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仅仅一个月,刚刚坐上中国奶茶第一股位置的奈雪的茶还没风光几天,就因食品安全问题,股价惨遭腰斩,股价从最初的18.86港元跌到9.72港元,市值也蒸发了近140亿港元。实际上,新华社记者通过卧底所发现的问题,奈雪的茶并不是初犯,而当门店持续扩张,销售额却增速变缓时,行业普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往往藏着真正的隐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随着“新华社记者卧底奈雪的茶打工”的话题冲上热搜,奈雪也因为新华社的报道中,面包柜中出现蟑螂、发黑的芒果继续使用、标签随意换等食品安全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

针对这些问题,尽管奈雪紧急致歉,并表示将严肃处理,加强自查改进,但反映到资本市场,奈雪的股价迅速跌破10元,今天以9.72港元收盘,相比刚上市的价格,已跌去50%,市值也在当天蒸发了20亿港元。

其实在奈雪上市第一天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今天的局面。

在6月底,奈雪的茶在香港上市,开盘价是18.86港元,不仅低于招股价的19.8港元,在上市当天就跌破发行价,收盘价仅16.9港元。这意味着虽然受资本力捧,但奈雪却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奈雪的盈利能力不足。

据奈雪的茶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在2018年到2019年,奈雪的茶分别亏损5658万元和1174万元。在2020年,奈雪的茶所谓的扭亏为盈,也只是经过调整的“盈利”,如果加上扣除的非经常性损益,奈雪的茶实际亏损超2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奈雪的茶年年亏损,但为了跑赢其他对手,抢占市场,门店仍要持续增长。截止到今年2月,奈雪的茶门店数量已经增到507家,在今后两年,还将增开共800多家。

持续增长的门店无疑会带来更大的资金压力,再加上从2018年到2020年,奈雪的营业额虽从10.87亿元、25.02亿元增长至30.57亿元,但增长变缓却是一个相当不利的信号。

而最关键的是,根据奈雪招股书中公开的信息显示,在规模扩张拉高的营业额掩盖之下,奈雪的同店,即开张一年以上的成熟店,其销售业绩也在减少,而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新开的茶饮店大量分散了店铺订单。

奈雪业绩不好的另一表现还有市占率。奈雪虽然是第一家上市的茶饮店,但目前的市占率却并非第一,而是以18%左右的市场份额低于喜茶的25%。这也是奈雪亏损也要蒙头向前冲的原因。

另外,从奈雪的成本开支上来看,在2020年,奈雪共有三大成本开支,分别是租金成本、职工薪酬,以及材料成本。其中,材料成本以11.59亿的开支,占营收比重的38%。

这时再看奈雪的茶出现的食品问题似乎并不意外。一边是门店疯狂扩张,一边是材料成本居高不下,那么使用腐烂水果、蟑螂“不用管”、标签随便改也都找到了根本原因。

结合以往的媒体报道来看,这次在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店所出现的问题并非首例。在去年,就有消费者在奈雪店铺购买的欧巴被发现发霉变质,另外还曾因为新品瓶盖产生了黑色物质(氧化铝)而被消费者投诉有安全问题。

结尾

要知道,相比蜜雪冰城、一点点等网红奶茶,奈雪一直走的是高端市场,一杯有芝士、新鲜水果的奶茶售价基本在30元左右,最基本的茶饮也在15元左右,而奈雪之所以卖这么贵,就是凭借原料进口、水果新鲜,而这次食品安全问题无疑相当打脸。一边规定水果超过4小时报损,实际上却发黑腐烂还在用,也难怪有网友吐槽,喝完奈雪怀疑自己交了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