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埔县积极打造张弼士文化IP,弘扬客家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在梅州这片1.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中原迁徙传承下来的客家文化,在峥嵘岁月里沉淀下来的红色文化,满载乡愁飘洋而来的华侨文化,齐头并进,争吐芬芳,共同构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文化是“里子”,更是根脉。

文化之乡梅州坚持以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深入挖掘名人故居,活化利用红色旧址,传承弘扬客家文化,并将它们唤起广大村民的文化自觉,凝聚了乡村振兴精气神,让乡村澎湃着向上的力量。

如今的梅州,既留住了青山绿水,又传承了优秀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条腿走路,乡村“里子”正变为振兴“路子”,展现出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气象。

●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加强名人故(旧)居保护

让有形文化留得住

自古以来,梅州盛行崇文重教之风,孕育了无数文人才子、革命先驱,涌现出丘逢甲、黄遵宪、叶剑英、古大存、林风眠等大批名人。他们对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载入史册,为后人所传颂。

先辈远行,土木安在。

近两年来,梅州扎实推进名人故(旧)居保护修缮工作,按照修旧如旧、修旧如新、生态保护、循序渐进、先急后缓等原则,让久经风雨的故(旧)居重现当年风貌,并进行活化利用,唤醒文化记忆,延续城市文脉。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梅州涌现了一大批院士、将军、大学校长、专家学者、侨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梅州籍院士总数达34人,占广东籍院士近1/4。同时,辛亥革命至今,从梅州走出去的军事人才和将领不计其数,在这期间被授予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梅州籍将军共有540多人。

这些如珍珠般散落在梅州乡间的名人故(旧)居,如今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名片。

丘逢甲故居内堂悬挂的“进士”牌匾、古大存故居里的军大衣、林风眠故居所布展的画作、李威光故居展示的铁柄关刀和练武石、贮藏在张弼士故居地窑的大酒桶……名人的卓越功勋和高尚品格可从其故居的一物一景、一砖一瓦中窥见一斑。

留住形,守住魂。当前,梅州全面深入推进名人故(旧)居保护修缮工作,让有形的文化留得住,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积极助推名人故(旧)居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烽火生涯,戎马倥偬。红色苏区梅州,无数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烈火忠魂的印记。他们为中央苏区作出了突出贡献,也给梅州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遗产。

梅州革命旧址多,认定的有509处;英雄故事多,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半数以上党和军队的缔造者、开国将帅、元勋,都在梅州斗争过;人民贡献多,有名字可查的英烈达4505人,参加红军长征的人数有51人,位列广东第一……

从八一南昌起义发动到大埔三河坝战役,从起义军辗转潮汕到井冈山会师,到挺进东江南下梅州开辟革命根据地,到“九月来信”在梅县同怀别墅的首次传达,再到古田会议的召开,这是一个完整的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历史过程,把梅州与轰轰烈烈的革命大潮紧紧连在一起。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梅州市坚持挖掘、保护并举,举全市之力,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值得一提的是,梅州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梅州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让红色资源有了“护身符”。

循着红色印记一路在梅州追寻,一处处被激活的“红色家底”,让梅州的乡村生活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寄托。

青山绿水白云间,流水潺潺桥下走。游走梅州乡村,一边是保存完好的连片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一边是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新貌,两种风格的建筑风貌交织在一起,铺陈出别具特色的客家乡村美景。

名人故(旧)居、革命旧址、红色遗址等,都是缅怀名人、记住历史的重要载体,是梅州重要的有形文化,已经成为梅州地方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梅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多维度开展文化生态保护

让活态文化传下去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

梅州素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美誉。想要体验深厚的客家文化积淀、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梅州是最佳选择之一。

漫步花萼楼、泰安楼,可以与前人对话,感知客家人的朴实、团结和智慧;寻访百侯镇、大东镇,“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充满中州古韵的广东汉剧、诗词韵律的客家山歌、提线木偶的傀儡之谜等,让人痴迷……

梅州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市,2010年5月,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这是广东第1个、全国第5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11年来,梅州以客家文化为根,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整体保护与活态保护理念,从多方面探索非遗保护的“梅州方案”,实现由以项目、局部、个体为主,向整体、全面、全民为主的方式转变。

从历史走到现在,客家文化承载着历代客家人的坎坷与荣耀,踟蹰与奋进,是梅州打造文化名城的家底。从现在走向未来,梅州守好文化家底,走出了一条具有梅州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之路。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10大类别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75项,四级非遗传承人375位,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同时建成97个非遗传习设施,活态传承客家文化,让“非遗”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

每逢假期,在离大埔县城30公里的光德镇上澄村,灯光璀璨,人头攒动:正气凛然的蓝继子,刁滑奸诈的许氏,形容枯槁的王氏……“送戏下乡”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了一场文化大餐。

不管是“送戏下乡”,还是非遗“快闪”秀,又或者是文旅推介会、丰收节、高铁开通日等活动的“驻场”演出,到处都活跃着客家文化的“身影”,既助力非遗传承,又助推乡村振兴。

“将精神食粮送到家门口及田间地头,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梅州每年组织开展了上千场非遗‘送戏下乡’演出活动,村民们扶老携幼,场场座无虚席。”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客家文化如此,足球文化亦然。

足球之乡,短短4个字道出了梅州深厚悠久的足球文化,上百年来的足球运动在这片崇文重教、将帅辈出的土地上蓬勃发展。

梅州深刻意识到,足球对于一个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足球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对于乡村来说,也是如此。

民间旺盛的足球需求与参与热情,借助草根赛事的平台得以释放,乡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每逢假期,梅州各地大到县和镇,小到村民小组都举行足球赛,年龄覆盖老中青幼,火爆程度不亚于职业联赛。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辞旧迎新踢足球,已经成为梅州独特的新春“年俗”,令乡村拥有独特的魅力。

