后还要回来’,听了这些话,我真的很伤心……我去做志愿者,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掌声、鲜花,但我的行为真的像他们质问的那样‘自作自受’吗?希望大家多给我一些鼓励,而不是谩骂和攻击。”

在不久之后,广州市花都区防疫领导小组的组长联系了叶军港,称花都区政府对于他们支援郑州的行为十分肯定,并表示会与街道办商议后,将免除其在隔离期间的住宿费用,有媒体采访了叶军港,记者了解到,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叶军港在广州帮忙搬运过赈灾物资。

面对记者的采访,叶军港表示:“除了加微信骂我的,还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的评论区下面质疑我,他们说我去郑州几天能修多少辆车?怀疑我是商业行为,现在有很多网友留言鼓励我,让我十分感动,还说要给我物资帮助,但我没有要,接收到他们的心意就可以了,我现在心情已经平复很多了,我从来没有后悔去郑州支援,别人怎么说是别人的事,这次的事情不会影响我做志愿服务,我会坚持做下去,家人和朋友都挺支持的。”

在8月3日晚上,澎湃新闻采访到来自河南农业厅家属院的卢女士,卢女士说,在跟叶军港聊过之后,发现他们住的条件很差,“因为他们是自愿自发来的,住在汽修厂里,10个人一间房,晚上手机连充个电的地方都没有。”

于是,卢女士召集邻居们,希望大家一起出钱给叶军港包房间住,在卢女士的帮助下,叶军港在酒店居住了两天之后,便返回了原地址,和其他志愿者住在了一起,卢女士向记者表示:“他觉得和志愿者们离开不好,最后又拒绝了。”

在本次事件中,叶军港的身上并没有检测出病毒,只是因为参与了隔离,就遭到了网暴,让这起事件显得十分荒诞,其实叶军港没有犯下任何过错,也不需要为此辩解,就算他只是从郑州返乡的普通市民,就算他真的感染了新冠病毒,他也没有犯下任何过错,任何一名公民,只要主动报备行程、积极配合隔离、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就已经充分履行了自己的防疫义务。

只要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行程、对抗防疫政策,不论是新冠肺炎的患者、密切接触者还是参与隔离的人员,都不应该成为被他人攻击的对象,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即便没有为他们“雪中送炭”,也不应该“雪上加霜”,我们不能让平凡的英雄们“既流血又流泪”!

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公民对防疫政策的支持和配合,此前,已经有个别的感染者故意隐瞒行程、造成疫情扩散,让多个地方受到了教训,对于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躲避、抗拒疫情防控工作的人,舆论当然应当加以谴责,法律更是不会放过他们。

但是,对于更多的普通感染者和隔离对象而言,他们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成为被迁怒的对象,部分人越是歧视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感染病毒的人就越会害怕被人发现,不理性地做出有害于防疫工作的举动。

对于疫情受害者的网络暴力,不仅不公平、不正义,也是在破坏社会各界努力、团结建立起的防疫屏障,此前,“武汉人在外地被歧视”、“成都女孩被人肉搜索”等多个案例的教训就在眼前,舆论应当合力且旗帜鲜明地支持和关怀疫情的受害者,保护他们不被污名所侵害。

那么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直接私信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