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在哪儿都能听到躺平这个词。我妈这代人挺难理解的,都好吃好喝的,生活肯定是比以前好太多了,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想躺平。

选题会上跟同事聊起来,我有一个猜想,有部分原因是,我们的焦虑来源太多了。

回想起我们小时候,所谓的童年阴影,最多最多,是班里总考第一的女孩,别人家的孩子。顶天了,还有你的一个远房表哥,每年暑假他来度假,你都能听到家长们一直念,你看看人家。

现在呢,网络社会,信息太多了。根据 IDC1 「数字化世界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的调查统计,2000 — 2020 年的 20 年间,人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增长了 6450 倍。

你手机随便一刷,啪跳出来一个信息:大洋彼岸有个明星一夜爆红,人家还比小 3 岁;啪啦又一个信息,谁谁谁比特币翻了几十倍,你再看看自己, 996 ,还不一定拿得到年终奖。

一对比,焦虑了。

哪怕你根本不认识他和她。

对比,是产生焦虑的来源之一。信息时代,这种对比天天有。

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金字塔尖的故事,如果没有一定的辨识能力,根本分不清那到底是事实,还是情绪化的世界观,又有哪些根本是幸存者效应。

这些信息在我们的意识中一直堆积,如果没有坚定的自我,很难不被影响,日复一日就内化到了我们的认知中。

于是,我们开始有了某种「好」的标准。「好」应该是在一二线城市有自己的大房子,是3年把公司做到上市,是让自己的孩子挤进名校,是在每一次暴富的神话中占据一席之地。

看到更多,有一个好处是,你生活中有了更大的想象,有了更具象的想要的「好」生活,所以才会有每日每夜的精进,野心勃勃。

但是,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生活本身就是这个硬币。

有时候,这个所谓好,变成了我们的束缚。它太「好」了,以至于短时间里很难达到,难到我们觉得再怎么努力也实现不了,难到我们想要放弃,于是,部分意义上的躺平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天我跟一个创业者朋友聊天,他濒临崩溃边缘,觉得公司业绩始终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我问他理想是什么,他说 3 年做一个百亿市值公司。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目标都激励着他日日精进。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觉得这个希望越来越渺茫。那种崩塌感正在摧毁他,在无数个失眠的夜里,他发狠说,我要再拼 1 年,不行就算了。不干了。

我怀念他曾经干劲满满的样子,那种嗷嗷叫的生命力,感染过身边的每一个人,但现在这个坐在对面的他,有种凌驾于虚空中的无力感。

我说,你这是也要凑躺平的热闹吗?

他不说话。我才意识到,他是真痛苦,赶忙收起了尴尬的玩笑。

跟他说,「我觉得吧,如果死活完不成目标,那肯定是……目标的问题。」

他以为我在开玩笑,勉强挤出了一个笑脸。

哦,没有,我很认真。

根据我浅薄的理解,做一家公司最重要的一点,是永续经营。

让公司持续经营下去,有抗风险能力,持续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创造社会价值。

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做大,去服务更多的人,占领行业话语权。

但是如果以做大为唯一的目标,被这个目标彻底裹挟,做不到就放弃,就躺平,这是不是一种本末倒置?

野心也有正反面。「我的能力配不上野心」,如果这个念头能激励你日日奋进,那很好,干就是了。但如果这个念头让你崩溃,让你看不上自己,让你想躺平,那么请听我这句话:不是能力的问题,是野心和目标的问题。

目标的意义是让一个人被激励,不是让一个人想放弃。

朋友更不乐意了,他说你这不是认怂吗?不就是承认自己不行吗?这么给自己找借口行不行啊你。

我追问他:「那坚持这样理解,对你的好处是什么?更抑郁?把自己在那个坑里埋得更深?还是能让你坚定地放弃公司?」

如果这些不是你真实的目的,那么,阶段性调整目标和野心,驱赶过度的焦虑,释放压在自己身上的重担,让思维恢复往日的灵活,让身心恢复往日的平静。

是为另一种选择。

重新拥有那个在阳光底下能吸收能量,在风雨天有抗击打能力的灵魂。

他哼了一声,说你这也是一种躺平,科学躺平。

也算是吧,我看过很多人,被焦虑压垮,直接崩断。那是我觉得最可惜的一种状态。

因为未能达成的目标,他们自我怀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目标,也不愿意对此进行任何建设。继而充满愤怒地抵抗目标。不管战友提出任何建议,他们都会认为这不可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看完了一本书,叫做《事实》,里有一句话,「这个世界,可以是不好的,但同时也在变得更好。不好和更好可以是同时存在的。」

但很多人眼里只看到「不好」。不是能力上不可行,是心态上不相信了。很多情况下,人们不会看到应该看到的东西,而是会看到最害怕的东西,理性思考永远是最困难的,尤其是当人们被恐惧和焦虑(焦虑的更底层还是恐惧)压制住时,大脑空间就没有空间来思考事实了。

书里提到一个词,叫做情绪化的世界观。这个世界有很多事实,比如新生儿存活率、女性接种疫苗率,在这几十年前都在提升。全世界有多少 1 岁以内的儿童接种了疫苗,答案是 80% ,但是只有 13% 的答题者答对了,大家认为,这个数字不可能,因为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这个世界正在变坏。

还有一道题,在过去的 20 年里,全世界生活在极度贫困状态下的人口是如何变化的?

□ A.几乎翻倍

□ B.保持不变

□ C.几乎减半

答案是 C ,但是只有 9% 的人选对了(根据实验,还没有大猩猩盲选的答对比例高)。

看这本书的过程,我挺释然的,如果多数人都活在情绪化的价值观里,那就意味着,我们过往的很多看法并不准确,我们有更多纠正自己认知的空间和机会。

退一万步,当你再被焦虑快要压垮,如果想要动弹但不得,那么心里不妨默念,「情绪化的世界观,而情绪是由认知决定的。」

说回到躺平。是的,你发现了,我没有真的劝说大家去躺平。

躺平有时候是我们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是我们很多时候在复杂情绪下的一种出口,对社会,对权威。

但就我的观察,我们很多人,口口声声喊着躺平,手里的活,没少认真干,心里隐隐还是有团火想要燃烧。这大概也是得益于开头提到的,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看过更好的世界。

如果你心里也还有那还没熄灭的小火苗,不妨试试,在被巨大的压力压垮前,在彻底放弃前,有所觉察和调整,要知道,目标是用来奔赴的,不是用来背负的;野心是动力,不是阻力。

所以要记得哦,如果目标始终完不成,那一定是……目标的问题!

点击上方卡片 查看本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