留住乡愁记忆

让文化释放振兴力量

夏日清晨,乡村美景入画来。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村民古必崇正在散步。

“以前别提散步了,门都不敢开,车一过泥路就尘土飞扬。现在变化大了,幸福指数蹭蹭往上升。”古必崇开心地比划着家门口的变化。

古必崇的幸福生活,得从他家旁边的古大存故居开始说起。

“政府不仅修缮了故居,而且将周边的配套设施、人居环境都进行了整改,真是一项民心工程。”古必崇说,得益于古大存故居修缮,村里道路硬底化4.7公里,将200多亩的荒地开发为水稻耕种,周边进行了绿化和墙绘,设置了公厕和垃圾分类点。

向东北70公里外,华城镇黄埔村依托李威光故里的资源优势,通过深入挖掘状元文化内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大提升了周边人居环境,包括修整道路约6公里,环境提升面积近3000平方米。

业内人士表示,只有凝神铸魂振兴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生活以意义感、幸福感、快乐感,才能激起人们在乡村生活的意愿,并主动参与振兴乡村的活动和实践。

走进位于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的张弼士故居,建筑雕梁画栋,气派非凡。虽然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一些装饰早已斑驳,仍依稀可见这位当时海外华侨中首屈一指的巨富的盛况。

多年来,大埔县修缮了故居,建设了停车场、品酒长廊等旅游配套场所,并把包括故居、附近码头、田园村落等列入旅游用地控制规划范围。文化旅游火了,也不断擦亮张弼士故居这张文化名片。

因看好乡村旅游业,梅州市龙发生态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闻着酒香前来。“2015年承包了张弼士故居旅游景区,结合乡村振兴,进行整体保护、开发、打造,发展农业+旅游产业。现在节假日和周末,很多自驾游客过来游玩。”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姚沛荣说。

为进一步打造张弼士文化IP,弘扬客家文化,去年以来,大埔县按照市委打造5A景区工作要求,积极活化利用名人故居,在故居旁全力规划建设好张弼士博物馆。张弼士故居已成为集历史名人文化、客家古民居观赏、葡萄酒文化体验、生态乡村休闲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以文铸魂,唤起村民的文化自觉,孕育着向上的力量,不断辐射到千村万户。因文化而兴的乡村,在梅州比比皆是。

文化赋能,项目落户,是梅县区丙村镇红光村蝶变的开始。中国·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以下简称“客都人家”)自2018年11月签约落户红光村后,通过核心文旅产业建设,周边配套建设万里碧道、滨江公路、美丽乡村、学校等10个项目,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村子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带旺了乡村人气。

如今,每天晚上,红光村再也不像过去那样遁入漆黑的夜色中,伸手不见五指。月光如水,华灯璀璨,在“客都人家”的光影映照下,村庄宛如一个“不夜城”。

作为粤闽赣边首个以客家文化为载体的文旅综合体,“客都人家”为梅州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新活力。同时,辐射周边区域加快乡村振兴,形成“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

时间在变,文化再现刹那间,空间在变,乡村旧貌换新颜。但文化记忆与乡愁追思不变,梅州种种文化力量,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将化为振兴力量,折射出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气象。

亮点扫描

一座名人祖居

激活一个乡村

羊岃村北倚君山笔,后枕羊子岃,客家古建筑错落有致,村庄古朴沉静。

国际知名数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菲尔兹奖、克拉福德奖及沃尔夫数学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得主丘成桐的祖居地就在这里。

走进蕉岭县文福镇羊岃自然村,沿着村道往前走,客家元素随处可见,村口公园、耕读园、福寿堂、力田草庐、村史馆等逐一出现在眼前。古朴的建筑矗立在山水田野间,勾勒出一幅和谐清雅的乡村图景。

这个不到300人的小村文化底蕴深厚,曾培育出一大批杰出人才,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也不下百人。

“我们一个村常住人口大约300人,但是近代以来有122个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3左右,其中一半是世界名校和国内重点高校。”羊岃片村民理事会理事长丘文干介绍起羊岃村的文化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羊岃村,前有原镇平县督学丘集熙、原镇平县总管丘集唐、著名爱国教育家丘镇英,今有数学泰斗丘成桐、数学家丘成栋、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和免疫生物学教授丘明诚等。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先生亦在此,与丘镇英、丘成桐、丘成栋一同被誉为“一门四英杰”,成为当地美谈。

2018年,一场令人瞩目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卡拉比—丘理论发展40年国际会议在蕉岭召开,鲜为人知的羊岃村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与此同时,在丘成桐院士的关心支持下,其祖居福寿堂和力田草庐进行了重修,成为展示客家文化、展示院士风采、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时隔两年,又一场数学盛会在蕉岭举办,丘成桐再次回到羊岃村,为新建成的镇英园,以及福寿堂、力田草庐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揭牌。

为彰显人文魅力,实现文化振兴,蕉岭正以创新传承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全面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积极调动各村内生动力,以农村老祠堂及闲置民居等为阵地,培育农村文明新风,点亮乡村生活。

羊岃村不断擦亮“面子”、夯实“里子”,结合村文化特色和底蕴进行乡村建设,在打造村口公园、福寿堂、力田草庐、耕读园的基础上。去年以来,新建了镇英园、村史馆,不断发掘、提炼村文化特点,扩大名人效应,串珠成链传递着耕读传家的客韵人文精髓。

寿乡人文美,激发新活力。百年建筑仍存,见证着羊岃的祖辈艰苦创业,也激励着后人勤奋求学,建设祖国和家乡。如今,羊岃村正不断在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