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秋天,总有很多诗词出现在大家脑海中。如李商隐的“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晏几道的“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苏轼的“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曹雪芹的“明岁秋风知在会,暂时分手莫相思”。秋伊始,思念生;秋夜浓,思念长;雁归去,秋草黄。一处相思,两处伤情。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便是这绵绵的秋思、秋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平乐

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这首抒情小令,抒发了国破家仇的哀愁。

上篇写秋景。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蟋蟀哀鸣,秋风萧瑟,冷月垂江,芦花无雁。由近及远描写景物,营造出一片空青之境。词人选景立意深刻,写秋感,无半个愁字,只说“芦花盼雁”,既含蓄又有美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力。

下篇写秋愁,言国破家亡之痛,言前朝遗民的孤独与寂寞。结尾将自己的伤感与孤独融入景色。“秋声”如情思一般,道出心底的凄凉。

这首小令用笔精炼、含蓄,选景巧妙,言情甚远,艺术造诣极高。笔调精炼含蓄,风云优雅独特,意境空清淡远。可以和宋玉的《九辩》、欧阳修的《秋声赋》并列。

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尽识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时的作品。

词人通过少年和老年时期心境的对比,写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变化过程,抒发了自己的一腔忧愁。

上篇回忆少年时期。年少时无忧无虑,喜欢登高望远,赏玩景致。未经人世的艰辛,心境单纯,没有什么愁苦可言,但是为了写出一些有意味的词,强装忧愁来应景。生动的描写出了少年时代的单纯幼稚。

下篇抒写老年时的心境。一生的坎坷经历,积极抗金、出谋划策、力主收复中原,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壮志难酬,一句:而今尽是愁滋味,将自己饱经沧桑的前半生概括了进去。一腔忧愤压抑在心头,他很想获得别人的理解与支持,随即想到朝廷昏庸,有抱负的人统统受到压制,说了也无济于事,还会惹祸上身。“欲说还休”,深刻的表现了词人这一矛盾的心境。

这首词看似平白易懂,却深有意味,蕴藏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江月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这首词作于词人行船受阻之时,表现了其随遇而安的性格。

上篇写行船受阻前后,词人的所见与感受。开头两句写起风前的景色。正值秋天;“一船秋色”,极具抽象的四个字,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想。“波神”两句写起风时湖面上的景色。因变天而行船受阻,词人并不感到心急。反而说是波神留他看斜阳,边名词是作者的心境悠然自在。

下篇写停船后作者的心理活动。”明日风回更好,今夜露宿何妨“,表现了作者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旷达心境。”水晶宫里奏霓裳“,词人听到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说是龙宫的音乐。末句表达了他的期盼,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

踏莎行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张抡作《踏莎行》十首,这是第七首,描写的是此人秋季游山所见。

上篇写秋天山景。秋天词人来到山中,点名时间、地点。接着总写秋日山中之景,潇洒淡然,如诗如画。下篇写中秋赏月。“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已是中秋之夜,景色十分优美,良辰美景都有,令人心生欢喜。

最后两句,词人常与山野中人相约饮酒,意气相投,不拘形迹在月光下闲话,一副宁静淡泊的山居图,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心驰神往。

好事近

高登

饮兴正阑珊,正是挥毫时节。霜干银钩锦句,看壁间三绝。

西风特地飒秋声,楼外触残叶。匹马翩然归去,向征鞍敲月。

这是首抒写送别的词,词调清新,别有一番景致。

上篇写席间挥毫。即将离别,但词人却并不伤感。他们充满豪气,开怀畅饮。借着酒兴,挥毫泼墨,抒发朋友间的情意。画下了“霜干银钩锦句,看壁间三绝”,画的是古柏,古柏长青意寓友谊长存。

下篇抒写离情。“西风特地飒秋声,楼外触残叶”,这两句点明季节,渲染环境。词人勾画了一幅秋风落叶图,为离别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秋意深,树上落叶所剩无几,风轻轻一吹便悄然落下。最后两句写友人离开的情景:暮色中,只身骑马翩然离去,多么洒脱、豪爽。马走在月光下,“得得”之声,就好像马蹄敲打着月光,比喻很形象。