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带你发现更多不一样

顾问:南浦青鱼

审稿:疯雨

编辑:晓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网名:獨步云天我蒼龍

笔名:獨步蒼龍

境界观:笑踏万山上九重,独步云天我苍龙 !

诗心观:不求诗人之名,但求诗人之心!

著有审美观【苍龙诗词观(完整版)】、诗话【今人诗话】(原称《诗心悟道》)、鉴赏法【鉴诗宝典】。

认为“诗词鉴赏理论应兼顾“作者,读者,作品”三者(即文内和文外),文内要考虑文字客观性,文外要考虑读者审美主观性)。

【今人诗话】之“俊朗说”

作者/独步苍龙

一、“俊朗说”的提出

前人诗词的创作理论和审美理论,有“肌理说”,“神韵说”,“性灵说”和“境界说”等,而今在下提出“俊朗说”。

诗词的美没有唯一具体的标准,但有多重模糊的标准。所以要是把前人的诗话词话比作“美的多元方程”,那么在下提出的“俊朗说”更像是“诗的审美通式”,只不过前者为奥理,后者为简道(前人得其深,而玄其道。我今失其玄,而简其道),后者更通俗本质地讲诗词的美学而已。大道至简,道可道应可道,道不明是其道行未到。我更相信把晦涩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简妙更体现其道行越高。

二、“俊朗”之内涵

(1)“俊”,指“外好看”,外貌具“潇洒俊美”,指浅层的“外相美”;即诗词的入眼美。

(2)“朗”,指“内可品”,内容具“气质内涵”,指深处的“内质美”,即诗词的入心美。

【注】:“俊朗”为“俊”和“朗”的统一体,但彼此非对立关系,甚至互相交融。

三、“俊朗说”集诗词美学之大成

“俊朗说”主张诗词内外俱佳(赏心悦目)。

“俊”,有颜可看,则圈外读者亦可悦目;

“朗”,有质可品,则圈内高手亦可赏心。

诗词若外有颜而内无质,虽“可看”但亦“虚浮轻空”,显得无内容;

诗词若内有质而外无颜,虽“质实”但亦“朴直干硬”,显得无美意。

所以“俊”“朗”皆具之诗词,必是好诗中的好诗,佳词中的佳词,“俊朗说”放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1)关于“俊”:诗词美的生发点千差万别,但是我认为关于诗词美感的回归点,最后必定是落到“眼”,“脑”,“心”这三点(在下的《品美三字经》有详细诠释)。对于这三点,在下认为古人对于诗词的审美更偏向于心灵的审美,所以古代的各类诗词审美理论大多也就是“心”的理论(这样看来,诗词的美无意间就和“道境”,“禅意”,“心学”、“理学”等有了艺术默契和心灵共性)。然而当代读者看诗的普遍习惯是“眼”先于“心”,即先看诗词的可看性和好看性,才有继续品味一首诗词的可能,表现为一种看诗的兴趣,即“看趣”。“看趣”往往体现在诗词的亮眼感、新奇感、画境感、意趣感等。如《春江花月夜》,可谓“诗意本意”,虽意、象稍有重叠感,但“诗情”,“画意”,“哲思”具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关于“朗”:诗词有其颜无其质,则可看而不可品,显得浮华浅薄。一首诗词,入眼是因为“颜”好看,入心是因为“质”可品,“质可品”指诗词引起读者思想共鸣和心灵感触的直达人心的部分,所谓质是指“精神内涵”、“思想感情”。当诗词中的“精神内涵”、“思想感情”能在读者宁静的心湖泛起一圈圈涟漪,延绵不绝,向远传去时,此时诗词则与读者产生了艺术共鸣、心灵共情,读者便觉得好。需要指出的是,“朗”包含了诗词语言的爽朗感。

四、例举如下(不一一举例,“俊朗”需意会,前面几点已说明,过详则繁)

(一)俊朗:

(1)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2)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

(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鹊踏枝》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5)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

——赵匡胤 《咏月》

(二)俊:

(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送瘟神》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隋 · 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三)朗:

(1)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诗友投稿,由诗词轩整理编辑;部分配图源于网络;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

▼点击关注,一起玩转诗词▼

欢 迎 诗 友 赐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