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红星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主要经济体国际竞争的焦点。

在创新助力和有力政策的支撑下,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继续保持高速扩张态势。国家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一、二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53.7和149.3,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在近三年的最高水平,始终位于较强景气区间水平。其中,创新景气指数(130.3)达到2016年以来同期水平的最高值,政策环境指数(141.7)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增长。

“创新”与“政策”双轮驱动是发展主因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魏际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有巨大的成长潜力,能对经济社会全局及长远发展起到牵引和带动作用。从上半年各项数据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负众望,牵引和带动作用明显。

“从发布的数据来看,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继续向好,规模与投资增速等均好于整体工业表现,重点产品和高技术服务业增势显著,作为新动能对整体经济的支撑是强有力的。总体来看,疫情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融合性创新的地位更加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生命健康产业为先导,绿色产业、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为支柱,新兴服务业为主要场域的基本格局逐渐强化。”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陈志看来,上半年最大的亮点在于绿色产业的异军突起。根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监测,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在“3060”双碳目标的引导下,表现极为强劲,经营预期、研发活动等创下了历史新高。即使步入年中淡季,这些产业表现仍然突出。特别是中医药为全球抗疫提供了“中国方案”,有关的中药材品种出口数量自去年起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当前,我国主要新兴产业在全球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在关键核心技术、质量和品牌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长足的技术进步正在不断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

上半年以及近些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对此,陈志认为,上半年以及近些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创新”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例如,我国5G通信设备制造与技术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新能源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新能源汽车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近些年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充分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进一步放宽对新兴产业的准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积极打造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平台。尤其是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作中,从单一‘产业’思维转向‘体系’思维,促进跨界融合,形成了产业、资金、市场、人才、平台、技术等诸多要素协同的模式,从而实现了产业与市场的高效对接。这些都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的原因。”魏际刚表示。

在陈志看来,我国“总体框架-细分产业-专门事项-区域政策”等多维度协同演进的政策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这也导致很多产业对政策的依赖程度很高,比较典型的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

人才、技术与市场是目前最主要的支撑要素

众所周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产生积极作用。虽然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在目前国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面临的难题仍旧很多。

在魏际刚看来,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不足,尖端技术、核心部件制造与美欧日差距较大。核心技术和工艺受制于人,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等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层面多个领域存在“卡脖子”风险。随着产业、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国际竞争加剧,部分问题会凸显,需要着力予以解决。

陈志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面临的实际难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调问题。我们需要补短板,但是更加重要的是科技创新如何引领产业发展,创造产业的先发优势和非对称优势。

第二,产业生态体系的建设。这是诸多新兴产业下一阶段竞争的重点,如果把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作为“下半场”生态竞争的核心的话,这些产业需要从底层技术、关键部件、消费者应用等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第三,产业政策的系统性、科学化和国际化问题。以绿色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相关的政策已经提出系统性的要求,例如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短兵相接,冲突更加激烈。这就需要国家在整体能源系统转型方面下更大的改革决心并加大推进力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空中楼阁,需要一系列要素支撑。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然离不开相关要素支撑。这些要素主要包括:符合时代技能要求与知识结构的丰富人力资源;先进适宜的装备技术;强大、智能、绿色的物理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与创新基础设施;规模适度的多层次多渠道资本体系;富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科研组织;精准、灵活的政策;良好的体制机制。例如:加强以运用新科技、满足新需求、促进新消费、创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新型基础设施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保障能力。”魏际刚强调。

在陈志看来,好的项目、产品、企业往往是资本追逐的目标,因此资金不是最短缺的,也不是最关键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最主要的支撑要素是人才、技术与市场。

首先,人才是创新与发展的微观主体。科技史与经济发展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占据优势,这些年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的核心特征就是技术创新驱动,技术当然是其核心要素。目前我们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方面还有很多难关需要突破。

再次,除了供给面的要素外,新兴产业要改变产业结构,必须有市场条件的支撑。近些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着力点开始向需求端转移,尤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有效地拉动了国内需求,使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