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明确要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国内合法外教人数仅占三分之一

按照国家外专局政策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从事语言教学工作,必须取得符合外教身份的工作签证,并对外教的国籍、学历,教学资质、无犯罪记录有明确的要求。据传习邦(微信ID:chuanxibang)了解,目前大约有40万名外国人以工作签证身份,在国内从事教育工作。然而,根据国家外专局最新准入标准统计显示,符合母语工作签要求的合法外籍教师,仅占总体数量的三分之一,根本无法满足目前国内青少儿的英语学习需求,面对外教数量的奇缺,一些教育机构采取聘请“黑外教”任教,严重侵害了学习者的权益,导致线下“黑外教”事件频频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黑外教”,是指那些只是持有留学、旅游或访问签证却在中国从事非法教学工作的外籍人士。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招聘机构为了达成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在外教的招募过程中打“擦边球”,甚至超越了政策的底线。而国内一些教育机构急需聘请外教授课,并不在意外教的国籍、资质及签证。

据悉,2019年7月,徐州市公安局泉山分局通报,他们成功破获一起涉毒案件,并抓获16名涉毒外籍人员,其中7名就是教育机构的外教;而2021年7月,宁波工程学院发生一起黑人外教残害女学生的事件,该事件在微博引起热议,越来越多的人对外籍教师在中国是否持有教师资格、拥有教学资质产生疑问,除开教学能力的问题,家长更多的是担心这些没有教师资格、没有教学资质的外籍教师会不会对学生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市场需求让“黑外教”乱象频生

“黑外教”的粉墨登场,原因无非是市场的庞大需求。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在中国的学科教育中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英语地位的提升,无论是学校、幼儿园还是教育培训机构,外教几乎成为语言教学的标配。这种市场需求的背后,是一些家长对外教,对所谓的“国际化教学”“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盲目推崇。一方面,具备资质的外教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供需失衡,刺激着教育机构以次充好;另一方面,没有教师资格、没有教学资质,甚至不具备工作签证的“黑外教”,需要支付的薪资比起真正符合国家要求的外籍教师也要低很多,对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来说可谓是“物美价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一些无良机构开始聘请没有资质的“黑外教”。这些打着外教旗号的教育机构收费往往高于普通机构,原本学费一两千元的幼儿园,打上国际双语的招牌后,收费能翻几番,家长还愿意买单,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是这些外教一无资质,二无经验,质价不符,意味着消费者受到了欺骗。其次,这些外籍人员身份不明,有的甚至有案底,也为校园安全留下了隐患。

当然,除此之外“黑外教”遍地,也离不开一些中介机构帮助外籍人员伪造相关资质证明,逃脱监管。而一些教育机构,聘请外教只不过是为了打着外教的旗号,蒙骗家长、抬高价格、牟取暴利,却根本就不关心所聘用的外籍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能否保障相应的教学质量。

虽然与本地教师相比,外籍教师的口音更纯正,词汇量大、遣词造句更为熟练、知识储备更丰富,但是语言教学是一项专业活动,需要相应的专业能力作为支撑,而不是任何一个外国人都可以任教。

国家严管让家长更放心

虽然“黑外教”此前乱象丛生,但最近两办出台的“双减”政策里则为家长和学生解决了忧患。《意见》规定,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也就是说,没有教师资格、没有教学资质、没有工作签证,甚至是在境外通过线上教育的外籍人士都不允许从事教学教育行业,要在中国从事教学教育行业,不管是线上授课还是线下授课,都必须严格按照中国有关规定,取得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所需要的条件,具备规定的教育教学专业资质,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Z字签证和工作类居留证件,获得批准并按规定进行外籍教师备案后,方可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外籍教师应当身心健康,品行良好,无犯罪记录,无传染性疾病和精神障碍史,无性骚扰、吸食注射毒品、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等行为以及其他可能对学生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的疾病、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传习邦认为,要有效治理“黑外教”乱象除了国家的有力监管以外,还需要家长正确看待外教的价值,理性选择教育服务,而不是盲目追捧所谓的国际化教学。在选择教育服务的同时,擦亮眼睛,了解外教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水平才是真正为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