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庄,三慌慌,春天闹粮荒,夏天忙得慌,秋冬无衣愁得慌。”几十年前,一首民谣“三慌慌”,唱出了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的贫穷与落后。而如今,这里漫山青翠、果树缠腰,红瓦白墙的房子点缀在山坳里,平整的柏油马路通往家家门口……穷山村换了新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馆照片

谈起张家泉村的改变,村民们始终感念一个人——“人民楷模”朱彦夫。这位战场上九死一生的伤残老兵,1956年回到家乡,在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五个春秋,愣是将一个深山沟里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朱彦夫照片

7月31日,《旅游经济大家谈》节目邀请沂源县西里镇党委副书记、朱彦夫教育基地副主任崔传生,张家泉村村民赵圣贵,朱彦夫教育基地培训科副科长周艳娜一起跟着‘人民楷模’朱彦夫的足迹,喜看今朝张家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馆内朱彦夫塑像

朱彦夫事迹展馆

国家3A级景区朱彦夫事迹党性教育基地位于沂源县张家泉村。基地始建于2014年2月,后于2017年重新改造提升,2018年6月29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基地主要包括:朱彦夫事迹展览馆、多功能报告厅、夜校、旧居、棚沟造地、友谊机灌站、红山梯田、大寨田等教学点。

展馆内朱彦夫的书信照片

朱彦夫事迹展馆面积700平方米,布展面积415平方米。展馆共分六个展区,展出图片2200余幅,实物860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馆内朱彦夫工作场景还原

展馆内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的表现手法,让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展馆内既有雕塑、微缩景观、场景还原,又有动漫视频、同期视频,还有电子翻页书屏、触摸屏等。向人们生动地再现了朱彦夫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杀敌;回村后带领群众战天斗地、脱贫致富;为教育激励后人,用嘴衔笔、残肢抱笔,顽强创作的一个个动人场景。

大寨田

张家泉村在20世纪50年代叫张家庄,全村108户人,分散居住在6座荒山上,逐渐形成了现在的6个自然村,323户,946口人。路两边是大寨田的一部分,村民多种植桃、沂源红苹果及花椒等经济树为主。

朱彦夫工作场景还原雕塑照片

张家泉村有句顺口溜这么说:“下了大雨土冲光,三天没雨苗发黄,打不了粮食饿得慌,四处要饭去逃荒”。

为了应对饥荒,朱彦夫就和乡亲们讲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人用自己的双手,苦干实干、自力更生,改造穷山恶水,建设大寨田的事迹,号召大家学习大寨精神,建设自己的大寨田。经过深入动员,全村统一了思想。在朱彦夫的带领下,开始整山造地,建设大寨田。

张家泉村农田照片

苦干实干、自力更生的大寨精神在张家泉村的复活,使张家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农田缺少的困境,创造出了高产稳产的农田,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人均收入实现了全公社第一。时至今日,在当年整出的土地上种下的桃树、果树、花椒树,成了村民们的重要收入来源。

夜校

当年,朱彦夫回到家乡后,创办了图书室和夜校。

夜校照片

当时,上课用的照明灯是个人从家里拿的小煤油灯,朱彦夫拿出的抚恤金买好煤油,谁的灯没油了,朱彦夫就给他添上油。教室里的这些课桌和凳子,是为了培训的需要才搬来的。原来的是用石头支起高点儿的宽木板做桌子,用石头支起矮点儿的窄木板做凳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校教室照片

据当时在夜校学习的老人们回忆,朱彦夫对夜校倾尽了心血。为了当好夜校老师,他坚持学习,硬是用两截断臂从字典里"抠"出来千把字;朱彦夫身体残疾,讲课很困难,他经常穿着假肢,站着为大家上课,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断肢处经常磨破,疼痛难忍,但他还是坚持上课,用两只残臂抱着用子弹壳装好的粉笔,在这种黑板上写好字,再挂起来,教给大家。老人们说朱彦夫讲的很有趣,大家都愿意听他讲课。

朱彦夫旧居

这处旧居是1974年夏,沂源县民政局借朱彦夫外出治病,换假肢之际,新建了三间堂屋,整个院子坐北朝南,有北屋3间,是典型的北方农家民居,朱彦夫在这住了17年,1991年搬到县城。院子虽小,却很温馨,到处有朱彦夫生活过的痕迹。

