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支满载了国人希望的青年军足球队,对,他们就是健力宝青年队。

从92年开始筛选,93年正式组队,朱广沪为主教练,启程前往巴西圣保罗。当时这支足球队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甚至当时国家副主席荣毅仁还为足坛小将们远行题词。足球小将们在巴西训练时还得到了当时在巴西访问的国务委员李铁印的看望。当时这批青年军就是中国球迷眼中的美好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支健力宝队也没有让国人失望,在第一次赴巴西期间共打了165场比赛,成绩是110胜,25平,30负,成绩斐然。1995年7月6日健力宝队第一次回国,就凭借李金羽的头球1:0战胜了当时的天津三星连队,从此一战成名。

此后又两赴巴西,最后在98年的昆明正式解散。随着以健力宝队为班底的77国奥队折戟奥运会九强赛,健力宝神话彻底破灭,健力宝模式也被广泛质疑。

健力宝队这种精英选拔模式,在亚洲来说是最早的。这支健力宝队也是举全国之力组成的中国青年精英军团,再加上国家的高度重视,出成绩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么具体到培养模式,就真的让人大跌眼镜了。这可能也是这批精英球员被耽误的原因:

一、本土朱广沪担任教练。

并不是说朱广沪能力不行,毕竟他也是中国国内教练的佼佼者。但对于这批精英球员的培养上,朱广沪还是有明显的不足。当时没有聘请外籍高水平教练也成了事后被人们诟病最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选择集训地在巴西。

巴西的确是人才辈出,足球环境一流,但在搞青训方面并是不巴西的强项。何况朱广沪带领大家在巴西的郊外选块地,封闭式训练,也没有和很多巴西的强队过招交流,真心还不如在国内集训。

三、健力宝所有球员的产权不清。

健力宝队当时这批送出国的“苗子”们来自全国各地区不同的运动队、体校、俱乐部。健力宝集团出资将他们全部送到巴西去,结果在“苗子”们“产权”都不是自己的情况下,健力宝最终只能将自己种出来的果子白白地送给了别人,完全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除了让精力宝集团在经济上损失巨大外,这也直接导致这批在一起磨合了5年的球员们各奔东西,散落在各个职业队里,之前培养的技战术和默契直接清零。

即便是这样,这批球员里还是涌现出了很多的俱乐部、国家队倚重的绝对主力。李金羽、李铁、张效瑞、隋东亮、李伟峰、郝伟、商毅等,如果不是健力宝模式的不成熟,相信这批健力宝青年军们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现如今,这批球员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大部分人还是留在了足球行业里做教练、青训和管理工作,而李铁更是成为了国家队的主教练,希望他们能够用自己宝贵的经验继续为中国足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