朱彦夫旧居照片

院子里的盘石磨,除了磨玉米面、煎饼糊等作用外,还是朱彦夫练习走路的重要帮手。朱彦夫刚开始穿假肢练习走路时经常摔倒,摔倒了,他就一点一点的爬到磨盘上,再重新穿好假肢,继续行走。中间的是客厅,桌上摆的茶壶和盘子是朱彦夫作报告时带回来的纪念品。门后是个柴火炉子,平时主要用于做饭,冬天也用来取暖。

朱彦夫的客厅照片

房间桌子上放着的旧军号,是朱彦夫的最爱。当了村支书后,每天清晨,都安排司号员到北山地势高的地方,吹响军号,召集大家下地干活,那时村里工程多,支部经常要开会商讨也是靠着号声集合。朱彦夫说,回家后他经常听到冲锋号,在耳边,在心里,在梦里。

朱彦夫的房间照片

棚沟造地

整条沟南北长2000余米(就是从北边的韩莱路到南边的河),最宽处50多米,当时只有牛羊能走,所以取名“赶牛沟”。原来沟两边有零星的小块田地,但由于常年雨水冲刷,两侧土地流失严重,特别是一遇上洪水灾害,仅有的一点庄稼地也被冲走,连年歉收。

沟棚造地照片

当村支部书记的朱彦夫看在眼里,更急在心上。“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朱彦夫知道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缺地少粮成了限制张家泉村发展的一座大山。祖祖辈辈荒着的赶牛沟怎样才能变成粮田呢?朱彦夫决定向这难题发起挑战。

沟棚造地照片

他反复实地查看,受赵州桥启发,决定像架大棚一样对赶牛沟进行棚沟造地。经过支部会讨论,反复定方案、定计划。忙完秋收,朱彦夫带领几百号人就开进了“赶牛沟”,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棚沟造地”运动。

当时,虽然天气寒冷,工地上却铁锨飞舞、竹筐穿梭,热火朝天。全村仅有的三辆木推车全推到了工地上,家家户户的铁锹、铁锨、镢头、土筐、粪筐……凡是能用上的工具乡亲们都奉献出来。

沟棚造地照片

朱彦夫坚持天天到工地上来,检查质量,督促施工,一有空就用两只残臂夹着铁锨,一点一点培土。想想把沟棚起来后,能平空造出几十亩土地来,大伙干劲十足。

一个冬春下来,朱彦夫带领乡亲们建成了1500多米长的涵洞,(指洞口和周边果园引导参观)祖祖辈辈荒着的“赶牛沟”,变成了40多亩平展展的耕地。

当年就种下粮食,特别是到了第二年增产粮食5万多斤。当年,县里还在这里开了现场会,原来的贫困村成了先进村,来参观的人怎么也不相信,这么大的工程,竟是一个残疾人带着干出来的。

友谊机灌站

友谊机灌站,井长52米、宽50米、深10余米,畜水量3万余立方。它是同时期沂源县最大的水井。

友谊机灌站照片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县, “十年九旱”,无客水流入。建国之初,县内没有一处像样的水利设施,在旱灾时,农村吃水、浇地完全靠井下刮水、挑水,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

当年,朱彦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带领张家泉村经过了3年的艰苦奋战,1974年冬,长52米,宽50米,深10余米,蓄水量3万余方的大口井就顺利地修建完成。还配套修建了1500米的高架长渠。彻底解决了5个村的吃水难、灌溉难的问题。大口井建成后,周边地块粮食产量提高了一倍多。

张家泉村风景照片

朱彦夫时常说:以前没有为家乡做什么,在残废之后,希望能用自己微弱的光温将家乡这块土地建的更好一些。只要信念不倒,意志不垮,心无旁骛,任何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在红色足迹的引领下,精神永放光芒,初心照耀未来,张家泉村早已从原来贫穷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模范村。在新时代浩荡的春风里,张家泉村也正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朱彦夫工作场景画照片

再唱“三慌慌”,春天有粮不慌慌,集体生产喜得慌,秋冬不再闹饥荒;三唱“三慌慌”,春天花草美得慌,夏天瓜果甜得慌,秋冬腰包鼓得慌......

记者:悦强

编辑:su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